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钢铁产业凸显物流热点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对专为进出口货物服务的物流供应商带来连锁负面影响;但钢铁市场却产销两旺,物流需求热点凸显。无论当前还是今后,我国钢铁领域都将是物流企业驰骋的最好战场之一。

    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钢铁大国不仅要看该国钢铁产量在全球钢铁总量的比例,还要看国内钢材的持续消费能力,更要看发展的潜力和前景。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的粗钢产量达到2.7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6%,今年完全可能突破3亿吨,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钢铁生产大国之一。钢铁产量的飙升取决于国内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钢材经销商多达15万家,现货交易很火爆,2004年我国钢材总交易量达3亿吨,交易金额达到10.8万亿元,消费的钢材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我国的钢铁成品在不断满足国内庞大需求的同时,已经开始打入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钢铁产品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净出口229.33万吨,标志着我国由钢铁产品净进口国转向净出口国。国内国际市场的联动,为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国家发改委不久前正式颁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其中明确“到2010年,形成两个3000万吨级特大型企业,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目的就是要打造我国自己的世界级钢铁航母。

    我国钢铁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总部设在美国的WSD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钢铁业信息咨询机构之一。这家机构每年都要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世界级钢铁公司”,在2005年最新公布的名单中,在23家入围企业中,我国的宝钢、沙钢、鞍钢和马钢位列其中。宝钢已连续5年在WSD排名中名列前三强。WSD总裁马克斯指出,在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整合中,中国将出现年产能4000万-5000万吨级的钢铁巨头。宝钢今后5年的规划明确,到2010年产能规模确保3000万吨,达到5000万吨是完全可能的。在这些钢铁航母的引领下,钢铁大国已经成为现实,钢铁强国也为期不远了。

    钢铁催生物流大市场

    钢铁产业是个集原材料采购,冶炼铸造、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时,由于自身离不开物流服务流程设计、运输和配送,因此又是一个纵横交错,遍布全球的巨大物流链。我国各种规模,各种所有制的钢铁企业不计其数,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产销持续火爆。2004年,我国钢铁销售额为10.8万亿元,其中物流总成本高达2.26万亿元,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商机,最具活力的钢铁物流市场之一。

    具体地说,一个钢铁企业就是一个商机无限,富甲一方的物流大市场。以上海宝钢为例,借助宝钢生产上的优势,钢铁交易市场在宝山地区得到蓬勃发展,万商云集,钢铁横流,围绕宝钢的钢铁冶炼、销售和港口吞吐而兴建的各类经济开发区近30个,吸引各类物流企业近千家,丰富的钢铁物流资源和繁忙的钢铁交易,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也极具潜力的巨大物流市场。仅在宝山航运一条街就有近300余家各类物流企业,2003年营业额就高达200亿元。产销两旺的宝钢陆续催生出了11家大型钢铁交易市场,火爆的钢铁交易拉动了仓储业的迅猛发展,宝钢投产以来大量仓库应运而生,目前,45家大型钢材仓库分布在宝山区内的各个地段,钢铁板材仓储量约占上海市板材仓储总量的70%-80%。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去年近3亿吨的钢格交易量中,有5000万吨的交易在上海完成,其中的大部分是在宝山的仓库群中交易的,一个宝钢的崛起和辉煌,使宝钢所在地的宝山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钢材交易中心和钢材仓储群之一。近几年出现的钢铁热,使钢铁企业遍地开花,仅河北省就有200多家,全国现有钢铁企业数千家。每家钢铁企业周围都相继出现了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群,全国几千家钢铁企业形成的物流企业群和2.26万亿元的物流市场规模气势恢弘波澜壮阔。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我国钢铁物流市场还将扩大,前景十分广阔。

    钢铁物流市场是由多方面的需求构成的,钢铁产品的储存、运输、配送只是一个大的板块,还有一个更大的板块就是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堆放和供应,是物流企业开拓发展的广阔开地。据专家介绍,生产1吨钢铁需要4吨的原材料运输量,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今年我国的钢铁原材料等外部运输量高达12亿吨,相当于四个上海港的年吞吐量的总和。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200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达1.48亿吨,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仅铁矿石的海运量就占全球海运贸易量的28.5%,200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上升至1.63亿吨,今年上半年进口铁矿石13134.95万吨,占上半年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30%以上,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增量的90%以上流向了中国;今年和今后几年的铁矿石进口和海运量还会继续增长。现实和发展趋势充分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物流市场之一。

    提升专业化水准是关键

    巨大的钢铁市场,旺盛的物流需求,为钢铁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当前,钢铁企业急需整合物流资源,理顺关系,加快物流系统的建设,提高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

    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大而全的模式依然存在,自办物流的现象还十分普遍,物流机构、设施占用的资金很大,从事传统仓储、运输和管理的人员也很多,占据和分散了企业的资金及精力,企业物流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高效率,也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我国钢铁虽然产量不断上升,但优质品种不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据WSD预测分析,我国钢铁业目前从高增长期将进入一个相对低速的增长期,这个时期内将出现大量的行业整合行为,完成这一轮整合后,到2010年将出现又一个高增长期。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除了兼并、联合重组,拓宽有效融资渠道,提升产品质量和多品种、多规格的配套能力外,最急迫的课题是真正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和模式,把成本过高,摊子过大,效率低下的物流板块分离出去,让其自营、合资或合作经营,围绕钢铁厂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堆放和钢铁产品的销售流动,建立起科学的、贴切的运作模式和网络,在服务中提高专业水平,用专业化水平更好服务于钢铁企业,帮助其降低成本,加快占领市场的速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向着未来的钢铁巨头迈进。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国钢铁业界的宝钢、鞍钢、首钢、武钢、太钢、包钢、华菱集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战略重组阶段,与此同时,一场声势浩大的物流基地、仓储基地、运输配送中心的布局,也在国内外紧锣密鼓地展开,钢铁企业不仅要把自己的物流设备、场地、人员分离出去,提高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而且需要建立物流战略联盟,大力调整和完善庞大的物流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规模、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参与合作与服务,这既是广大物流企业的机遇,又是严峻的考验,那些中低端的,不具备供应链条件和能力的传统物流企业是难以入围的,要想分切钢铁物流的奶酪,必须加紧苦炼内功,了解、熟悉和掌握钢铁物流需求的特点,提升多节点、多环节、多网点信息处理和业务衔接运作的能力,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目前正在为钢铁企业服务的合作单位,有的只能从事原始而简单的储存,有的只能进行短途的运输,专业化水平普遍不高,使钢铁原材料和产品流通处在多环节、多过程、多手续的无奈窘境之中。钢铁物流专业化程度低,仓储、运输水平落后,造成钢铁企业的成本居高不下。2004年,我国的钢铁物流总成本高达2.26万亿元,占钢铁总销售额的21%,比美国高出10多个百分点。钢铁物流成本高,流速必然慢,美国钢铁企业一般库存周期只有8天,我国有的钢铁企业的库存周期可能长达51天。专业化水平低的物流制约我国钢铁参与国际竞争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

    不仅如此,钢铁企业及其用户还深受物流信息化水平低,运输能力不足和政策性限制之苦。铁路是钢铁企业和用户运输矿石、煤炭、石油、粗钢铁及成品的主力军,但我国铁路用占世界6%的营业里程,完成占世界24%的换算周转量,换算密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请求车满足率仅为20%左右。尤其是京沪沿线的四省区三大直辖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既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一条经济长廊,又是钢铁生产和消费的重点区域,一直是我国铁路运输最繁忙、能力最紧张的干线。铁道部一直对京沪线采取限制型运输措施,实施迂回运输,不走最短路径,改走远路绕行,造成钢铁企业及其用户的运输效率不高,运费昂贵,迫使他们转向成本更高的公路运输,公路运输仅过路过桥费就占了物流总成本的20%-30%,而欧盟这方面的成本只有2%-3%。

    钢铁业的战略重组和供应链延伸与完善,急需专业技术比较完善、专业运作经验比较丰富的物流供应商的加盟,因为钢铁企业和其客户的要求十分复杂,而且合同金额都较大。要在竞争中胜出,物流供应商必须具备钢铁冶炼、加工、贸易所需的精细化服务能力:要了解和熟悉钢铁物流的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能够与客户IT系统链接,如预配置应用,信息接口以及库存管理、运输配送等标准化的业务处理流程;具有深入覆盖国内主要城市的运输网络,能提供最佳路线,有能力实现满载率最大化,并且具有国际货代能力;有相应的组织和流程灵活性,能够灵活处理迟到订单,在订货量出现重大变化时能够灵活加以调整和应对。钢铁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时应该看到,国内物流企业一般缺乏深入的行业专业知识和精细化服务能力,而国外物流企业通常不具备中国国内运输网络,无法提供低成本的运输配送服务。最理想的方案是,在利用好现在的合作伙伴,稳定好常规的生产和贸易的同时,根据国内外物流布局的需要,重点选择那些已经或正在与先进的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经营行业物流市场的国内物流企业,适当选用一些谙熟行业专业知识,有国际网络和运作经验的国外物流企业,建立起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专业化、精细化的钢铁物流供应链,把钢铁生产和贸易的成本降下来,把速度提上去,为向钢铁航母强力冲刺彻底加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B2B类型物流规模占比超七成 市场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按客户类型,跨境电商物流分为B2B跨境电商物流和B2C跨境电商物流。B2B跨境电商物流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2023年B2B跨境电商物流占比高达75.86%。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造船行业已实现从大到强转变 市场正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全国完工出口船34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6%;承接出口船订单66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4.1%;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13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1.6%、93.4%和93.4%。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