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 索尼占40%

      导读:2014年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份额 索尼占40%, 2010年,索尼的图像传感器业务刚刚起步,市场份额仅为7%,排行老六。2011年,暴增至15%的份额。2012年,增长持续迅猛达到了21.4%,稳稳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虽然索尼在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败下阵来,但它凭借着自身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优势,正在逐步向着利好局面迈进。

      据Techno的数据显示,索尼在去年占据了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的40%,已经当之无愧地坐上了该领域的第一把交椅。并且,为了满足不断的增长需求,索尼还计划在今年宣布的近9亿美元的基础上再追加3.75亿美元,用来建设图像传感器工厂。

      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失利,让索尼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陷入了连续几年巨额亏损的泥沼。而在今年2月,索尼痛下决心,对其业务进行了重组,逐渐剥离手机、电视业务,优先发展增长前景较好的图像传感器、视频游戏等业务。

      索尼图像传感器业务发展及技术优势

      2010年,索尼的图像传感器业务刚刚起步,市场份额仅为7%,排行老六。2011年,暴增至15%的份额。2012年,增长持续迅猛达到了21.4%,稳稳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而在2013年,索尼在中国市场大获成功,其中13M约有70%的占有率,8M也有约3成的份额。直到今年,索尼已经占据了近40%的份额,其老大地位已经无人撼动。

      其中,在2012年的时候,索尼在图像传感器技术上实现了一次飞跃,也就是推出了所谓的堆叠式图像传感器。该技术能够将两颗芯片堆叠在一起,每颗芯片只有一小片指甲的大小。一颗芯片捕捉图像像素,另一颗则包含传感器的电路。两颗芯片的叠加有助于智能机制造商生产出比此前设备更薄的机型。而之前,手机使用的图像传感器将两颗芯片放在同一个层面上。

      据了解,目前其竞争对手三星和豪威科技都还不能量产叠式图像传感器。也有分析师认为,至少目前为止,索尼是唯一一家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够满足高端智能机制造商需求的公司。

      索尼图像传感器业务面临哪些挑战?

      满足市场需求可能是索尼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据了解,目前国内手机供应链中最紧缺的关键配件之一就是图像传感器,而索尼一家独大,其中ExmorRS系列是目前最受厂商、消费者欢迎的。但从去年下半年来,索尼的IMX214、IMX135、IMX179、IMX219等严重缺货,特别是13M的高端芯片IMX214更是一芯难求。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最高级别的客户也只能满足50%的需求,而前十名的客户甚至可能完全拿不到供货。

      可以说,解决产能将是索尼的第一要务。不过,在今年初索尼追加了投资建设工厂,希望到时也解决产能问题。

      而第二大挑战是索尼的图像传感器业务过度依赖苹果。据了解,苹果每卖出一台iPhone 6,索尼都能赚20美元。不过,这也使得索尼面临较大的风险,因为苹果有时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就会更换供应商,索尼竞争对手豪威科技的衰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索尼在图像传感器的技术优势能够保持一段时间,但几年后会不会被友商赶超还不好说。而一旦有其他公司能够达到索尼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苹果就很有可能会考虑从其他供应商那采购图像传感器。

      而为了避免过度依赖苹果,索尼已开始向三星等国际品牌,以及小米、锤子、华为等中国智能机制造商推销他们的图像传感器。

      而另外一大挑战自然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虽然目前索尼在图像传感器业务市场已经坐上了第一把交椅,但在高端市场三星也在奋起直追,其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扩大。特别是三星一些带ISOCELL及PDAF功能的产品,已经打进了市场需求相对紧张和供应空缺的13M市场,这对产能紧张的索尼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而在低端市场,中国厂商格科微、思比科均有不借的表现,其中格科微号称每月出货量在100KK以上,在低像素领域的市占率相当不错。可以说,索尼将面临着高、低端市场的双重竞争。

      在索尼今年的业务重组中,其根据优先级别将自身业务分成了3个级别,其中传感器处于最顶层。这种业务重组方式,使得索尼逐渐偏离了那个昔日的消费电子帝国,而变成了一个以利润为导向的元器件供应商。而依靠图像传感器业务,或许在短期内能帮助索尼业绩有所好转,但对于这个近七十年的消费电子老品牌来说,这毕竟不是长久之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我国集成电路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 存储器市场需求旺盛

2025年随着关税战不断升级,中美双方都宣布对原产于两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作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一环,集成电路行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政策持续推动国产化

在DRAM和NAND Flash两种存储芯片市场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在这两个细分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4%、28%和23%。

2025年06月23日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碳化硅(SiC)行业将迎变革 新需求快速涌现

由于SiC衬底生产工艺壁垒高,生产良率较低,全球产量具有明显的瓶颈,因此其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外延片的参数性能会受到SiC衬底质量的影响,其本身也会影响下游器件的性能。由此可见,SiC衬底及外延片是SiC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行业的附加值向上游集中。

2025年06月19日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创新高 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潜力巨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为3,586.4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出口金额为1,59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0%,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受益行业国产替代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出口/进口金额比值逐步提高,从2011年的19.14%提升至2024年的44.47%。

2025年05月14日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毫米波雷达优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推动我国毫米波雷达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发展改革不断推进,毫米波雷达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的ADAS系统。2021年我国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已达1274万颗,展望未来,毫米波雷达出货量将不断扩大,2026年出货量有望超7000万颗。车载毫米波雷达数量也快速增长,2024年前端安装总量达到了2341万颗。

2025年05月14日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六维力矩传感器产业飞速发展 人形机器人打开应用新场景

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得到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