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商业地产融资现状及未来融资模式选择建议

      导读:商业地产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体系中,一般商业物业开发完成后,开发商并不是急于出售,而是选择自己持有物业,通过收取租金获取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这样,开发商就可以对商业地产的后期运营进行统一整体规划。相反,国内的商业地产商往往急于回收资金,选择将物业分割出售,这就给后期的运营管理带来很大难题,运营混乱,物业缺乏整体布局,招商困难,效益低下。

      参考: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竞争现状及未来五年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1我国商业地产融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商业地产发展迅速。由于商业地产本身投资周期长,体量大,资金需求量大,如此高速的发展,对商业地产的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模式单一,成为制约商业地产发展的瓶颈。我国的商业地产融资模式非常单一,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在商业地产商的资金来源中,银行信贷比重约占70%~80%。

      由于国家对住宅市场的限购,使得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扎堆投资商业地产项目,使得我国商业地产供给量迅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全国50个重点城市综合体非住宅总体量达5.64亿平方米,同2013年相比增长率高达77%。大量投资使得商业地产同质化、泡沫化现象严重,商业地产空置率高企,很多中小开发商面临巨大的风险。面对市场风险,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更加谨慎,商业地产的融资更加艰难。商业地产的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的依赖性太大

      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近年虽有一些融资模式的创新,但仍处于萌芽阶段;且由于商业地产产业链长,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又比较大,所以新的融资模式很难满足商业地产的融资需求。虽有一些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尝试一些新的融资模式,但仍处于尝试阶段,总体占比较小。对于大量的商业地产项目而言,主要还是依赖银行贷款。这样,大量的商业地产的风险事实上是被转移到了银行业。一旦商业地产市场出现价格的波动,尤其是当价格下滑时,银行将因此承担高额的坏账损失。

      1.2商业地产运营模式不科学,资金回笼难

      商业地产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体系中,一般商业物业开发完成后,开发商并不是急于出售,而是选择自己持有物业,通过收取租金获取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这样,开发商就可以对商业地产的后期运营进行统一整体规划。相反,国内的商业地产商往往急于回收资金,选择将物业分割出售,这就给后期的运营管理带来很大难题,运营混乱,物业缺乏整体布局,招商困难,效益低下。

      这种情形持续存在,使得后期的销售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资金回笼受阻。

      2商业地产融资难原因分析

      2.1我国金融市场发育迟缓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迟缓,资金融通一直以间接融资为主。近年来虽有互联网金融、众筹、P2P等新型金融模式的创新,但一方面,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乱象丛生,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新的融资模式资金成本高,不确定性大,商业地产开发商缺乏积极性去尝试。而且,商业地产开发一般体量大,资金需求量大,一般的融资方式难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额资金。商业地产开发商不得不求助于传统的银行融资。而商业银行出于自身风险的防范,在发放商业地产项目贷款时,往往也会提出苛刻的条件,如抵押、担保等。

      有的开发商满足不了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最后只得借高利贷,这就使得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2.2商业地产供给过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住宅地产比较低迷的2014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20.1%,而当年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只有9.2%。

      2008年以来,商业地产一直保持20%以上的投资增长率,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仍然居高不下。大量投资使得商业地产泡沫化现象严重,空置率居高不下。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好大喜功,把房地产当做刺激GDP增长的工具,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给出很多税费优惠。很多地方商业地产项目可谓一拥而上,我国人均商业面积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以至2014年,全球10大在建城市综合体,有7个项目位于中国。

      供给过剩,加上电商平台对传统实体店模式的打压,使得商业地产的出售和出租都变得困难,空置率高企。供给过度、运营管理方式粗放,使商业地产经营面临困境,风险不断累加。商业地产那种过去触地就赚,拿地就赢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面对困境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融资难就不足为奇了。

      2.3商业地产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商业地产体量大,资金需求量巨大,一个大型项目动辄几十亿元的投资量。巨大的资金需求量,很难靠开发商自身的资金积累支撑,所以开发商一般选择外部融资方式。然而,商业地产项目工程量大,开发周期较长,开发完成后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市场培育期。一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需要通常10~15年才能收回初期投入。在这漫长的期间,还要面对国家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因此,商业地产投资面临巨大的风险因素。开发商在引进资金时,投资人或债权人会因此变得谨慎,会对开发商资质和项目自身提出较高的要求。一些中小开发商为了筹得资金,不得不接受苛刻的融资条件,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

      3未来商业地产融资模式建议

      当前正处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商业地产未来市场潜力可观。而且,商业地产是地方GDP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因素。但我国商业地产面临供给过剩和融资难的双重难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应积极探讨拓展我国商业地产融资途径的方法。结合当前形势,我们对商业地产融资模式有以下建议。

      3.1房地产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指由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按双方的事先合同约定,购买承租人指定的固定资产,再出租给承租人。房地产金融租赁一般采取售后回租的模式。通过售后回租,商业地产开发商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固定资产变为现金,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房地产金融租赁为具有优良房地产项目但又缺乏资金的开发商提供了一条可以融通较大规模资金的渠道,是很好的融资渠道。

      3.2互联网融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必对资金依赖性强的商业地产的带来影响。商业地产因为体量大,单次投资金额高,可分割性又很差,因此,很多中小投资者长期被排除在商业地产的投资门槛之外。互联网金融的平台效应和信息沟通的即时性、便利性,能够在短时间里聚集大量分散的、低成本的小额资金,这将有助于提升商业地产的融资能力。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有助于降低商业地产投融资门槛,有利于商业地产的良性发展。

      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将加快推动商业地产的融资创新。如万达在2015年6月份发行的“稳赚1号”金融产品,这是一款由万达投资发起的全新互联网金融产品。产品以万达集团的强势信用作为支撑,基础资产是特定的万达广场项目,由万达商管统一进行招商运营管理,投资收益稳定。

      投资者以成本价投入万达广场,即可获得租金和资产增值的双重稳定收益。“稳赚1号”预期年化收益率12%起,收益来源包括净物业收入分配和物业增值收益两部分。

      3.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在房地产信托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托型基金。该基金将投资者的资金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由专门的投资管理机构加以管理,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风险共担。投资者与信托公司签订资金信托合同,并将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贷款、股权投资等方式将资金投资于特定的房地产项目。

      通过REITs方式融资,商业地产开发商有稳定收益的房地产均可采用REITs融资,包括商业零售业、酒店、写字楼、工业厂房等,融资总额相对较高。如越秀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该基金于2005年12月21日在香港上市,为全球首支投资于内地物业的上市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越秀房产基金专注于主要作办公楼、零售及其他商业用途的物业,并争取收购可带来可观现金流及回报的物业。该基金上市之后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3.4房地产私募基金

      “私募”是证券发行方式的一种,是指证券发行者只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售证券。私募在中国是受严格限制的。私募基金的股东数目不多,出资额都要比较大,既保证私募性质,又要有较大的资金规模。私募基金可比较方便地进行运作,不必接受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投资策略也就可以更加灵活。

      目前市场上有两类私募房地产基金。第一类是房地产公司发起的私募基金,其设立并投资于自身的项目,大部分私募基金都采用这种形式。另一类就是独立私募基金,一般是由专业的房地产投资机构发起,因为他们熟悉商业地产运作,专注于投资大城市核心区域的商业类物业。

      3.5典当

      典当融资,指中小企业在短期资金需求中利用典当行救急的特点,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从典当行获得资金的一种快速、便捷的融资方式。作为房地产的一种融资模式,典当融资手续简便、融资速度快捷,在如今商业地产企业短期小额融通资金的过程中,日益体现出了自己高效的特点。借款人只需将自己名下的房产经过评估,到相应的房屋所在地机关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即可。

      华夏典当行的房产典当融资业务,它是华夏典当行于2001年在行业内首先推出的融资业务。个人、企业名下的已经取得房产证的住宅、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别墅、写字间、商铺和经营性用房、厂房等都可以办理典当融资,借款额度最高可达房产评估价值的75%。现在,随着典当行业及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产典当已经成为典当行业内常规的经营业务。

      以上5种新的融资模式,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对于解决我国商业地产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的融资模式的出现,商业地产的融资渠道会越来越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木片行业供需及竞争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我国木片行业供需及竞争分析:市场供不应求 中小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中国的木片厂主要分布在湖南、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2022年国内规模以上木片加工企业597家,2024年上半年国内规模以上木片加工企业估算约为731家,全国木片加工厂数量预计已超1000家,且国内木片加工工厂数量将持续上升。

2024年11月15日
我国楼宇智能化行业: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级

我国楼宇智能化行业:到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级

2019-2023年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由5870亿元左右增长至8615.31亿元。楼宇智能化在低碳、节能方面优势突出,随着“双碳”的推进,预计我国楼宇智能化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6年有望达万亿级。

2024年11月01日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近年来,中国智慧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为4256.92亿元,2023年增长至5962.6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中国已经将智慧城市写入国家战略,并投入大量资金。早在2012年12月我国便开始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在2013年1月我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同年8月国内试点智慧城市数量已达193个;2015年4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300个;到2016年国家更是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开展对新型智慧城市自评估的

2024年09月20日
数字技术赋能家居产业,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数字技术赋能家居产业,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已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消费者愈发注重家居便利性、舒适性和功能性,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快速扩容,2023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过7200亿元。

2024年09月09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如火如荼 市场充分竞争特征明显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发展如火如荼 市场充分竞争特征明显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增长3.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社会领域投资

2024年08月07日
我国房地产行业: “三大工程”建设为推进重点 头部效应正不断加强

我国房地产行业: “三大工程”建设为推进重点 头部效应正不断加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9.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约6.9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9%。

2024年07月17日
我国电梯行业:需求开始复苏 加装及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

我国电梯行业:需求开始复苏 加装及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

电梯需求由新建地产的新梯需求、加装、存量更换、海外出口、轨交市场组成,2023年在多重需求向好的推动下,电梯整机销量同比增长10.68%至121.86万台,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72%至1557.77亿元,未来新建地产电梯需求下滑,但加装市场、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可对冲一部分地产下滑所导致的需求缺口。

2024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