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中国汽车十大热点

政策频出:车市更理性、消费者更实惠



  有人称今年为汽车政策年。



  从今年相继出台及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车辆购置税税收政策及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乘用车燃料 消耗量限值》、《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汽车贸易政策》、《进口车落地完税政策》、《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中可以看出,各项政策法规继续以鼓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方向。



  其中,《汽车贸易政策》涉及汽车销售、二手车流通、汽车配件流通、汽车报废与报废汽车回收、汽车对外贸易等领域,加强和改善汽车贸易管理,规范汽车市场秩序,推进现代汽车流通方式。《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对规范汽车市场的营销活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消费者购置车辆按同类型车最低价格计税,将给购车人带来更多的实惠。《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的出厂质保期、车主有权拒绝交费或接车、故障维修厂方负责、厂方举证、配件明码标价等方面的制度使汽车维修行业更加规范。



  自主创新: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已成为共识。



  吉利、奇瑞、江铃、长城、中兴等企业将自主品牌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虽然出口的路并非坦途,但毕竟收获了经验。无论是一汽、东风、上汽、长安,还是奇瑞、吉利等企业,都用不同的方式,走着自主创新的路。



  自主创新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借鉴,但不模仿;合作,但不依赖。



  混合动力技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今年国内企业纷纷上马混合动力项目。



  10月,通用宣布将与上汽集团合作开发混合动力大巴。11月,广州本田和东风本田同时宣布,将尽快推出雅阁和思域混合动力车。12月,由东风汽车公司自主研发的12辆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正式交付武汉市公交集团,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混合动力汽车走出试验阶段投入使用。同时,由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轿车,开始示范运营。此外,一汽、上汽、奇瑞、华普等国内汽车厂家,也已投入资金进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



  高油价:砍向汽车和企业的一把“双刃剑”



  受国际油价波动和国内需求旺盛的影响,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连连攀升,速度惊人。



  专家称,中国已经步入高油价时代,今后油品价格也不会有大幅度回落。



  油价上涨令潜在消费者在车型选择、购买时间和日常使用上“三思而后行”。耗油量少的车将主导市场,为小排量车“伸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小型化、经济型的车辆成为很多人的购车目标。油价上涨也令汽车企业绷紧了神经,轿车、SUV、轻卡、客车等企业或经销商都纷纷利用举办各种形式的“节油大赛”给消费者吃定心丸,省油也成为汽车广告中出镜率最高的词儿。



  出口:企业要稳扎稳打,国家应鼓励扶持



  今年1~8月,我国出口各类汽车整车(含成套散件)55.1万辆,同比增长154.6%;出口金额1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诸如皮卡、中低档SUV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是汽车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虽然,汽车出口是大势所趋,但保持出口的持续性发展,防止“一锤子买卖”是根本



  对此,专家开出“药方”:



  对企业而言,切莫急功近利,而应稳步前行。力争进入一个市场,巩固一个市场,再去占领新的市场。要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树立品牌形象。国内汽车出口企业一定要加强自律,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和秩序。



  服务品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DNA



  近几年,车市竞争日益白热化,汽车厂商越来越清楚,只有通过完善、体贴、优质的售后服务才能培养用户忠诚度。各企业在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转变服务观念的同时,改善服务态度,在售后服务方面开始向品牌化经营迈进。



  不论是长安的“亲人”服务、上海大众的“Techcare(技术关怀)大众关爱”服务,还是北京吉普“Friend(朋友)”服务、福田的“全程无忧”服务,企业在打造品牌服务的过程中,给服务赋予了新的含义,要将为客户服务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所有经营环节,每个经营环节都以客户为中心,最大限度地追求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



  海外并购:走出去,进入主流“游戏场”



  上汽集团获得韩国双龙汽车48.92%的股份,成为韩国双龙汽车的第一大股东,开启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序幕。



  2005年7月,南京汽车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和其发动机生产分部。



  中国汽车企业一连串海外收购“大动作”牵动国人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外方的关注。美国洛杉矶斯特拉斯海姆全球顾问公司总裁唐纳德•斯特拉斯海姆说:“中国将掀起今后10年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并购热。”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成长的自然选择。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有实力的汽车企业通过并购国外汽车项目及技术,能够为在多个地区市场上有效拓展客户奠定基础。



  海外上市:苦练“内功”是根本



  2005年车市虽有回暖,但高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一些早先在行业火暴时盲目涉足汽车行业的“外行们”开始宣布退出。在国内轿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下,中国汽车企业急需拓宽融资渠道获得大量流动资金,以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海外上市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



  然而,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最佳时机难以预期。“启动-暂停-搁浅-重新启动”。



  尽管如此,国内的企业并没有放弃海外上市计划。12月7日,东风集团股份在香港H股成功上市,使其成为2005年全球汽车行业最大IPO(首次公开募股)项目。



  柴油车:走出荆棘,迎来春天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柴油车存在误解,把柴油车比作黑烟滚滚的“墨斗鱼”。



  随着柴油车技术的提高,从专家、企业到政府,从发布柴油轿车发展建议“绿皮书”,到首届新柴油主义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再到第三届广州国际车展, 柴油车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我国柴油车排放控制第三、四、五阶段的标准,预计从2007年1月起实施,并力争到2008年,我国柴油车排放控制将达到相当于欧Ⅲ标准的要求,2010年我国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力争与国际水平接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摩托车出口已占全球销量一半以上 国内市场“三足鼎立”

中国摩托车出口已占全球销量一半以上 国内市场“三足鼎立”

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内摩托车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品牌影响力,其中春风动力、钱江摩托、隆鑫通用(被宗申收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市场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化发展

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市场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化发展

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对生产效率和环保的要求提升,气力输送作为高效、封闭的输送方式,替代传统机械输送(如皮带机、螺旋输送机)的趋势明显,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是核心增长动力。2024年中国气力输送行业市场规模136.76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网络货运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我国网络货运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近年来我国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数量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企业数量为817家,2021年增长至1968家,2024年达到3490家。

2025年07月08日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2024 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 20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业内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 3993 亿元。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电动船舶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因此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到127.0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16.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25年06月18日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