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航运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海上运输以其自身的运量大、成本低等特点理所当然成为国际贸易的首选途径。据统计,国际贸易运输中90%以上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面对航运激烈竞争,我国航运业特别是大型班轮运输企业要想存活,就必须拥有相当的国际竞争优势。这里我们分析竞争优势,是由于航运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因为国际航运市场一直被少数发达国家和传统航运大国所垄断,资料表明,世界商船吨位供给量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手中。国际航运业竞争更大程度上是基于竞争优势来开展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比较优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被公认为是阐述竞争优势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经济分析的范式,在此本文运用了其中的钻石模型来分析我国航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宏观因素共有六个方面: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关联的和支持性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遇和政府,其中前四者为基本影响因素,它们构成著名的“国家钻石”。根据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影响航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航运生产要素状况

  航运生产要素指发展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其中包括:航运(自然)物质资源,航运从业人员所代表的人力资源,发展航运业的资金,与航运相关的知识资源以及航运基础设施。另外还要区分一般和特殊要素。一般要素是指一些适用范围广泛的要素,而专门要素是适应于航运业的专业人才、特殊的基础设施、航运业的专门技能和知识等。建立在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更持久、不易模仿和不可转移。要分析我国航运业的真实竞争力,须重点分析我国航运高级、专门生产要素方面的状况。对航运业至关重要的特殊生产要素当属船舶、港口这些航运基本设施,以及我国航运业长期发展所积累下来的行业经验,具体来说包括船队结构、航线结构、信息技术、港口设施、营销揽货系统等硬软件资源。下面重点分析一下硬件资源船队结构和软件资源信息系统。

  1.船队结构分析

  为了客观评价我国航运企业船队结构的合理性,我们选取进入全球20大班轮公司行列的国内两家大型航运企业中远集团和中海集团与马士基—海陆、地中海航运、铁行渣华等其他几家公司的船队结构进行综合比较。

  要分析船队结构需要从船型和船龄方面入手。如表1所示,从船型构成来看,中远集团1000TEU以下小型船艘数占36.6%,箱位占10.4%,4000TEU以上艘数占10.7%,箱位占30.9%;中海集团1000TEU以下的小型船艘数占 36.2%,箱位占5.8%,4000TEU以上超大型船艘数占26.6%,箱位占61.5%。而全球第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海陆1000TEU以下的小型船舶艘数占16.3%,箱位占4.5%,4000TEU以上艘数占27.1%,箱位占53.1%,其他几家公司的平均数据为小型船艘数占11.8%,箱位占2.6%,超大型船艘数占20.7%,箱位占39.3%。由此可见,我国船队中小型船在数量上有优势,而大型船在箱位量上占有很大比重,符合世界船型发展总体方向。然而与其他国家船队相比,小型船所占比重过大,在世界集装箱船大型、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下,势必影响我国航运承载能力。2005年,中远集团订造的5艘新船将交付使用,总箱量增加22128TEU,而中海集团将有1条8500TEU船、2条5668TEU船、2条5100TEU船,14条 4250TEU船,共计20条,总箱位近10万TEU的船舶交付使用。这对于加快改善我国航运企业船队结构,增强其在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影响有重大作用。

  从船龄来看,中远集团无论是从艘数还是箱位来看,5~10年的船占最大比重,分别为37.8%和 44.5%,大大超过其他几家国外公司的平均水平,这些船属于中型船舶;占第二大比重的为0~4年的新船,比例与其他几家公司大体相当,这些船的平均箱位为3144TEU,属于大型船,另外小型船符合世界船舶老龄化趋势。可见,中远集团船龄结构较合理。而中海集团则是0~4年的新船占明显优势,这些船的平均箱位为4365TEU,属超大型船,这主要与中海集团订造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陆续交用有关,其次是11~20年的较老的船,而5~10年的船所占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其他班轮公司相比,在船龄年轻、高速化,运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尚未形成老、中、青合理配置的良性循环结构。

  2.航运信息系统

  在信息技术高度的知识经济时代,为提高航运资源的利用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航运企业必须建立一体化、全球共享的信息网络。问卷调查显示:23%的公司构建了中央信息处理系统,31%的公司构建了区域信息处理系统;85%的公司通过电子计算机订舱和接受客户查询,31%的公司已采用生产管理系统,对运营的收益及时作出判断,其余公司则正在开发此类系统。显而易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航运公司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优势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我国航运企业中中远集团率先实行了物流信息化过程。为有效利用一体化的网络,中远跟踪国际上先进的网上营销手段,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全球客户推出了具有网上订舱、中转查询和信息公告等多项业务操作功能的国际货运网上服务系统,从而使全球互联网用户均可直接在网上与公司开展商务活动。目前中远货运公司全系统80%以上的网点已推广应用了网上电子订舱,来自电子订舱的货量达到公司总揽货的70%。信息公告系统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中远有关船期调整、运价变化等情况在互联网上作出及时反映电子商务的成功开展,提高了营销手段的科技含量。我国其他航运企业正参照中远信息化过程范例,加快构建企业信息网络,努力改善与贸易伙伴的联系,获得竞争优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