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近期河北省工经联(河北省经团联)“现代物流行业调研组”就如何发展河北省现代物流新型产业进行了调研,并广泛听取了业内人士的意见,搜集了相关资料,并结合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提出调研报告:



  一、河北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河北省以公路、铁路为主的五种运输方式都有,传统运输业、仓储业基础较好,是一个运输大省。2004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701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06公里,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全省公路网,国铁营运线路4619.4公里,地铁营运线路1219公里,民航近30条国际、国内航线,基本形成了河北立体运输网络。公路货运车辆70.6万辆,其中营业性货车32万辆,全省集装箱车辆达到225辆,物流配送车辆已达到570辆。水运大中型运输船舶保有量52艘342万载重吨。10吨以上的各种装卸机械设备564台,全省货物集散、中转站197个,零担货运站46个,仓储面积142万平方米。就交通行业而言,一级货运站12个,二级货运站32个,公铁联运站18个,在册传统运输企业784户。河北省发展物流基础条件比较好,公、铁、水、航优势互补条件也比较好。



  2004年,河北省货物流量达到9.63亿吨,河北省公、铁、水、航空、管道运输量为8.73亿吨,其中公路运输占81.1%,国铁地铁运输占16.3%,水运占0.7%,航空运输为0.12%。进出口集装箱28.5万标箱,邮政各类快件611.5万件。国铁平均运距1340公里,地铁平均运距42.6公里,公路平均运距92.2公里,水运平均运距4874.7公里,公、铁、水运输分工基本合理,省内运输主要靠公路、地铁、管道,出口及省外运输主要靠铁路与水运。



  自1999年现代物流业在河北省起步以来,交通系统、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铁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对物流发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路运输行业和商贸系统企业表现得格外突出。就交通行业而言,新注册的物流企业达到17家,新增加物流中心、配送中心6个,营业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石家庄市还建起了河北省内首家陆路港。再如商储系统,中储河北分公司有货运站2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7万平方米,并有专用铁路路线,具有大批量中转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的先天优势。加上“交通在线”和“中储物流在线”的融合,更加速了交通物流与商储物流的发展。



  二、河北省发展物流业的优势



  1. 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河北位居环渤海中心地带,环京津、环渤海区域内科技发达,资源丰富,物流量大,经济发展极具潜力。2004年,河北GDP总量达到7100亿元,为全国第6位。到2007年力争实现比2000年的5578亿元翻一番的目标。河北省货运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预计平均每年递增4%,到2010年预计货运量达到11.5亿吨。河北省具有487公里海岸线,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加上华北第一大港——天津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不仅为河北服务还辐射到东北、华北、西北。京津冀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也是物流发展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以天津港和唐山港曹妃甸港区为枢纽的物流基地,北京拟建和正在建的五环与六环间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也临近河北,给河北物流融合到京津物流体系中创造了条件,对河北物流的带动作用不可低估。



  2. 河北运输基础设施良好,为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二级公路通车里程1724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42.8公里/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天津、石家庄为枢纽,辐射10个省辖市,连接秦皇岛、天津、唐山、曹妃甸、黄骅五个港和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地的“五纵七横”的公路主骨架系统,物流服务能力较强。



  3. 河北商埠发达,商贸交易频繁,易形成物流市场。河北是京畿之地,交通方便,商埠发达。2004年底,超亿元的批发市场达到310个,年成交额1823亿元,年运输量达到3.5亿吨,消费品连锁点发展到142家,加盟店1480个,各类超市713个,全省消费品交易市场4498个,市场成交额2205亿元,年配送、运输量达到9亿吨。近几年,河北接纳国内外“三资企业”近4600多家,三资企业的物流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河北是农业、钢铁、建材、化工、医药等生产大省,专项货物物流量十分可观。2005年10月份,民营企业出口创汇35.7亿美元,这些新企业一旦将产品物流环节从整个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实行物流外包,那么物流潜在市场巨大,这些企业将成为推动河北物流发展的有生力量。



  三、促进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



  1. 实施政府、企业、行业社团协调联动,加大领导力度,推进全省物流发展。有序推进全省现代物流发展,不仅是企业的事,更是政府和协会运作的事,尤其是河北省在物流发展起步阶段,更应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建议省政府组建“河北现代物流推进领导小组”,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河北省政府主抓现代物流的一名副省长担任,副组长设若干名,由河北省发改委、交通厅、商务厅、工经联等部门主要领导担任,成员有相关的省公安厅、财政厅、铁路局、民航局、海关、工商、税务、现代物流协会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组成,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工经联或现代物流协会。负责全省物流规划的实施;研讨和制定相关的物流运行政策;指导协调各行业物流发展及资源整合;总结、推广全省物流发展经验;统筹做好全省物流人才的培训;重点培育物流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2. 尽快建立全省物流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一是建立物流行业代码。现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还没有代码,行业代码是一个行业正式纳入国家市场管理的标志之一。行业代码的建立,可以为物流企业进入市场,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以及为政府实施管理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创造条件。二是建立正确的准入机制。当前,由于国家没有制定出物流企业的准入标准,造成物流企业良莠不齐。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在准入市场标准方面作出规定,比如,注册资本不少于规定标准;有相应的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包括运输工具、仓储设施及信息系统;人员结构要具备若干个有学历、职业资历和经历的专业人才;在运输、仓储物流行业有一定的信用度等。三是完善退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企业能进能退。企业提交的停止营业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将所有遗留工作完成后,物流企业才能正式停业,以保证所服务的企业不受业务、资金和信息的损失,确保正常的市场秩序。



  3. 尽快出台全省物流发展规划。全省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可以规范全省各行各业物流的发展,使全省物流发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也有利于物流市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发展。河北省发改委已经起草了一个《规划》意见,应尽快研究、修改和出台。



  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除物流的运输基础设施政府有相应政策扶持外,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大型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建设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河北省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应在土地上、资金上、政策上得到扶持,也包括银行低息贷款、财政贴息等做法。同时,在物流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地方的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标准,减轻项目的负担,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



  5. 加快促进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步伐,提高物流供应能力。一是在各行业中建立起示范性物流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行业协会,在本行业内确定若干个物流示范企业,给予必要的扶持,使之逐步转向第三方物流服务,成为有能力的物流供应商。二是政府或行业协会牵线搭桥,让部分有能力的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国外物流企业的合作,不仅解决资金短缺、设备与机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引进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相关人才。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三是鼓励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代理企业与工商企业结盟,发展为物流供应商。要引导和扶持河北省内大型工商企业将物流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对物流业务实施集中管理,进行物流一体化运作。同时,引导和扶持传统运输、仓储、代理企业与工商企业结成联盟,优势互补,真正创新工商企业第三利润源,真正创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体系。四是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能为现代物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倡区内企业不要建设仓储设施,而将原材料、产成品的储存、包装、配送交给区内物流企业承担;同时在区内规划建设物流中心,鼓励物流企业进驻开发区,开展物流服务。在日常的工作中开发区管委会要做好物流供需双方的协调工作,促进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



  6.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实践证明,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头等重要问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积极引进国外、省外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立足省内,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一是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为了满足当前对物流人才的急需,应当在物流相关行业中(如运输、仓储、代理、信息等)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短期、中期培训,跟班作业锻炼等方式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二是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应确定全省若干个重点大学或专科学校设立物流专业,扩大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加快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鉴于我国物流发展较晚,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特别是物流方面经验不足,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在我国尽快推进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解决我国物流人才不足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应委托相关协会来做,但要明确规定,不要以高额赢利为目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