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三大模式提升中国物流业

主持人:本报记者马海邻

    嘉 宾:麦肯锡北京分公司董事舒天博(ThibaultSurer)副董事郭盛、麦肯锡香港分公司项目经理欧阳杞浚

    主持人:本周三,GE旗下的潘世奇物流(PenskeLogistics)在上海成立独资子公司“潘世奇上海物流咨询有限公司”,标榜将以全球最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和硬件设施,增加物流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全面提升中国物流业的硬件和管理水平。

    中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相比,差距到底在哪里?请麦肯锡公司的专家来作一番解答。

    主持人: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加之巨大的国内市场,使得中国经济如虎添翼,飞速发展。这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请专家来描述一下这个机遇好吗?

    舒天博、郭盛、欧阳杞浚(以下简称专家):在国内生产总值强劲增长的推动下,到2010年,中国物流业支出预计将以每年8.4%的速度增长,而同期美国的增长预计只有3.7%,日本只有1.6%。到2010年,中国的外包物流支出预计将占到物流总支出的13%,达到1800亿美元,成为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市场,并达到美国市场目前水平的一半。

    主持人:物流业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

    专家:目前中国国内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如果物流业能够提高效率,那么制造企业和销售环节会实现更快的增长。此外,随着国际制造企业步入国门,出口导向行业方兴未艾,中国市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物流企业从事货物运输,以满足发达市场对物流速度的要求。

    这一要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物流服务的最终用户已经无法再忍受高成本、低水平服务的现状,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成本更低的物流形式,同时要求物流信息更透明,服务更可靠,运输速度更快捷。然而,对物流服务外包价值的怀疑,已经延缓了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市场3000亿美元的物流总支出中,只有800亿美元是外包的。但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物流企业只要能精准界定产品、使用户相信其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就可以赢得用户的信任。

    此外,目前尚有一个重大机遇存在:很多国际制造业企业正在着手在华建立供应链,物流提供商可以帮助这些制造企业设计供应链,从而与之建立紧密的关系。例如,汽车制造企业目前就在大力扩大产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强劲需求。这些企业需要得到相关专业能力,以设计其国内及国际供应链。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指出,它一直在寻找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要求后者不仅能准时提供可靠的取送服务,还要具备深入的汽车行业知识,有能力帮助企业设计供应链,以降低成本。可见只要业务模式对头,物流企业就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

    对中国经济来说,发达的物流业是十分必要的基础。在美国,有些企业库存周期只有8天,而有些中国企业的库存周期可能长达51天,并且只运输成本一项,占销售额的比例就高达20-30%。

    主持人:巨大的增长潜力与落后的水平共存,是中国很多产业的现状,物流业是否也如此?

    专家:没错,也是如此。物流服务终端用户深受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运输能力不足和政策性限制之苦,中国的物流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接近美国的2.5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运输效率不高,运费高昂:中国铁路运输存在瓶颈,迫使企业转向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过路过桥费用高昂,占物流总成本的20%-30%,而欧盟这方面的成本只有2%-3%;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导致经营许可证成本过于高昂———这些还只是基础设施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

    另一个问题是信息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IT系统用以跟踪运输途中及库房内的库存。这导致用户不得持有大量库存,将很多时间和资金用于跟踪货物和保证送货。

    尽管提高行业服务水平的需求十分迫切,但中国的物流企业并未能很好利用这一机会。内资物流企业一般具有成本竞争优势,有些企业还拥有很好的运输网络,但总体来说,这些企业仍缺乏复杂的行业知识、完备的信息技术平台和成熟的服务理念,因此无法满足客户日益苛刻的服务需求。外资物流企业一般具备专门的行业知识,却不具备物流网络,也不具有成本竞争力。

    主持人:那能否为中国的物流企业开出药方呢?

    专家: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有两个成功的业务模式可供选择:为多个行业提供核心运输服务或者针对个别行业提供完备的供应链服务。

    选择第一种模式,必须能提供足够吸引人的价值,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能对最终用户从单个/多个仓库取货/送货路线进行重新设计,有能力实现满载率最大化;能控制全国性的运输网络,深入覆盖所有主要城市;能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包括跟踪信息服务,有能力保证在途货物信息透明化。此外,要获得成功,还需要物流企业具备相应的组织和流程灵活性,能够灵活处理迟到订单,在订货量出现重大变化时能够灵活加以调整和应对等等。

    主持人:要求好像很高啊。

    专家:目前,中国没有一家物流提供商能让人信服地提供上述全部服务,国内许多地方性物流企业只有本地网络———至多是地区性网络,缺乏相应的专业经验,无法满足客户更苛刻的要求。相反,外资企业则一般不具备运输网络或运输资产,而且由于外资物流企业的成本结构无法与国内竞争,因此它们大多选择不专注于这项业务。

    主持人:你们的意思是,那些全球巨头们在中国也不拥有足够的竞争优势,是吗?

    专家:对。因此我们认为国外与国内物流提供商可以通过并购整合现有的运输提供商,利用现代资产和提高经营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主持人:第二种业务模式是否比较简单一点?毕竟它只针对单一行业。

    专家:这种业务模式同样需要很强的能力,目前很少有哪家企业能够做得很好。最突出的是汽车及电子行业,因为这两个行业客户的需求十分复杂,而且合同金额都较大,但目前服务水平不到位。化工、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很有吸引力,但化工制品物流服务更具普遍性技能的性质,而零售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合同金额都相对较小,配送更为复杂。

    为了能在这一模式的竞争中胜出,物流提供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深入了解所选行业的专业知识,能按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服务,(2)拥有行业专业化IT产品/解决方案,能够方便地实现与客户IT系统的整合,如预配置应用、信息接口以及库存管理等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3)具备庞大的国内运输网络,有能力进行线路规划,具有国际货代能力。

    中国市场中具备全部上述能力的企业也十分鲜见。国内物流企业一般缺乏深入的行业专业知识,而国外物流企业通常不具备中国国内运输网络,因此无法提供低成本运送服务。这些国外物流企业应积极考虑收购国内企业或与其合资,特别是那些愿意与技能先进的跨国公司共同开发行业物流市场的国内企业。

    目前,国外物流企业还有另一种选择方案:收购企业的整个物流部门。这些企业一般亟待优化自己的物流运作,但又没有这方面的技能。同时它们也不愿意使用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因为它们已经有了相关资产,不能将其闲置不用。国外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企业的现有资产,优化物流运作,提高该企业的价值号召力。这种方法有两个好处:能够使物流提供商收购所需的运输和/或仓储资产(有时还能以低价收购),而这些资产可用于优化对其他客户的服务,特别是同一行业的其他客户。

    主持人:为什么你们特别指出国外物流企业可以选择这一方案?

    专家:因为国外企业具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经验。

    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企业,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在中国市场中一定要拥有一些核心资产,如现代化的运输车辆等。很多国外企业错误地将几乎所有运输服务外包给当地企业———这绝非上策,因为很难使服务水平保持一致,也难以赢得客户的信任。要完全掌控运输服务是绝对重要的,同时这也是最终用户最为关注的方面。

    建立这些能力对物流企业大有作用。中国市场还处于物流发展的起步阶段,选对业务模式,并很好执行所选模式,将为物流企业带来可观利润。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2024 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 20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业内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 3993 亿元。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电动船舶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因此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到127.0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16.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25年06月18日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