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1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回落19%

      导读:2015年1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回落19%,由于今年春节假期从2月19日开始,较去年同期推迟了20天。因此,今年1月较去年有更长的电视销售时间,1月液晶电视较去年实现双位元数的增长 为11% (Y/Y).

      根据IHS DisplaySearch最新的月度LCD市场动态报告调查显示,今年1月,出货至中国大陆厂商液晶电视面板回落19%(M/M),低于此前预测2个百分点。虽然群创仍为中国大陆厂商最大面板供应商,但本月需求主要来自于非中国厂商客户,总体面板出货目标达成率较低。

      总体而言,第一季度面板的供需状况不再紧张,主要中国厂商仍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对液晶电视面板的採购仍维持相对积极的态度。 但是,供应链风险的提高使中国大陆地区液晶电视厂商得对于第二季的面板採购转趋保守。

      IHS DisplaySearch中国市场研究总监张兵表示,“由于今年较晚的春节时点,国内市场节后存在2周左右的空窗期,主要品牌厂商并不急于补货,这势必造成2月和3月液晶电视出货疲弱的状况。因此,近期中国厂商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将来自于海外市场。但海外市场对于本土品牌的市场风险相对较高,其主要目标市场仍然定位于新兴市场,欧美中低端消费和为二三线品牌厂商代工机会。”



      出货至中国本土厂商电视面板数量走势
      Source:IHS DisplaySearch

      以下为IHS DisplaySearch针对近期出往中国大陆厂商面板状况的跟踪分析: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从2月19日开始,较去年同期推迟了20天。因此,今年1月较去年有更长的电视销售时间,1月液晶电视较去年实现双位元数的增长 为11% (Y/Y).

      4K和大尺寸持续为主要品牌厂商推广的热点;光色域液晶电视也开始预热。相较主要一线品牌厂商积极降低先进电视规格溢价拉动销售,主要韩厂和彩电新军则主要借助线上管道优势持续扩大份额。

      分析面板和整机的出货差异,4K液晶电视的库存需要特别注意。这将持续影响到后期面板的需求,同时春节期间液晶电视零售状况、渠道库存状况也将对第二季度面板拉货力道产生影响。

      春季期间液晶电视的销售基本达到预期,主要拉动力来自于以农村市场为代表的三四级市场。随著面板价格的调整,以及传统淡季的因素,第二季度主要品牌厂商面板採购力道将面临一定挑战。

      2月,主要面板供应商下调了对中国厂商的面板出货计划10%。其中,3月下调2%,4月下调8%。由于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和厂商策略的不确定性,面板厂商对中国厂商面板出货计画较为谨慎。为维持其出货计画,面板厂商将部分数量移转至非中国客户。

      包括海信、创维在内的一线品牌厂商由于本土市场的稳定,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成长,他们对于液晶电视面板的需求仍然较为稳定。

      从2014年年中开始,阿里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相当多的中国品牌平板电视通过速卖通平台渗透到海外市场,其中包括品牌厂商自建品牌,也包括通路商甚至是中小卖家销售。因此,包括主要一线品牌厂商,甚至是新进电视品牌如小米、乐视和联想等电视新军也通过阿里速卖通的平台面向海外销售平板电视产品。

      回顾2014年,中国本土市场出货数量首现衰退;由于大尺寸化趋势,出货面积仍然实现5% (Y/Y)的增长;而在品牌方面,除海信外,其他五大本土品牌整体出货量衰退7% (Y/Y)。

      2014年出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为政|府补贴计画的退出,补贴计画下较高的基数,以及局部的消费透支直接影响到2014年全年平面电视的出货。从2010年到2014年期间,平面电视年度複合成长率仍达到7%,我们认为中国平面电视中长期稳定成长的态势并未改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我国SoC芯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与激烈化特征

自中美贸易战加剧以来,我国SoC芯片迎来巨大的打击,短期内遇到低估,不过随着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新型需求的推动,弥补了智能手机带来的颓势,行业发展规模持续走高,2024年国内SoC芯片需求量约为283.02亿个。

2025年04月11日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多因素驱动我国存储芯片市场扩容 但行业自给率仍较低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随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回暖,以及AI数据中心等新型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存储芯片需求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国内存储芯片销量约为1944.6亿个。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2年全球中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国内为1.49,根据“双碳”和“东数西算”双重政策,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集群内PUE要求东部≤1.25、西部≤1.2,先进示范工程≤1.15。

2024年09月07日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