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断路器关键部件的需求量和断路器市场需求直接相关,断路器市场需求量与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及电网投资的增长关系密切。我国2009 年以来发电装机容量和电网投资逐年增长,从行业整体来看,近几年断路器关键部件所处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行业增长略有放缓,利润水平小幅增长。2009 年至2010 年期间,行业利润水平随着整体经济企稳而复苏明显。2011 年开始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价格高企、劳动力成本上涨及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全行业总体上呈现了平稳发展的态势,行业整体利润同比虽有增长,但盈利增速有所下降。2012 年,随着企业生产成本的持续走高,行业整体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迫使国内企业纷纷提高产品出售价格以缓解经营压力。行业中一些生产规模小、产品技术落后的制造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而拥有核心技术和一定规模的企业,则通过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大规模生产以降低单位成本的方式,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压力。2013 年上半年开始,行业经营环境有所好转,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有所增长,较前两年为利润增长幅度较好的一年。2014 年整体行业的发展仍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虽然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工业生产对金属钢铁、铜、银的需求有所下降,行业主要原材料钢铁、铜、银等价格呈下降趋势,但受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不断上涨及价格竞争等影响,造成行业中大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变小23。
随着断路器关键部件所处行业近几年整合和升级趋势不断的加强,在市场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同步开发能力并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盈利增长。该类企业通过产品质量不断优化提升自身定价能力,注重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以及加强成本控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
(二)行业竞争情况
随着电力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国内外输配电设备的需求普遍处于扩张状态,市场前景比较可观。行业内著名跨国电气公司如施耐德电气(Schneider)、富士、西门子(SIEMENS)、ABB 等纷纷通过建立区域工厂、并购国内企业等方式在中国设立生产、研发基地,相当部分配套零部件制造已经属地化。

断路器关键部件所处行业是一个竞争充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目前,国内市场按下游断路器厂商客户的需求可分为低端、中高端细分市场。低端市场即为各方面要求较低的市场,细分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大小不一,规模分散而且各企业之间产品结构重复,产能过剩、原材料的利用率低、核心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缺失,加之低价低质竞争等原因,低端市场的产品竞争进入恶性循环。中高端市场主要指对产品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品牌要求较高的市场,该市场少数本土知名企业及外资跨国公司为主。随着断路器关键部件行业产品需求结构的调整,低端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而中高端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企业竞争的核心因素将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国内中高端市场少数企业在行业中已经营几十年,有着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同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已向外资优秀断路器制造商批量供应配套关键部件。在面临跨国公司携技术优势借助断路器市场产业升级的机遇而大力扩张的形势下,国内经营规模相对较小或品牌影响力也尚未达到国际知名品牌程度的企业,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能有效提高经营规模、品牌影响力、综合配套能力等,将面临中高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从技术研发角度而言,目前断路器关键部件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是行业中的技术引领者,该类企业数量很少,主要以外资跨国公司为代表。该类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占据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集材料研发和生产、模具开发和制造、成型于一体,并拥有完整配套生产能力,掌握了断路器关键部件行业先进的技术,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第二类企业是行业技术跟进者,规模中等,该类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能够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第三类企业是行业内产品同质化、以低价策略进行竞争的企业,该类企业研发、模具开发等核心技术能力较低,一般只有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且生产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公开信息时才能逐步生产该种产品,产品的质量、性能等均难以达到下游中高端断路器及成套设备生产企业的要求。该类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生产的产品同质性较强,利用低价格在低端市场进行竞争。
(三)主要竞争对手的简要情况
主要竞争对手均为非上市公司,该等公司的资产规模、生产及销售规模、经营状况、技术及研发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难以准确掌握。因此,竞争对手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相关企业网站及其他公开信息、资料,该等信息、资料存在过时或不准确的可能性。根据对收集的公开信息、资料的整理分析,目前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1、主要竞争企业(产品以断路器配套框(抽)架、操作机构为主)



2、其他竞争企业

断路器关键部件所处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生产企业众多,大多数是进行同质化竞争的小型企业,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部分具备品牌、技术和营销渠道优势的企业占据行业领导地位,且该类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发展和整合趋势中继续扩大,这些企业为新进入者构筑较高的障碍和壁垒。
此外,受下游客户对断路器关键部件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技术革新以及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等因素影响,行业需求的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对中高端产品需求逐步提升。中高端产品市场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拟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在技术、认证、品牌、专业水准、营销渠道、人才等方面跨越更高层次的壁垒。
1、技术壁垒
断路器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创新涉及电工电子、机械制造、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配套第四代智能断路器的发展,断路器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中需要大量应用电气技术、机械结构设计、模具成型技术、材料工艺技术、电气制造与实验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微电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故行业内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复合研发能力,这对于许多产品同质化、缺乏独立研发能力、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的断路器关键部件生产企业而言,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此外,下游客户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变化,不仅要求供应商具备同步开发能力,还需要建立持续技术开发创新机制。技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大力投入,创造良好的企业创新及激励文化环境,还需要储备大量专业人才建立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方可拥有并保持较高技术实力,从而推动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的改善和提高。这对新进入企业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金壁垒
断路器关键部件所处行业对企业,尤其是生产中高端产品的企业的资金要求较高。首先,固定资产投入较高。在建厂初期,企业除了需要在厂房上投入较大资金外,还需要购入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各类精密的检测试验仪器。随着行业需求的变化以及技术水平的进步,企业需持续添置各类国内外更为先进的仪器设备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与性能的先进性,尤其从国外引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仪器动辄就要投入几百上千万,这对企业资金周转及成本造成较大压力;其次,后期研发投入较大。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各生产企业争相推出技术含量更高、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产品,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了紧跟行业技术变化趋势,企业必须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和提高市场份额;此外,企业资金实力决定其产能规模。随着行业内低端产品逐步被淘汰,中高端产品优秀生产企业不断集中,充足的资金实力才能满足客户大规模的订单要求。上述因素对新进企业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3、认证壁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 2001 年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9 年进行了修订。《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将列入目录的22 类产品实行“统一目录、统一标准与评定程序、统一标志和统一收费”的强制性认证管理,即“CCC”认证。“CCC”认证从2003 年开始全面实施,目前所有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断路器及其附件必须通过“CCC”认证并获得证书。尽管断路器关键部件的生产目前尚未要求符合强制性“CCC”认定,但各大下游断路器制造厂商对供应商均有严格的认证条件,尤其是行业内中高端客户例如通用电气(GE)、施耐德电气(Schneider)等大型外资跨国公司,要求供应商除了具备在行业内领先的技术、产品、服务以及稳定的量产能力之外,还需获得行业内认可的权威认证机构的相关认证,如质量体系、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认证。通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按照标准实施,确保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的质量持续改进,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危险源进行源头识别和全过程控制。
除此之外,出口产品还需满足国外其他认证及法律法规要求,如欧盟RoHS标准《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EACH 法规《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以及CFSI CMRT4《冲突矿产调查报告》等。目前企业销往欧盟等海外的所有操作机构、零部件均需满足与客户签订的RoHS、REACH、CFSI CMRT4 承诺书要求,并按照客户要求定期出具检验报告。其次,出口到美国等海外的产品虽然未直接签订承诺书满足UL 安全认证,但考虑下游跨国电气厂商的认证及技术工艺要求,产品仍需间接满足相关认证要求。
以上认证对断路器关键部件配套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管理能力、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要求很高,并且完成认证往往需要1 年-3 年的时间,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无论从技术实力或是资金实力而言,对新进入者、尤其是中高端产品进入者形成较高的认证壁垒。
4、品牌壁垒
断路器关键部件的质量对断路器的有效性、可靠性及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断路器在电能分配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最终用户的用电安全,因而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在选用产品时往往对具有较高知名度且经营履历良好的品牌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而在市场中要建立被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不仅需要过硬的产品质量,而且还需要多年的行业应用实践和市场推广,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因此,行业的品牌壁垒使新进企业难以快速跨越,缺乏为客户所接受的品牌是新企业进入行业的重要障碍,尤其中高端产品市场的品牌壁垒更为明显。
5、专业化壁垒
专业化壁垒主要存在于行业内中高端市场,中高端市场要求断路器关键部件制造商能敏锐预测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对下游断路器生产厂商客户所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具备同步开发的能力,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个性化产品的定制,满足各类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市场和客户差异化需求;能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从断路器关键部件行业整体发展情况而言,目前能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企业并不多。
6、渠道壁垒
营销渠道的构建对于行业内企业而言尤为重要。断路器关键部件产品的中高端客户主要集中在通用电气(GE)、西门子(SIEMENS)、日立、东芝、三菱电机、ABB、阿尔斯通、施耐德电气(Schneider)、现代重工(HYUNDAI)、伊顿电气(EATON)、LS 集团、罗格朗(Legrand)等国际电气制造商,以及上海人民电器厂、正泰电器等国内知名电气厂商。渠道的铺建需要企业实施聚焦的市场开发战略,有针对性地从技术、人力、物力方面进行长时间的投入,才可构建有效的营销渠道和与之配套的物流和服务能力。这对行业新进入者相对而言是个漫长的过程。
7、人才壁垒
提供断路器关键部件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需要具备经验丰富的管理、研发和市场营销人才,使其对客户需求、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特征等深入了解,从而能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因研发和生产中需要大量应用电气技术、机械结构设计、模具成型技术、材料工艺技术、电气制造与实验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微电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等,企业需要建立、维护具有较高水准的研发团队,保持充足的人才储备和项目研发储备,才能使其充分应对下游断路器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替所带来的挑战。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