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中国车市10大预测(下)

第三次新车高峰到来 可能性90%

  影响要素:奔驰国产、广汽丰田凯美瑞、多款海外热销车国产

  记者分析:今年无疑是一个新车年,2000年,中国加入WTO,是国产车型的第一个新车高峰,2003年,伴随雅阁、一汽马自达6的面世,君威的改款,中高级轿车市场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奠定了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车型基本局面。而经过近两年的微调,2006年,仅从厂家目前已经公布的新车计划就可以预见,第三次新车高峰即将杀到。

  理由一,奔驰国产,使得国际高端车系全部开始了国产的进程,从高层次引发竞争,高端车所对应的高端客户,必然要求有着与国际同步的高端新车不断进入市场;理由二,丰田全面发力中国市场,伴随广汽丰田凯美瑞的进入,这个在中国有着最深厚历史和美誉度的高级轿车,将彻底引发同级别车的车系大战,而其竞争对手也纷纷表示将有相应新车型投产;理由三,与前两年的改款居多不同,今年车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许多新面孔将加入竞争,而这些新面孔中有许多是车迷们期待已久的,比如标致206,比如马自达3,比如思域,等等,这些备受关注的真正意义上的新车,加上规律性的改款车,将使得2006年的车市新车格外扎堆,格外引人注目。

  MPV有望走强SUV步履艰难 可能性60%

  影响要素:商务用车市场状况、消费理念、油价、消费税

  记者分析:从多功能车型市场去年的状况来看,一方面MPV的销量比较稳定,一些热门MPV车型,如新奥德赛、别克陆尊、瑞风等等十分热销,供不应求;另一方面,SUV的市场状况却在不断下滑,不但基本没有新车出现,销售状况也大多表现平平。

  首先说MPV,2006年认为MPV市场很可能将会走强,迎来一个几年来少有的高峰。根据去年汽车行业协会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商务用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家庭用车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可观,这将会是MPV的最大潜在增长点;此外,随着国内购车人消费者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家庭也喜欢选择更宽敞实用最舒适的MPV作为家庭用车。

  再说SUV市场,从前几年火爆热销、家家造SUV到现在SUV市场的式微,事实上,是由于市场发展和消费者日趋成熟使然,消费者对于SUV的实用性、经济性开始质疑,对众多土产SUV的性能和品质也越发的缺乏信心。2006年,由于油价的高企,SUV市场的总量将会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此外,从市场状况来看,一些土产低性能的SUV将会渐渐退出市场主流,而新推出SUV也将会开始明显两极分化。

  运动车型越来越热 可能性70%

  影响要素:速腾高调入市、马自达3、福克斯运动款

  记者分析:毫无疑问,中国的汽车厂家是和中国的汽车消费者们一起成熟起来的。从老三样到如今的百花齐放,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成长速度之快可谓创下又一个纪录。当年的宝来以强调驾驶者之车进入市场,却遭遇后座空间的问题;塞纳以WRC赛车之尊,却没有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应。然而仅仅两年的时间,这些强调运动款的车型却似乎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理由一,速腾高调入市,一汽大众的这款车,势必会引来车市对运动型轿车的重新重视;理由二:福克斯运动款去年年底上市,一上市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声不响卖了个排队提车,足见运动款轿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了;理由三,今年许多车厂的排产计划中,强调运动性能的国外车型开始多了起来,长安福特据说要引进两厢福克斯,而马上就要上市的马自达3则继承了一贯的运动血统,即便如东风标致206也是一款以运动见长的小型车。运动型轿车虽说不是一哄而上,但至少也是等到了自己的春天。

  自主品牌走向全面飞跃 可能性75%

  影响要素:自主品牌新车辈出、自主品牌车型品质和档次的提升

  记者分析:一直以来,“汽车中国造”是一个尴尬的词汇。沸腾的汽车产业衍生了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但在一系列合资重组的背后,我们的汽车工业却依然缺乏自主能力。一度悲观的语调甚至认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发展土壤。然而2005年,奇瑞的销量接近19万辆,这表明民族品牌已经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好消息也没有放过其他的自主品牌,在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之后,今年1月8日,吉利再次亮相底特律车展。自主品牌风头正劲,如今是万事俱备,就看2006年的表现了。

  跟国外的巨头们打了几年的交道以后,自主品牌也找到了自己的路子。首先自主品牌从经济型轿车着手,不断的推陈出新,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仅今年第一季度,就将有五款自主品牌的新车上市,推出新车的速度足让国外同行咋舌。当然,这跟日渐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也分不开。可以预见,今年中国车市将大刮自主品牌风。

  豪华轿车价格再降 可能性65%

  影响要素:新品牌引入、降价

  记者分析:与新车迭出与降价交织的2004年相比,2005年国内豪华轿车市场走过了平静的一年:几大豪华车品牌没有新车没有降价,各自都只是在暗暗使劲,甚至连国产奥迪和宝马3在国内的换代也表现得十分低调。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2006年也将会平淡,相反在平静之后,似乎正隐隐透露出一股风暴的味道。

  新车型往往是搅动豪华轿车市场的重要因素,从新车排期来看,首先是北美两大豪华品牌本田ACURA和日产Infiniti的引入在2006年有望尘埃落定,大量新车随之便会杀到;而北美三强中先一步进入中国的雷克萨斯也有新IS系列等一些新车在国内推出。其次是国人盼了已久的国产奔驰不出意外的话上半年便有望上市。其它豪华品牌,如宝马、奥迪、凯迪拉克、SAAB等也明显有消息表示2006年将大幅提高推广力度,并且不乏新车推出。

  对于豪华轿车市场而言,另一个敏感问题便是价格。虽然由于品牌价值的原因,一般而言豪华轿车极少有降价的行为,然而像2004年那样的豪华车降价潮在今年也并非是没有可能发生,市场的饱和、竞争的激烈以及新品牌新车型的定价,都可能会引起已有车型下调价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