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分析仪器行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

      导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参考:《中国分析仪器市场深度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5-2019)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我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随着仪器仪表及实验分析仪器相关领域各项“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仪器仪表行业整体处于稳步健康发展状态,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振兴高新产业、推进两化融合,国民经济各行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对仪器仪表的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仪器仪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等产业政策,这些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发展仪器仪表,推动国产仪器研发和应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本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节能环保、食品安全等要求释放行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全球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日益突出,因此各国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查、空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已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产品标准做了规范,一方面众多消费品生产企业尤其是作为消费品制造基地的中国企业,必须将通过精准的分析检测保证自己的产品符合国家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质量管理部门、环保、海关等监督机构也必须借助于先进的实验分析仪器进行充分的市场监管。实验分析仪器制造商及相关产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技术来满足市场日新月异的多样化、高标准需求。因此,下游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推动实验分析仪器及相关产业市场需求的释放。

      (3)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和附加值提升

      实验分析仪器及相关产品不仅涉及传统的化学、机械、光谱、色谱、质谱等各类分析技术,还涉及精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及智能化等多种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这些高精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样品前处理、化学分析测试仪器等实验分析仪器的处理、分析、检测结果更为精准,操作更为简便,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更为专业,应用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技术的更新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技术已取得较快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部分国内先进仪器设备生产厂商已开始研发并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如多通道全自动固相萃取技术、全自动联机处理技术等,使得国内样品前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提升了产品整体性能,为实验分析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不利因素

      (1)国外大型生产厂商进入国内市场,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节能高效等问题的愈加重视,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先进的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厂商纷纷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开拓。这些跨国企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生产管理经营以及相对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流程,形成了自身优秀的品牌形象。国内企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国外先进生产厂商相比,无论技术水平还是规模实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外企业的进入使得国内产业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

      (2)人才和技术经验较为欠缺

      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需要化学分析、机械、材料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掌握多种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储备明显不足。特别是样品前处理,国内高校尚未设置对口专业与行业的发展相对应,造成了专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同时,样品前处理及高端化学分析测试仪器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缺乏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交叉应用的经验积累,致使综合产品研发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给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实验室工程也涉及工程施工、暖通、给排水、化学分析等众多专业知识,复合型人才和技术的欠缺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