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特斯拉领导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汽车电机市场发展现状及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特斯拉:汽车新科技综合体

       特斯拉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领导者,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领先传统汽车厂商 5~7 年,量产车型 Model S 和 Model X 融合诸多黑科技,并不断自我革新,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特斯拉目前拥有 Model S、Model X 两款量产车型,2016 年销量 7.6 万辆,2017年一季度交付 2.5 万辆,同比增长 69%,目标全年交付 15 万辆。

       特斯拉第三款车型 Model 3 全球订单超 40 万辆,预计 2017 年底量产交付,三款车型 2018 年目标销量 50 万辆,到 2020 年公司计划将车型数量增至四款,目标销量 100万辆,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厂商。

       Model 3 的发布,代表电动汽车消费的转折,标志着个人消费市场已被打开。电动汽车凭借动力性、智能化、科技感、环保理念吸引大量用户;电池技术快速进步,充电网络不断完善,打消里程、安全焦虑,车型售价大幅降低。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互联网

       1 电动化:成本更低、续航更长
 
       1.1 动力电池系统:采用 21700 替代 

       18650 特斯拉已量产 2 款车型,Model S 和 Model X,均采用松下 18650 圆柱电芯,系统能量密度约为 250Wh/kg,成本低于 1300 元/kWh。

       即将上市的 Model 3 将采用 21700 圆柱电芯,单体容量提升 36%,系统能量密度超过 300Wh/kg,成本低至 900 元/kWh,预计 2020 年成本降至 700 元/ kWh。电池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负极材料在人造石墨中加入 10%的硅基材料。

       全新 21700 电池由特斯拉和松下共同打造,在位于内华达州的 Gigafactory 工厂生产,将于 2017 年二季度量产配套 Model 3。超级工厂将于 2018 年完成二期建设,届时将具备年产 35GWh 的锂电池单体和 50GWh 锂电池系统的能力,大约足够配套 50 万辆新能源汽车。2017 年,特斯拉表示未来会建造至少三座 Gigafactory,我们预计 2020年将具备超过 70GWh 产能。
  
资料来源:互联网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1.2 电机系统:采用永磁同步电机

       目前,特斯拉 Model S 和 Model X 的电机均为交流异步感应电机,高速区间的效率更好,与两款车型的跑车定位相吻合。为提升效率,特斯拉采用纯铜转子替代铝转子,能量利用效率接近永磁同步电机。

       相比较而言,永磁同步电机在低速、高扭矩的场景下更有优势,适合于城市家庭用车,并且功率密度大,体积优势明显,成本不相上下。

       我们认为异步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是互补关系,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车型。随着特斯拉产品阵容不断丰富,Model 3 将走永磁同步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 智能化:硬件布局已完成

       特斯拉于 2016 年 10 月发布 Autopilot 2.0,硬件支持全自动驾驶功能,并宣布将配备所有的车型,包括 Model 3。

       新系统包含 8 个摄像头,覆盖 360°可视范围,监控距离最远可达 250 米;12 个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和传感的距离接近上一代的两倍;增强版前臵雷达通过冗余波长提供更丰富的数据,可以穿越大雨、雾、灰尘,甚至前方车辆。

       为了更好地使用这些数据,车辆搭载了比上一代运算能力快 40 倍的处理器,运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研发的视觉系统、超声波与雷达系统软件。

       2017 年一季度,特斯拉推送了基于 Autopilot 2.0 的系统软件版本更新 V8.1,全新控制算法融合全新硬件数据,自动驾驶安全性将更好。

       V8.1 主要变化:Autosteer 速度上限由 55 英里/小时提升到 80 英里/小时;开放 Auto Lane Change 功能;增加 Lane Departure Warning 功能,开放 Summon 功能。

  
资料来源:互联网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互联网

       3 网联化:加速算法迭代

       特斯拉通过空中升级(OTA)更新车载系统软件,第一时间将新功能、新特性推送给车主,如地图更新、在线音乐、Autopilot,极大地改善用车体验。同时,车联网使每辆汽车都成为数据采集样本,加速更新高精度地图、迭代人工智能算法。

       根据 36 氪报道,截至 2016 年 6 月,特斯拉汽车消耗电池总电量达到 7.5GWh,具体的行驶工况,以及对应的电池充放电强度,都被记录下来,并回到特斯拉服务器上,将有助于研发汽车和储能系统之间的能量转移技术。

       根据 36 氪报道,截至 2016 年 6 月,特斯拉已经累计获得超过 7.8 亿英里的驾驶数据,其中 AutoPilot 激活状态 1.3 亿英里。相比较而言,Google 拥有 50 辆原型车,每周更新 2.5 万英里数据。

       我们估计到 2020 年全球累计将有大约 250 万辆特斯拉电动车上路,数据搜集效率将成指数级增长,快速的算法迭代、丰富的路试经验将推动特斯拉成为率先量产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资料来源:互联网
数据来源:互联网,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汽车空气净化器行业升级 部分高端产品仍供不应求

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汽车空气净化器行业升级 部分高端产品仍供不应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意识到车内空气污染的危害,从而增加了对汽车空气净化器的需求,汽车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2024年中国汽车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达到31.77亿元。

2025年04月14日
汽车产业发展带动下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供需两旺 市场暂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汽车产业发展带动下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供需两旺 市场暂未形成垄断性企业

从需求量来看,中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的需求在近年来持续增长。随着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政府对环保政策的推动,高效、智能、环保的汽车空调过滤器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截至2024年,我国汽车空调过滤器行业需求量达到了3.84亿。

2025年04月10日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我国汽车传感器上游进口替代化 下游驾驶自动化升级 行业千亿市场有望开启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传感器对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整合发展阶段 产量合理控制将是新常态

两轮电动自行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产品之一,属于绿色环保、贴近民生、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自第一台两轮电动自行车生产面世到现在二十余年间,两轮电动自行车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交通工具。2024年上半年,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约为520.08亿元。

2025年01月11日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我国汽车冲压模具成为汽车模具最大细分品类 行业产需规模稳步提升

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时间约占汽车开发周期的2/3,是汽车模具最大的细分品类。2022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规模达44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16%,占汽车模具行业整体规模的40.77%;2023年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已经达到475.2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240.2亿元。

2024年11月26日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智能化自动化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动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渗透率不断提升

随着汽车电动门在车辆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我国汽车电动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36.48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经达到202.03亿元。

2024年11月16日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汽车智能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国内智能汽车行业商业化落地步伐加快

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约0.4亿辆,占全球新增乘用车总销量的65.6%。2019-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8.0%。

2024年10月25日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我国轴承行业处转型调整关键期 集成化、环保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

近年来受益于汽车工业、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轨道交通、通用机械等轴承行业下游的旺盛需求,我国轴承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轴承行业市场规模为2785亿元。

2024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