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封装技术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图)


          1、四代封装技术发展过程

         受性能驱动和成本驱动影响,封装技术路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封装的主体技术是针脚插装;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表面贴装技术成为最热门的组装技术,改变了传统的PTH插装形式,通过微细的引线将集成电路芯片贴装到基板上,大大提高了集成电路的特性,而且自动化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三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随着器件封装尺寸的进一步小型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封装技术和封装形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有球姗阵列、倒装芯片和多芯片组件等,这些新技术大多采用了面阵引脚,封装密度大为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出现了芯片规模封装和芯片直接倒装贴装技术。第四代封装技术以SiP, WLP和TSV为代表,在凸点技术和通孔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与性能。
图:半导体封装技术演变过程

          2、FOWLP, SIP, 3DTSV引领未来封测趋势

          自“摩尔定律提出以来”,微电子器件的密度几乎沿着“摩尔定律”的语言发展。但是,随着14nm已经实现量产,10nm制程正在试产,7nm, 5nm, 3nm处在研发阶段,随着晶圆厂在先进制程上的进展,我们开始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芯片工艺发展遇到了瓶颈,整体系统性能的提升成为关注的重点。从超越摩尔定律角度看,SiP将重构封测厂的地位和角色,向方案解决商转变。从摩尔定律角度看,能引出更多封装管脚的「an-Out WLP(FOWLP)将延续封测领域的“先进制程”。下,封测厂的“先进制程”。此外还有一种是硅通孔芯片封装(下SV),该封装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芯片之间的互连线最短、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是未来3DIC的重要封装平台。
 
          3、FOWLP封装技术介绍
          1、晶圆级芯片封装
 
          晶圆级芯片封装(Wafer Level Chip Scale Package)也叫WLP。它以BGA技术为基础,是经过改进和提高的CSP。晶片级封装技术以圆片为加工对象,在圆片上同时对众多芯片进行封装、老化、测试,最后切割成单个器件,可以直接贴在基板或者印刷电路板上,与传统封装工艺相反,WLP是先封装完后再切割,因此切完后芯片的尺寸几乎等于原来晶粒的大小,相比传统封装工艺,单颗芯片封装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WLP封装的工艺流程大致可以概括为涂覆光刻、溅射UBM(Ti-Ni-Cu)和形成焊接球等步骤。
 
图:WLCP构架组成
 
图:WLCSP封装工艺流程图

          2、 FOWLP技术诞生
          WLP技术利用重分布层(RDL)可以直接将芯片与PCB做连接,这样就省去了传统封装DA (Die attach)段的工艺,不仅省去了DA工艺的成本,还降低了整颗封装颗粒的尺寸与厚度,同时也绕过DA工艺对良率造成的诸多影响。起初,Fan-In WLP单位面积的引脚数相对于传统封装(如FC BGA)有所提升,但植球作业也仅限于芯片尺寸范围内,当芯片面积缩小的同时,芯片可容纳的引脚数反而减少,在这个问题的节点上,FOWLP诞生,实现在芯片范围外充分利用RDL做连接,以此获取更多的引脚数。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图:WLP技术改革
 
图:Fan-out构架和横截面图
 
          3、FOWLP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
          FOWLP就是衍生出的Fan-out WLP(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在一个环氧行化合物(EMC)中嵌入每个裸片时,每个裸片间的空隙有一个额外的I/0连接点,这样I/0数会更高并且的对硅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使互连密度最大化,同时实现高带宽据传输。
 
图:Fan-Out与Fan-In构架区别
 
          FOWLP基带处理器、射频收发器和电源管理IC等方面的使用实现了最新一代的超薄可穿戴和移动无线设备。因为持续连接和节约的空间,FOWLP有潜力适用于更高性能的设备,包括内存和应用处理器,FOWLP也能够应用到新市场,包括汽车和医疗应用甚至更多。FOWLP并被预测会成为下一代紧凑型、高性能电子设备的基础。根据Yole预测未来四年FOWLP市场规模增速较快,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为24. 88亿美元。
 
图:FOWPL市场空间(单位:百万美元)

          4、SIP封装技术
          根据ITRS的定义:SiP为将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有源电子元件与可选无源器件,以及诸如MEMS或者光学器件等其他器件优先组装到一起,实现一定功能的单个标准封装件,形成一个系统或者子系统。从架构上来讲,SiP是将多种功能芯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芯片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从而实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功能。
 
图:SIP构架示意图
 
          SIP与SOC(片上系统)相对应,不同的是系统级封装是采用不同芯片进行并排或叠加的封装方式,而SOC则是高度集成的芯片产品。SIP有效的降低了设计端和封装端的成本,在超越摩尔定律方面扮演者头号角色。
 
图:SIP和SOC区别
 
          国内外厂商封测行业加大研发投入,SIP模块解决方案已经由原来的2D封装方式快速发展到2. 5D和3Do 3D堆叠式封装技术,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增加可放置晶圆的层数来进一步提高SiP的整合能力。
 
图:SIP构架示意图
 
          2016年全球SiP产值约为64. 94亿美元,较2015年成长17. 40%右;2017年在智能型手机虽然成长不快,但是以AppIeWatch为代表的等其他电子产品也倾向用SIP封装技术来缩小产品的体积。所以,我们保守估计,全球SIP增速为20.36%, 2017全球SiP产值估计达到78. 16亿美元。
图:2013-2017SIP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5、硅通孔芯片封装工艺
          TSV (through silicon via)技术是穿透硅通孔技术的缩写,一般简称硅通孔技术,是三维集成电路中堆叠芯片实现互联的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由于下SV能够使芯片在三维方向堆叠的密度最大、芯片之间的互联线最短、外形尺寸最小,并且大大改善芯片速度和低功耗的性能,成为目前电子封装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技术。TSV的主要技术环节有通孔的形成,晶片减薄,TSV键合等。TSV技术一般和WLCSP相结合,工艺流程上可以先钻孔和后钻孔,主要工艺流程分为贴膜、打磨、刻蚀、绝缘层处理、溅射、切割等。
 
          TSV构架组成
图:
 

图:TSV封装工艺流程图
 
          TSV技术(即硅通孔技术)是一项高密度封装技术,正在逐渐取代目前工艺比较成熟的引线键合技术,被认为是第四代封装技术。TSV技术通过铜、钨、多晶硅等导电物质的填充,实现硅通孔的垂直电气互连。下SV封装具有电气互连性更好、带宽更宽、互连密度更高、功耗更低、尺寸更小、质量更轻等优点。
 
图:TSV技术优势
 
          3D WLCSP是当前能高效整合小尺寸光电组件如CMOS影像传感器等的首选解决方案。它也是目前最成熟的3D TSV平台,Yole Developpement估计,2011年该市场规模大约为2. 7亿美元。未来几十年内,3DIC都将凭借着更低的成本、更小的体积,以及推动芯片功能进化等优势,成为未来半导体产业的新典范。据Yole Developpement预估,未来五年内,3D堆栈DRAM和3D逻辑SoC应用将成为推动3DIC技术获得大量采用的最主要驱动力,接下来依序是CMOS影像传感器、功率组件和MEMS等。Yole Developpement预测, 3D TSV的半导体封装、组装和测试市场在2017年将达到80亿美元,包括TSV蚀刻填充、布线、凸块、晶圆测试和晶圆级组装在内的中阶晶圆处理部份,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8亿美元。另外,后段的组装和测试部份,如3DIC模块等,预估将达46亿美元,而这些都代表着先进封装产业未来可持续获得成长的商机所在。
 
图:3DTSV全球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液冷市场快速发展,冷液分配装置(CDU)前景向好

我国液冷市场快速发展,冷液分配装置(CDU)前景向好

液冷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散热挑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中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超过30%;预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液冷市场可突破千亿规模。

2025年11月06日
中国变压器产业优势明显,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

中国变压器产业优势明显,海外电力设备需求旺盛

全球电力系统升级迭代需求显现,带动变压器需求大涨。与此同时,中国变压器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国外变压器企业扩产动作相对缓慢,而中国变压器产量丰富,并且变压器厂商具有原材料供应稳定、生产成本低、技术能力强等优势,将迎来出口黄金期,产品出海动力足。

2025年11月04日
国内存储芯片市场占比持续提升,AI驱动下存储需求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国内存储芯片市场占比持续提升,AI驱动下存储需求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我国存储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半导体存储器市场规模约为3943亿元,2024年约为4267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4580亿元。目前存储芯片市场主要以DRAM和NANDFlash为主。其中,DRAM市场规模最大,占比约为55.9%,NANDFlash占比约为44.0%。

2025年11月04日
中国为模拟芯片最主要消费市场,政策指引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中国为模拟芯片最主要消费市场,政策指引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模拟芯片下游多元分布,汽车与通信市场领跑成为主要增长引擎。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模拟芯片下游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占比约37%,为722亿元;泛能源市场规模为507亿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371亿元,通讯市场规模为292亿元。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固态电解质产业链条优势明显,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我国固态电解质产业链条优势明显,本土企业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在技术路径的选择上,日韩企业更倾向于硫化物体系,欧美企业更偏向于氧化物和聚合物,我国的技术路线选择相对更加多样化,但是最主流的仍然是硫化物和氧化物。根据市场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固态电池企业选择硫化物的占比为38%,选择氧化物的占比为32%,选择聚合物的有22%。

2025年10月29日
我国感光干膜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我国感光干膜行业:国产替代加速 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随着国内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国产企业如福斯特、容大感光、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逐渐崛起,其技术和产品在中低端市场逐步占据一定份额,并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而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持续推进,国内企业也有着越来越好的市场表现,截止2024年我国感光干膜产量约为7.76亿平方米,20

2025年10月17日
我国淀粉糖行业:产销率保持在60%以上 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我国淀粉糖行业:产销率保持在60%以上 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淀粉糖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320.16亿元,2024年达到454.73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212.94亿元。

2025年10月16日
全球PCB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国内高端应用有望催动PCB产品结构升级

全球PCB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国内高端应用有望催动PCB产品结构升级

目前,中国大陆PCB产能集中于中低端领域,从PCB行业细分产品占比来看,中国PCB市场中刚性板的市场占比最高,达81%,包括多层板、刚性单双面板以及HDI板等多种类型;挠性板、封装基板和刚挠结合板占比较低,分别为14%、4%和1%。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