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六大战略推动东北现代物流业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建立在高度的信息化、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基础上的快速、实时、准确的商品流通过程,通过高效的物流服务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效益”。东北地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诸多优势条件,但同时又存在着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客观因素。针对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辽宁省发改委“东北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确定“网络化、信息化、产业化、一体化、国际化、建设沈阳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六大战略,推动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

  战略一:网络化

  物流功能可分为“国际物流———城际物流———市际物流”三种功能。通过各级网络节点体系的有效配合,在经济区内部完成国际、城际、市内物流过程。

  东北地区依托四个物流大区,沿哈大交通线,连接沿边沿海经济带,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圈及若干物流节点城市、若干物流园区、若干物流中心”的五个层次的物流区主体架构。

  所谓“一轴”是沿哈尔滨———大连交通线构成的东北地区物流主通道。“两带”为东北沿海物流带和沿边物流带;“三圈”为沈阳物流圈———以沈阳为核心,由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成;长吉物流圈———以长春为核心,由长春、吉林沿线构成;哈大齐物流圈———以哈尔滨为核心,由哈大齐工业走廊构成。

  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四级层次结构,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一级节点城市。物流网络战略布局将依托四大物流大区沿哈大线构建东北地区物流网络体系主框架。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全区综合物流中心城市,辐射和集聚全区其他物流节点,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这四个核心区有着明确的物流发展分工,沈阳要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大连要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哈尔滨要建设东北地区北部区域物流中心,长春要建设成为东北地区中部区域物流中心。

  二级节点城市为物流副中心城市,这些城市一般是省内的二级交通枢纽和地理中心城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沿海、沿边城市,另一类是内陆次区域中心城市;三级节点城市为普通地级市及少数县级市;四级节点城镇为农村乡镇。

  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作为主要物流节点设施与物流通道衔接构成物流网络体系。东北地区网络园区主要建设枢纽型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园区。

  战略二: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东北地区物流现代化的重点之一。以建立和完善面向全球供应链和服务于客户的本地网、本土网和跨国网为主要目标,以整合各种信息通信资源,提升东北现代物流业整体功能、效率、效益为宗旨,加速建立集中与分布、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统一的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网络体系,积极促进东北现代物流产业的全面发展。

  信息化总体目标是面向区域、国内与国际三级物流市场,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实施模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东北地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与功能能够基本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完成重点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石油及其制品、集装箱、粮食及加工产品、汽车、水产、装备工业等重点专业物流信息系统和一站式服务体系网络,以沈阳为核心建立我国东北地区物流信息中心,以大连为核心建立东北国际物流信息中心,以哈尔滨为核心建立东北边贸物流信息中心,并实现与海关总署信息“金关工程”相对接,推动建设东北地区统一、安全、高效、完善的物流信息公共平台。

  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平台应以区域内物流业务活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政务应用之间联系为基础,以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数据、协同工作为主要模式,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拟构建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平台、东北地区物流管理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网络、东北地区物流信息交换平台。

  战略三:产业化

  物流产业化的起步和基础阶段,就是以社会化物流成本最低化为目的,以形成产品供应链竞争能力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物流企业为基础,以物流港站、枢纽、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介组织为纽带,通过将物流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运用现代物流思想,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化、最优化、效益化的物流经济运行过程。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除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外,要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维护市场秩序、税收优惠等手段,推动物流产业向社会化、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加快物流业的产业化进程。

  产业化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吸引国内外大型的物流公司进入东北地区,既可以培育和提高本区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又可以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本地区的物流企业成长。同时,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剥离物流业或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解决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效运营模式,加速实现组织结构和经营结构的变革,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四:一体化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源泉,物流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加快建成统一、综合、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物流一体化是指通过企业、产业、城市和地区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上的供应链整合,建立不同层次的物流系统。实现区域间的物流一体化需要打破区域之间的市场和营销壁垒,金融与法律壁垒和配送渠道壁垒和障碍。同时,要推进物流市场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物流网络一体化,即企业物流系统、区域配送系统、国际物流系统。

  物流一体化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尤其是东北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协调机制的建立;统一规划东北地区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重点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建设;加快东北地区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积极推进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实施工作;尽快实现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引导与鼓励地区间物流区域的跨地区合作与联盟。

  战略五:国际化

  东北地区将依托沈阳经济实力强的优势,依托大连经济外向度高、对外窗口的优势,依托长春发展快、后劲足的优势,发挥哈尔滨对俄开放的桥头堡作用,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经贸技术合作,形成从南到北的对外开放大走廊。

  把大连市的口岸优势与长春市、哈尔滨市、沈阳市的腹地资源及货物集散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以大连为门户,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内陆港为基础,建立东北物流主轴通道,形成东北快速出海大通道。

  加强陆路口岸的建设,以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珲春、丹东等沿边口岸为桥头堡,注重物流多元化,在现有的基础上,促进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罗斯、朝鲜的边境口岸的拓展,努力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中国与俄罗斯、朝鲜等周边国家口岸的业务,构建南北贯通的大物流体系。

  战略六:建设沈阳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建设沈阳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分为三个层次,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物流核心城市、国家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节点。

  沈阳在确立地区性商贸流通中心地位的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和物流基础设施优势,确立在东北地区重要物流分拨与采购中心的地位。打造东北区域信息中心。整合沈阳、大连及东北物流信息资源建设东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利用沈阳的区位、交通和经济优势,完善物流商务服务环境,引进国内外物流企业,同时培育本地物流企业,使其作大作强形成网络运营,发展总部经济。构建以沈阳为核心,联合哈尔滨、长春、大连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东北地区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