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及器件行业产业链、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及材料规模增速测算(图)

        电磁屏蔽和散热是电子设备正常运行必须克服的问题,因此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和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等,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通信设备领域。

        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是电磁屏蔽及导热器件的上游原料。器件下游的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同时电磁屏蔽材料和导热材料行业相比于器件制造行业具有高壁垒、高毛利的特性。

        同时,上游材料领域国际格局较为稳定,国际大厂凭研发和品牌优势在中高端市场具有垄断地位,一直以来国内与国际知名品牌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今伴随国内企业的成长,材料领域的国产化正在加速展开。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和器件行业增速快,目前仍为国际巨头主导
        什么是电磁屏蔽器件和导热器件
        电子设备工作时,既不希望被外界电磁波干扰,又不希望自身辐射出电磁波干扰外界设备以及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所以需要阻断电磁波的传播路径,这就是电磁屏蔽。电磁屏蔽体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电磁波的吸收。目前电子设备主要通过结构本体和屏蔽衬垫来实现屏蔽功能。其中,结构本体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箱体,由钢板、铝板、铜板或金属镀层、导电涂层制成;屏蔽衬垫是一种具有导电性的器件材料,解决箱体缝隙处的电磁屏蔽,由金属、塑料硅胶和布料等材料通过冲压、成型和热处理等工艺方法加工而成。

        导热界面器件的功能是填充发热元件与散热元件之间的空气间隙,提高导热效率。未采用导热界面器件时,发热元件与散热元件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大部分被空气隔开,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能有效导热,采用导热界面器件后能实现热的有效传递,提高产品的工作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图:电磁屏蔽器件工作原理


图:导热器件工作原理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磁屏蔽材料和器件主要有导电塑料器件、导电硅胶、金属屏蔽器件、导电布衬垫、吸波器件等。行业内广泛应用的导热材料和器件包括导热界面器件、石墨片等。


图:常见电磁屏蔽器件一览


图:常见导热器件一览
        电磁屏蔽和导热行业产业链:从材料到器件
        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及器件行业的产业链为:上游基础原材料—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电磁屏蔽及导热器件—下游终端用户。该细分行业的产品属于多种新材料在电磁屏蔽及导热上的应用,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电磁屏蔽材料、导热材料是电磁屏蔽器件、导热器件的上游原料。电磁屏蔽器件和导热器件是在电磁屏蔽材料和导热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电子设备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图:电磁屏蔽和导热材料及器件行业产业链


图:电磁屏蔽器件生产工艺流程


图:导热器件生产工艺流程

        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和器件行业增速快,但国内竞争激烈
        电磁屏蔽及导热材料和器件行业增速快。电磁屏蔽和导热器件下游应用广泛,随着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器件和材料的巨大增量需求。以材料市场为例,根据BCCResearch的预测,全球EMI/RFI屏蔽材料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54亿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6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4%,而全球界面导热材料的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7.64亿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1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7.1%。


图:全球电磁屏蔽材料规模预测


图:全球导热界面材料规模预测

        行业国际竞争格局稳定,国内竞争激烈。国际市场上,电磁屏蔽及导热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国内市场上,由于我国电磁屏蔽及导热领域起步较晚,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近年来生产企业的数量迅速增加,但绝大多数企业品种少,同质性强,技术含量不高,未形成产品的系列化和产业化,多在价格上开展激烈竞争。但伴随国内企业成长,目前少数企业逐渐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中高端产品的能力,可以提供电磁屏蔽及导热应用解决方案。

        国内在模切件的加工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领胜电子和安洁科技等企业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优势,但其上游领域依然为3M、莱尔德、顾美丽等企业所占据,国内企业如飞荣达等近些年通过技术积累开始进入到材料领域,部分厂商已经形成自主品牌并在下游终端客户中完成认证。


图:国内外主要从事电磁屏蔽和导热器件及材料的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2年全球中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国内为1.49,根据“双碳”和“东数西算”双重政策,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集群内PUE要求东部≤1.25、西部≤1.2,先进示范工程≤1.15。

2024年09月07日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