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LED照明市场运行分析

中国报告网讯:

     内容提示:2010年,随着LED照明市场需求量大增,做LED封装、LED显示屏的企业也纷纷进入LED照明领域。目前中国市场上只做LED封装的企业数量已经很少,大部分做封装的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LED照明产品。LED应用领域的企业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各企业LED产品线越拉越长。

  LED光源作为一种固体照明光源,以其长寿命(理论平均寿命大于50000小时)、高光效(理论值大于200Lm/w)、多光色及一次配光定向照射功能,可在安全低电压下工作,也可连续开关闪断,能实现0~100%调光功能,输出光无频闪等诸多优点,成为高效、节能的新一代光源的发展趋势。

    目前,小功率的LED光源已经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中。大功率LED路灯也随着半导体材料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日趋成熟,产业化应用中,光效达到70--80Lm/w、寿命达到2.5-3万小时,已开始逐步应用到城市道路照明中。

    企业数量众多 但规模过亿的甚少

 我国LED照明产业相关企业有3000多家,其中应用企业超过2000家,上规模的封装企业约600家,外延及芯片企业有42家。中国LED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从2009年的销售情况看,中国LED行业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厂家寥寥无几,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年销售额上亿企业的普遍销售额为1~2亿。

 目前,LED封装、LED显示屏、LED灯具等产品都维持较好的利润水平。2010年,随着LED照明市场需求量大增,做LED封装、LED显示屏的企业也纷纷进入LED照明领域。目前中国市场上只做LED封装的企业数量已经很少,大部分做封装的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LED照明产品。LED应用领域的企业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各企业LED产品线越拉越长。

 但是,我国的外延材料、芯片、封装、整灯开发等各个环节脱节,上、中、下游产业链结合不到位,还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国内企业在芯片开发制程、芯片封装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也严重制约了我国LED灯具产业的发展。

 随着近两年国内LED路灯的迅速发展,有不少企业开始从事生产和研发,但LED路灯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小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其产品未经过严格的光、电、热等方面的专业设计,或对道路照明质量要求和灯具配光都不甚了解,或采用“拿来主义” 抄袭别人的产品,或凭主观想象任意组合、排布……故从测试和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问题不少。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把LED路灯作为自己的经营主业,加强科技投入,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了专利,为LED路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国内LED路灯企业主要依靠工程等隐形渠道进行市场开拓,品牌和渠道的显性化将最终成为半导体照明产品大面积普及应用的条件之一,同时品牌和渠道建设也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关键。

 配光、散热、光衰解决情况

 要真正充分发挥半导体光源的长处,LED的二次光学系统设计对LED路灯的配光及光学输出效率至关重要。目前宁波燎原灯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燎原”)LED路灯主要使用两种配光设计方案:一是LED路灯采用轴对称的全反射透镜和反光器,LED透镜模组排列于灯具外壳的不同位置,同时使用全反射透镜,以产生所需要的配光,最大可能地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缺点是LED模组的排列使高功率LED的散热设计和机械结构比较麻烦。第二种方案采取了非对称的自由曲面透镜,配光直接由单个LED光学元件完成。整体灯头只需将LED模组简单的排列在一个平板上即可,这种LED路灯在机械结构、散热及电源控制方面比较简单,不同等级公路和不同灯杆高度的道路照明只需要增加不同数量的LED模组即可。非对称自由曲面二次光学元件的采用可以使LED路灯的配光直接在单个LED模组上实现。

 LED光源是嵌入照明灯具中使用的,高温度导致芯片本身及封装树脂性能的恶化,从而最终引起发光效率的降低和寿命的缩短,因此“散热”成为大功率LED路灯的重要关键技术。目前LED路灯多采用整体式的、系统性的散热设计理念,应用高性能导热材料,如铝压铸模、铝挤型齿状散热片、整体式齿状散热片、铝挤型材横列齿形散热器、热导管长鳍形、外部齿状结构片、自然对流通体散热等,还有采用超合金导热管(导热速度为纯铜的100倍)与高密度散热铝鳍片结合。将芯片产生的热量迅速的由点源转为线源,使热量均匀分布至散热片。

 现在LED光源普遍存在光衰问题。某些厂家的LED路灯安装不到一年就出现亮度严重衰减现象。LED灯在工作中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元件温度每上升2℃,灯具可靠性就将下降10%,当工作温度由63℃升到74℃时,LED平均寿命将会减少3/4,芯片的封装、灯具散热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光衰减。基于燎原公司研发的散热专利技术,LED路灯灯具连续点亮3000小时以后,光衰不高于3%.连续点亮35000小时以后,光通量达到初始光通量的70%.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近年来得益于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半导体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为74.12亿元,2023年达到124.36亿元,2024年上半年达到71.23亿元。

2024年11月30日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晶圆代工行业:国产化重要性日益凸显 产能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由于全球晶圆代工产量难以具体统计,所知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份额50%左右,下图全球数据以台积电12英寸晶圆折算产量作为参考预测。据测算可知,受电子行业高景气度影响,全球晶圆代工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12英寸晶圆代工产量为2757万片。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我国晶圆测试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晶圆厂大量兴建带动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集成电路测试成本约占设计营收的6%-8%,假设取中值7%,结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关于我国芯片设计业务的营收数据测算,2019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214.25亿元, 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测试市场规模为406.7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4%。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我国光电耦合器行业: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领域需求旺盛 国产企业正不断发力

随着近年来光耦器件在工业、汽车电子等应用中的逐渐成熟,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固体继电器与光隔离器等部件被广泛应用在机械行业中,为光耦合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2023年国内光电耦合器行业市场规模为38.96亿元。

2024年10月29日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受益于政策和AI技术驱动 液冷行业有望迎来持续高增长

截至2022年全球中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为1.55,国内为1.49,根据“双碳”和“东数西算”双重政策,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PUE降到1.3以下,集群内PUE要求东部≤1.25、西部≤1.2,先进示范工程≤1.15。

2024年09月07日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我国光存储行业优势凸显下需求日益强烈 但国内具备生产能力国产厂商较少

根据《中国存力白皮书(2023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的存储总规模继续增长,增速达到25%,总规模已经达到1000EB。2023年发布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也对存力规划给出目标,至2025年存储总量需超过1800EB, 其中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30%,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

2024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