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建材工业2006年经济运行分析及2007年展望

2006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产销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生产水泥12.4亿吨(公报数),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生产平板玻璃40499万重箱(快报数),增长13.3%,回落3.5个百分点。深加工玻璃、石膏板、建筑陶瓷、耐火材料、石材加工和砖瓦生产增幅超过或接近25%。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275亿元,增长29.1%,增幅高于上年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4210亿元,增长21.6%。平均产销率为97.7%,高于上年0.62个百分点。

    (二)价格水平总体稳中有升。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1.67%。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上升2.84%。华东、华中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年底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水泥价格同比提高2%。平板玻璃受新建项目建成投产过于集中的冲击,出厂价格较上年下降5.9%。12月份重点监测企业水泥、玻璃平均出厂含税价格分别为285元/吨和65元/重箱。

    (三)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47.1%。特别是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50亿元,增长92.6%。

    (四)建材产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完成出口交货值1216亿元,同比增长30.6%,增幅高于上年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创汇总额129.35亿美元,同比增长32.6%。近年来出口持续高增长的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纤维制品、建筑卫生陶瓷、大理石板材出口增幅不减。大理石砖瓦、石膏制品、其他花岗岩制品、中空玻璃等增幅接近或超过100%。水泥及熟料出口3613万吨,同比增长63.2%。

    (五)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呈下降趋势。全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7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水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同比下降2.4%,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平板玻璃制造业投资自7月份开始出现由增转降,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同比下降7.3%,在建的项目基本都是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

    (六)产品库存总体处于正常水平。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成品库存699亿元,同比增长15.7%。国家建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末140户重点水泥企业水泥库存769万吨,同比增长24.51%,低于产量增长幅度。43户玻璃企业平板玻璃库存1445万重箱,比上年同期下降17.61%。

    二、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一)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比例提高到50%,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进一步淘汰,产量比例进一步降低。平板玻璃生产结构进一步改善,新建成投产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平均规模进一步提高,地区布局更为合理,大都贴近消费市场和玻璃短缺地区。玻璃深加工发展迅速,首次出现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其上游产品平板玻璃。

    (二)淘汰落后步伐加快。一些地方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去年浙江省通过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全省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90%以上。河南省把立窑水泥的关闭淘汰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做,加大了执法力度,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建材行业中先进的、大的、节能的、环保的比重明显提高,落后的、小的、浪费的、污染的比重明显下降。

    (三)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建材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超过7.5%,其中,水泥由于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单位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利用水泥生产余热发电技术日趋成熟,各地新上余热发电项目较多,仅去年新建成投产的就有10条,使国内水泥余热发电生产线总数达到25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供电压力。全行业节约和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

    (四)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是水泥、玻璃行业兼并重组动作最大的一年。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际金融、产业资本的介入,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建材行业兼并重组和市场整合。

    (五)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水泥为代表的高耗能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减缓,而以汽车玻璃、玻纤制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继续大幅增长。特别是由在海外水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所带动的技术、装备、劳务出口增长强劲。建材进出口顺差进一步扩大。

    以上充分说明,2006年建材行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行业全局,巩固和发展好近年来宏观调控成果,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已经开始对全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2007年运行变化趋势分析
    2007年国内外环境总体对发展建材工业比较有利。首先,国际环境对我国建材业发展仍然比较有利。目前外资普遍看好我国建材业,跨国投资兼并重组、整合中国建材市场资源步伐加快。尽管欧美等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剧,但国际建材贸易不断扩大,特别是中东、非洲建材市场前景广阔,这对于我们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国内建材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其次,经济内在的增长动力仍然强劲。特别是与建材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住、行消费结构升级,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和新农村建设、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重大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推进,都将继续拉动建材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再次,2006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大企业集团不断壮大,区域市场调控能力不断增强,这为2007年建材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2007年建材行业运行的一些潜在风险需要高度重视:一是随着一大批建材新线建成投产,产能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二是建材投资欲望仍然强劲。虽然水泥、平板玻璃2006年投资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个建材及非金属工业投资同比增幅仍高于上年。尤其是随着水泥市场形势好转,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反弹。三是平板玻璃行业亏损局面短时间难以改观。四是结构调整地区不平衡,部分地区淘汰落后进展缓慢。

    综合考虑,预计今年建材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但增幅会有所回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水泥、玻璃产量增幅在10%左右,全行业实现利润仍将比上年有所增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

近年来,中国智慧建筑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9年我国智慧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为4256.92亿元,2023年增长至5962.6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现状分析: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形成 市场规模稳增

中国已经将智慧城市写入国家战略,并投入大量资金。早在2012年12月我国便开始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在2013年1月我国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同年8月国内试点智慧城市数量已达193个;2015年4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300个;到2016年国家更是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开展对新型智慧城市自评估的

2024年09月20日
数字技术赋能家居产业,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数字技术赋能家居产业,国内市场大有可为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已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协议与技术标准开始主动互通和融合,行业并购现象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近年来消费者愈发注重家居便利性、舒适性和功能性,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快速扩容,2023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超过7200亿元。

2024年09月09日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呈现出如火如荼发展局面 充分竞争特征明显

我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呈现出如火如荼发展局面 充分竞争特征明显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9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增长3.0%。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0085亿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产业投资16213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330815亿元,增长0.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社会领域投资

2024年08月07日
我国房地产行业: “三大工程”建设为推进重点 头部效应正不断加强

我国房地产行业: “三大工程”建设为推进重点 头部效应正不断加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9.5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约6.9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9%。

2024年07月17日
我国电梯行业:需求开始复苏 加装及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

我国电梯行业:需求开始复苏 加装及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

电梯需求由新建地产的新梯需求、加装、存量更换、海外出口、轨交市场组成,2023年在多重需求向好的推动下,电梯整机销量同比增长10.68%至121.86万台,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72%至1557.77亿元,未来新建地产电梯需求下滑,但加装市场、存量替换市场有望贡献明显增量,可对冲一部分地产下滑所导致的需求缺口。

2024年06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