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中国SUV市场回顾与展望

2006年的国内车市已进入收官阶段。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车市,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高歌猛进,中国SUV市场也小步跟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中国国内SUV累计销量202972辆,与2005年全年201831辆的成绩相比,略有上升,经历了油价的持续攀升、汽车消费税不断调整以及排放要求越来越高等多重因素影响,2006年国内SUV市场遭遇了比往年更严历的考验与涤荡,目前国产SUV市场仍然在持续洗牌的过程中。

  三大亮点勾勒2006年SUV车市特征

  SUV行业重洗牌。  2006年前11月,国内SUV累计销量202972辆,其中长城汽车以3.56万辆名列榜首,同比增长37.5%,占整个SUV市场份额的17.5%。名列第二至第五名的是:北京现代、奇瑞、东风本田、长丰猎豹,依次以2.48万辆、2.39万辆、2.34万辆、1.72万辆,分别占市场份额的12.2%、11.8%、11.5%、8.4%。北京现代上市两年就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这为SUV行业重新洗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SUV行业重新洗牌,这使2006年年初一些主流的汽车SUV产销计划实现发生了变局。如今大多汽车企业的产销进度同比增长幅度大多较低,并且今年很多企业仍然很难完成年初SUV销售计划。尽管长城汽车同比增长幅度较之去年相比,出现了40%的增幅,但是受到政策影响,利润同比也将可能大幅下挫。

  分析人士指出,与往年行业重新排位不同,今年SUV行业重新洗牌不仅受到销量影响,而且深受利润影响。

  新车上市放慢。与前两年高中低档SUV扎堆上市景象相比,2006年SUV车市缺乏活力。今年上市的SUV新品比往年要少很多,仅仅有华泰圣达菲和奇瑞瑞虎等少量车型全新上市。专家分析个中原因在于,汽车行业受物价上涨、升息抬高生产经营成本,利率和汇率变化,汽车消费信贷不畅,油价一再上涨,进口汽车市场形势不明朗等诸多因素影响,多数SUV生产企业放慢了研发力度,而处于观望阶段。

  SUV掀起“柴油主义”。SUV柴油化的呐喊过去就有过,以华泰为代表的SUV企业不仅早已研发出了柴油SUV,而且在2005年华泰就主办了“柴油主义高峰论坛”,其时由于国内多数SUV生产企业没有相关的柴油车,因此华泰“柴油主义”的呼声没有形成大气候。

  “能源多元化是一种大趋势,其中一个路线就是先进的柴油机路线。”全国政协常委、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在2006花都汽车论坛上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华泰、长城、万丰、吉奥等企业更是在柴油车研发阵营,加快了柴油SUV的前进步伐。

  柴油机在节能方面的优势明显,同排量发动机中,柴油发动机比汽油机节油30%~40%。在维修方面,柴油机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维修体系,而且维修成本上,柴油车占有优势;在耐用性方面,由于燃烧原理的不同,柴油机要比汽油机的寿命长20%左右,因此柴油二手车的残值比汽油车要高。就使用环境而言,目前柴油宝来、柴油捷达,以及柴油瑞风在中国使用的情况良好,没有因为柴油质量问题导致故障的报告……就是在这种“铁证”事实面前,以华泰代表的SUV生产企业在柴油车研发态度上变得更为坚定、自信。

  两道曙光昭示2007年SUV车市新景象

  SUV企业各显神通巩固根基。尽管连续多年出现了市场发展的瓶颈,但是根据掌握的信息表明,07年国产SUV市场随着这两年的市场竞争,正在逐步走向成熟阶段。目前已经有市场信息透露,包括东风日产、广州丰田等从未涉及过SUV行业的汽车厂家明年将有望导入SUV,而以往SUV主流企业,譬如说北奔也将导入全新的SUV车型。

  种种迹象显示,国产SUV整体市场将可能在07年出现新的转机。目前,国内原来单一的SUV或MPV厂家正在逐步向轿车领域过渡。诸如东风本田、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长丰汽车和北汽福田、原北京吉普等厂家也陆续披露或已经走上发展轿车的战略。此外,从目前长城和奇瑞等发展模式分析,走海外出口的发展之路,也是国内本土SUV企业生存的另一大方向。

  柴油SUV研发将成为行业新焦点。与2006年国内众SUV生产企业致力柴油车研发不谋而合的是,今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节能环保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风气,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会议精神非常明确,将节能降耗和污染控制的责任放在了政府的头上,确切地说,是要落实到各级政府的头上。对于采用什么技术节能降耗,中央没有进行限定。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汽车的油耗占全国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大。欧洲是通过柴油技术实现了节能和环保的双赢,北京也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北京2006年招标采购的公共汽车全部是柴油车。

  SUV生产企业坚持要走柴油化的理由已很充分:既然首都北京已对柴油公交车解禁,那么柴油SUV春天也会接踵而至,而这正是消费者的期盼。

  2007年以华泰、长城等一批在柴油车研发方面已形成一定基础的“老牌柴油SUV企业”将形成“柴油车”巩固阵营,继而加大新品研发与投放,其它一些新涉足柴油SUV的汽车企业将要首攻立足战,继而与“老牌柴油SUV企业”之间展开争夺市场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