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无论是从国内市场来看还是从全球市场的数据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 2015 年起就已经进入到了低增速的存量竞争阶段,但是从产品来看,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止,伴随着局部创新的推进,相关的投资机会也持续闪现。
创新之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从 2015 年智能手机市场逐步进入存量竞争、产品创新的市场格局后,每年都会出现局部创新的功能或者模块迅速提升渗透率,进而带动了产业链的成熟,而成熟产业链带来的规模效应又会提升渗透率,形成良好的正反馈效应,在 2~3 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主流的标准配置。创新发展的路径延续着“旗舰引领(通常是 iPhone)----- 高端品跟随者出现(通常是国产大品牌) ----- 产业链厂商大规模切人 ----- 降价 ----- 渗透率提升成为标配”的路径。
历史并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是以史为镜,我们依然有机会找到产业发展的脉络以及可靠的投资机遇。从 2017 年第四季度后发布的新品看,最重要的功能创新来自于基于 3D Sensing 的人脸识别模块和帮助人们摆脱电线干扰的无线充电功能。消费电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创新接受来源于厂商和消费者的双重认定,厂商的高端情怀以及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都是推动创新的动力,而3D Sensing 符合前者的逻辑,而无线充电则是满足后者的诉求。
1、人脸识别:承前启后的光学创新部件
生物识别技术在移动终端上应用的基础作用是用来替代密码进行解锁,指纹识别作为相对成熟的技术被引入后,伴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渗透率通过三年的时间迅速渗透,目前已经基本全面覆盖了中端以上机型和部分低端机型,也成就了产业链供应商的长足发展。
在生物识别领域内,凭借准确率和稳定性的优势,人脸识别也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尽管之前在智能终端方面也有应用的案例,但是真正的应用是在 2017 年 9 月,苹果在 iPhone X 上通过配置 Face ID 的 3D 人脸建模识别的方式实现。通过红外点阵投射原理建立人脸的 3D 模型,结合可见光的人脸图片实现构建 3D 人脸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结构光成像原理。
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看,尽管目前 iPhone X 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应用还是在取代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进行手机的解锁,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指纹识别的发展路径,以及苹果对于 3D Sensing 的定位,我们认为未来人脸识别模块的有着值得期待的成长空间,其成长轨迹也有可能复制指纹识别,成为未来 2~3 年的重要创新产品。
从上述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驱动指纹识别技术在智能终端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条件,在人脸识别产业中已经基本具备,值得关注的是条件四国内厂商的参与,其核心的作用是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产品模块的价格下降,进而推动渗透率的提升。以指纹识别为例,在苹果 iPhone 5s 上的模块总价格预计超过了 15 美元,到 2017 年中低端机型上配备的指纹识别模块的价格已经可以做到 3~4 美元,下降幅度明显。
人脸识别方面看,目前苹果 iPhone X 的整个模块价格也预计在 20 美元左右,对于国内品牌厂商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市场中,实现大规模渗透的条件仍然不够成熟,因此随着包括舜宇光学、欧菲科技在相关领域内的投入及产品出货,价格有望会更加符合国内厂商的配置需求。
对于未来 3D 人脸识别的市场空间测算,我们参考指纹模组的发展路径,以及终端产品的出货量、渗透率及价格的预期,未来相关产业的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从上述的测算表格中我们预计,2019 年相关产业的规模将会超过 50 亿美元,而在测算中我们仅考虑前置的 3D Sensing 的渗透率,从近期的产业了解和产品预期看,未来在后置摄像头光学产品布局上,通过引入 3D 成像技术来实现 AR 的应用,配合在处理器端的 AI 升级渗透,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度加强带来光学领域的再次升级,将会给 3D 成像模块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2、无线充电:摆脱电线牵绕,未来空间可期
基于 3D Sensing 的人脸识别模组的创新驱动主要来自于终端厂商对于未来产业市场前景的憧憬,可以说是品牌商情怀的寄托,而无线充电的创新动力则来自于消费需求的把握,在技术和标准日趋成熟的情况下,摆脱电线的牵绕,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能够解决消费者的实际痛点问题,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消费市场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无线充电按照功率大小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按照原理分类,无线充电技术又分为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无线电波式。从应用市场的角度看,最受到关注的场景是为消费电子(以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机为代表)和电动汽车两个领域,未来还有望扩展到家具、家电、动车组等领域。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研究数据显示,无线充电市场将从 2016 年 34 亿美元增加到 2022 年的 140 亿美元,渗透率从 7%提升到 60%以上,预测到 2018 年之前,无线充电市场将保持 50% 以上的增长。
消费电子设备将会是无线充电主要的应用市场,根据 IHS Market 的统计看,2017 年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消费电子装置出货将近 5 亿套,年增 40%,手机成为核心增长产品。目前,三星、苹果、小米等厂商均已经发布了相关功能的手机,而 Apple Watch、三星手表等均标配了无线充电的功能。
无线充电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块,产业链分为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模组制造等环节。其中,方案设计和芯片制造方面难度相对较高,是产品的核心环节,目前主要被三星、TI、IDT 等海外厂商占据了主要的市场,国内厂商包括信维通信、易冲无线等有所涉及。而在磁性材料、线圈制造、模组制造等领域内,国内厂商的参与程度较高,具备了市场的竞争实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无线充电将是高自由度的、高效率的、高兼容性的。不仅支持在任一平面任意位置上的自由充电,还要采用新的架构使得单一线圈情况下充电面积增加,提高充电效率。并且将来的无线充电设备将不仅能够为手机充电,也能够为小功率的多种电子设备如手环、手表等进行兼容充电。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