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峡库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前景广阔

经过10多年的移民搬迁建设,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和现实需求,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对于提高三峡库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峡库区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优势

  三峡库区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上游和中西部结合带,承东启西,是撬动“连接中国11个省市区,跨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辐射近4亿人口的长江流域”这一杠杆的支点。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同时具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的特大城市,为三峡库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撑。

  重庆铁路除原来的成渝铁路、川黔铁路、襄渝铁路与外界相通外,新建成了达万铁路(四川达州市至重庆万州区),使万州港成为三峡库区首座水铁联运港,港口的经济腹地由此扩大到四川北部和陕西南部。渝怀(重庆至湖南怀化)铁路将使重庆至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运程缩短270~550公里。重庆还将开工建设遂渝和万宜两条铁路。遂渝铁路西起四川遂宁,东至重庆,和渝怀铁路共同构成西南出海大通道,能缩短四川盆地出海距离500多公里。遂渝铁路的设计时速达140~160公里,使成都到重庆4小时之内就能到达。万宜铁路(西起重庆市万州区, 经湖北利川、恩施到达宜昌,全长300 多公里)的建成将使达万铁路运行效益提升,它已被纳入了全国铁路八纵八横的网络中。未来7条铁路汇集将使重庆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目前,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00多公里。第一条绕城高速公路建成,一个80多公里的圆弧将主城九区“圈”住,驾车行完全程仅需一小时,这为进行商品配送奠定了基础。重庆是长江上游唯一拥有国际机场的城市,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一期工程已建成年货运能力75万吨。

  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港作为库区大港,水位条件将大为改善,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重庆将成为长江上集装箱运输集散地。同时,全市已建成主港口38个,其中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港口9个,3000吨级船驳码头8个,并有了集装箱专用码头。这些交通基础设施无疑为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峡库区对物流业的现实需求增长快

  三峡库区的仓储设施发展初具规模,对现代物流业的需求增长。据重庆市物流与仓储协会统计,重庆市拥有189 万多平方米的仓库、15亿公斤容量的粮库、125万立方米的石油库、6万吨容量的冷藏库、4.7万平方米的危险品仓库、货场38万平方米。 这些仓储设施还在不同程度地增加,并且大都配备有相应的运输车队、组织形式均为储运公司,实行信息化管理,正规仓库基本达到现代物流企业的硬件要求。

  同时,重庆的制造业发达、原材料、产成品数量大、货源充足。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雄厚,轻重工业并举,配套能力强。经多年发展,形成了汽车、摩托车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拳头产品。这些产业对各种原材料需求量大,产成品数量也大,将会产生大量的物流,出现对现代物流业的现实需求。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工业企业为减少投资风险,同时也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客观上需要物流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

  随着重庆市商业连锁超市的迅速发展,寻求社会化统一配货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重庆各级各类市场发展迅速。拥有各类专业化程度较高、功能较齐全、吞吐量大、辐射范围广的商品交易市场。目前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已达2332个,5000平方米以上的达80多个,在全国最大的500家商品交易市场中,重庆有11家,其中朝天门市场列20位,2000年成交额达72.1亿元,列西南地位首位。大市场必然带来大流通,对物流有大需求。随着重庆发展现代物流业,与国内、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西部地区及长江流域实施配套服务的潜在需求也不可忽视。

  发展现代物流业尚需多管齐下

  万州、奉节、云阳等三峡库区城市的干部建议,当前应建立以配送中心为支撑的覆盖三峡库区的物流配送系统。这一配送系统的建成有利于节省区内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适应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同时,以发展三峡库区水路和铁路为支撑的物流系统作突破口,为将三峡库区建成西部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打下基础。水路运输是三峡库区的优势,特别是随着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三峡库区的水运条件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主要以水运和铁路为支撑的物流中心的建设是三峡库区“十一.五”期间的物流发展的最佳选择。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应以重庆港为龙头,依靠重庆港现有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水运和水陆联运集装箱码头及货场,先期可考虑以重庆市区的九龙坡和寸滩、万州区为基地建立区域物流中心。

  专家认为,企业是现代物流业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才能使三峡库区的现代物流业得到大发展。为激活三峡库区物流业这潭“死水”,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将一两家有实力的外资或内资物流企业引进三峡库区,通过它们来给三峡库区企业加压,促使他们在“外敌”“强敌”面前团结一致,主动进行改革、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格局,逐步实现企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做强做大自己,进而带动三峡库区整个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政策方面,库区物流企业建议,应该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企业登记注册前置性审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改革货运代理行政性管理。取消经营国内铁路货运代理、水路货运代理和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加强对货运代理经营资质和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取消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营资格审批,加强后续监督和管理。按照国家民航总局制定的新的民航货运代理管理办法,改革民航货运销售代理审批制度。对危险品等特种货物的运输代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凡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明确限制准入的现代物流经营领域,一律向非国有企业开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2024 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 20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业内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 3993 亿元。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电动船舶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因此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到127.0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16.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25年06月18日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