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AOI检测设备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图)

        FDPAOI主要应用在LCD面板产线、OLED面板产线、TP产线等领域

        PCBAOI竞争激烈、技术成熟、单价较低;FPDAOI集中度高、壁垒较高、单价较高。全球前7名面板厂商产能合计占比接近90%;前10名模组产能合计占比约为77%;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国内几家面板厂商的大规模投资,面板产能更加集中;对于FPDAOI设备厂商来说,绑定大客户是关键

        LCD领域-Array、CF、Cell、Module端

        LCD产能全球向大陆转移,面板尺寸持续升级,大陆市场17-19年面板总投资达4000亿以上;本土厂商在module端已有绝对优势,正向array、cell端突破LCD领域-Array、CF、Cell、Module端。

        TP领域

        主要包括Touch Sensor检测和ITO玻璃的AOI设备、BMAOI设备和Film AOI等;根据预测,TP检测中,CG领域约1600台套、TP领域2000台套、模组及整机线4000台套,全产业合计将超过8000台套。对应市场空间约为120-160亿元。

        OLED领域

        OLED工序与LCD有部分差别,一条OLED线所需AOI设备约为LCD线的1.5-2倍;

        OLED良率低,对检测要求更高,检测设备单价平均增加20-30%

        LCD产能全球向大陆转移,面板尺寸持续升级,大陆市场17-19年面板总投资达4000亿以上

        总体面板产能占比提升:2016年大陆面板出货量占全球30%,预计2017年将达33%;新增设备开支占比大幅提升:据统计,2015年FPD产业近70%的设备开支发生在大陆;国产设备占比提升:面板尺寸增加导致人工检测困难加大,国产检测设备的需求加强、单价提升。


图:大陆市场17-19年面板总投资额达4000亿以上

        本土厂商在Module端已有绝对优势,正向Array、Cell端突破

        Array制程检测设备主要被日企和以色列公司垄断:包括奥宝和Applied Materials South
East Asia。

        Cell制程检测设备由以色列、日韩、台湾、本土企业共同提供:例如以色列的奥宝、日本的V Technology、Otsuka Electronics、韩国的DONGAELTEK、台湾的由田新技、本土的苏州精濑、东旭。

        Module制程大部分市场份额由本土厂商占据,主要提供厂商为苏州精测、昆山精讯。


图:检测设备市场格局

        模组组装工序是在TFT-LCD面板上贴附偏光片,再将TFT-LCD面板与驱动芯片、印刷电路板等组件进行绑定,与面板上的线路进行连接,再搭配背光源组合成LCD模组组件。


图:以TFT-LCD为代表的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主要分为三个工序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AOI)设备产业分析与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图:常规模组工艺流程


图:预测2017年面板设备投资1000-1200亿元,18年设备投资1600亿元以上


图:预计17-18年检测设备总投资额约为267亿、405亿

        OLED技术革新,带来检测设备新需求

        OLED生产过程与LCD有部分差别,一条OLED线所需AOI设备约为LCD线的1.5-2倍:OLED无需滤光片和背光模组,因此无CFAOI、CFAOI,CF Marco等设备;OLED由于工艺不同会产生蒸镀混色,各类Mura缺陷更加严重,因此需要专门的Mura检测设备;Demura:通过AOI检测获取亮度信号后,可根据检测到的Mura进行光学补偿消除缺陷。OLED良率低,对检测要求更高,检测设备单价平均增加20-30%。


图:OLED与LCD主要在中后段工艺存在差异


图:OLED工艺流程-发光层


图:OLED工艺流程-模组


图:OLED设备投资比例


图:前段工艺存在大量检测设备


图:中后段工艺存在大量检测设备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2年全球中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国内为1.49,根据“双碳”和“东数西算”双重政策,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集群内PUE要求东部≤1.25、西部≤1.2,先进示范工程≤1.15。

2024年09月07日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