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智能POS行业竞争格局及支付方式多元化分析(图)

         多方势力角逐硬件+牌照协同优势明显

         目前国内智能POS行业的参与者主要分为硬件生产厂商和支付服务机构两类企业。其中智能POS硬件生产厂商又分为:1)传统POS厂商转型智能POS,2)新兴智能POS厂商两类;而支付服务机构又分为:1)银联、各银行机构,2)第三方收单机构,3)第四方聚合支付三类


图:中国智能POS行业竞争格局

         硬件生产方面,目前从传统POS转型智能POS的厂商主要包括新大陆、联迪、百富、新国都、证通电子、东大集成等,这些公司具备丰富的POS硬件基础,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客户渠道,同时在安全性等资质认证上具有优势;而新兴智能POS厂商主要包括拉卡拉、快钱、掌贝、微智全景等,这些厂商则从开始就生产智能POS,大多采用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市场反应相对更加灵敏,但在资质认证上存在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POS产品从硬件上而言并未产生明显差异,产品倾向与同质化,价格战较为激烈。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一定规模的厂商,在资金投入、渠道维护、资质认证等方面都将相对具有优势。


图:智能POS硬件厂商代表

         在支付服务机构方面,银联、各银行机构和第三方收单机构都具有收单牌照,允许进行银行卡收单业务;另外一类第四方支付机构,本身不进行收单,只是将支付请求进行聚合,进而转给持牌机构。虽然目前第四方聚合支付获得较快发展,但我们认为此块业务进入门槛较低,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禁止“二清”业务以来,四方支付只能单纯收取手续费和技术服务费,未来盈利情况不容乐观。而在持牌收单机构中,第三方收单机构由于业务更专业以及更贴近客户,又相对更具有优势,今年来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监管趋于严格,银行卡收单牌照已成为稀缺资源。根据统计,2011年至今,央行一共发放27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2016年之后,第三方支付监管力度明显升级,不仅停止新牌照发放,更有24张存量牌照因严重违规和业务合并等原因被注销。截至目前,在所有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具有银行卡收单业务牌照一共只有61家,其中仅34家为经营范围覆盖全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智能POS机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及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银行卡收单牌照价值B益凸显,近年来引发收购热潮,从收购案例来看,交易价格正不断走高。我们判断监管加强的趋势还将持续,未来一些业绩不佳或违规操作的收单机构的将逐渐被清理,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整个收单市场份额将会向正规持牌机构转移,将利好真正有实力或者获得优质资产背书的收单机机构。


图:国内银行卡收单牌照收购价格不断攀升

         目前硬件厂商和支付服务机构存在加速融合的趋势,事实上,进行智能POS生产的同时拥有收单牌照,可以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从而大为提升竞争力。一方面,对于智能POS厂商而言,可以对持牌收单机构所积累的商户资源自然拓展硬件销售业务,同时也可以掌握商户的账户信息、个人信息等深度数据,有利于进行更为精准的数据挖掘;另一方面,对于持牌收单机构而言,而通过被有实力的智能POS厂商收购(如上市企业),可以实现自身从重资产,低周转发展模式向轻资产,高周转发展模式转型。

         场景多元化走向纵深,平台建设+封闭式APP发展将成必然

         随着线下电子支付向更多场景进行渗透,消费者的个性化选择越来越强,内嵌于场景的支付方式也将呈现B益多元化的趋势,这对智能POS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智能POS可以借此覆盖更多场景和更多商户,从而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多元化场景也对智能POS的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面对这一趋势,在软件层面,引入第三方开发者构建开放生态有望成为制胜战略。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差异化的业务逻辑和个性化的需求,这通常并非单独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全部完成的。只有引入活水,联合深耕于各垂直行业的众多第三方开发者,共同打造并维护一个开放的支付生态系统,才能满足B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智能POS平台可以为这些三方软件提供运行维护方面的支持,从而使各参与方实现互利共赢。从具体的应用发展方向看,ERP、CRM、营销管理、会计记账、微信与支付宝服务对接等APP是未来明确发展方向。

         不过,需要明确的是,由于智能POS在应用层面会深入介入B端的经营管理数据,因此从软件的具体植入来看,我们认为运营方在这方面扮演极度重要的角色,APP的植入需要POS运营方和用户进行主导,且主要为预装类服务,而非像智能手机一样,会出现C端主导的下载平台。


图:智能手机与智能POSAPP的应用层主导方式对比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硬件层面需要秉持创新开放精神。随着技术发展,人脸、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都可以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未来也有可能成为主流支付形式,这就要求智能POS顺应潮流,能够集成摄像头、指纹采集器、虹膜采集器等在内的各种硬件模块,同时物理形态更为灵活多变,以适应未来更新形式的支付场景。


图:新零售时代的刷脸支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I提升数据中心交换机需求,以太网交换机“白盒化”成发展趋势

AI提升数据中心交换机需求,以太网交换机“白盒化”成发展趋势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根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规模为418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5.6%,但高带宽、低延迟的以太网交换机需求依然强劲,2025年一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收入为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2.3%,重回升势。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导热散热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为热管理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全球导热散热需求持续增长,数据中心为热管理行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根据BCC Research 于2023 年发布的研究报告,2023-2028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8.5%,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73亿美元增加至2028年的261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需求激增但渗透率较低 110 kV以下产品仍为行业主流

我国植物绝缘油变压器需求激增但渗透率较低 110 kV以下产品仍为行业主流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建设,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在农村电网升级中加速替代传统产品,拓展增量市场。同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对环保变压器的需求激增,推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154.28亿元增至2024年的237.91亿元。

2025年08月28日
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成长空间广阔

Ai、AR眼镜形态多点开花,智能眼镜成长空间广阔

2012年第一台AR眼镜产品由谷歌发布,2014年Facebook进军VR领域、完成对头显厂商Oculus的收购,由于技术要素不成熟,行业处于萌芽阶段。2023年全球的AR眼镜出货量为49.4万台,2024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为50.1万台(同比持平)。

2025年08月26日
AI加速落地消费电子端侧,导热界面材料量价齐升

AI加速落地消费电子端侧,导热界面材料量价齐升

目前我国导热界面材料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电子占比最高,达43.9%,这表明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性能的提升,对高效散热需求也在持续增加。

2025年08月18日
EDA——芯片设计关键环节 国际三巨头主导 国产化落地加速突破

EDA——芯片设计关键环节 国际三巨头主导 国产化落地加速突破

目前全球 EDA 市场主要由 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三大巨头占领,呈现高度集中化格局。国内华大九天等企业位列全球EDA行业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企业主要聚焦于某些特定领域或用途的点工具,整体规模和产品完整度与前两大梯队的企业存在明显的差距。

2025年08月13日
电气化程度提升催生电子测试仪行业需求增长 市场为竞争型且中高端被外企占领

电气化程度提升催生电子测试仪行业需求增长 市场为竞争型且中高端被外企占领

近年来以电子电气及周边产品制造技术的迭代发展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电气化程度不断提升从而催生对于电子测量仪器的需求,2020年我国电子测试仪行业市场规模为325.43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401.46亿元。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大路灯行业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大路灯行业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市场已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近年来在线教育普及催生网课专用台灯需求,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消费升级,家长在对儿童视力下降的焦虑情感下,对护眼灯具的购买更加谨慎,也更舍得投资,因此大路灯虽然定价较高,但是良好的护眼效果使得近年来需求增长迅速,2024年我国大路灯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8.65亿元。

2025年07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