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小卫星行业特点、主要功能及市场需求分析(图)

        小卫星的特点

        小卫星是上世纪80年代产物,面向中低轨道卫星应用。自80年代起,为探索地球中低轨道卫星应用,小卫星开始登上太空舞台。小卫星含义广泛,包括小卫星、微小卫星、纳卫星、皮卫星,其主要按照“湿质量”划分,即“自身质量+燃料质量”。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卫星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小卫星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廉。相比于传统大卫星而言,小卫星研制周期较短,从立项研制到发射, 一般仅需要1年左右时间;而传统大卫星从研制到发射至少需要5-8年,经常出现卫星采用的技术落后于当前流行的技术。在研制成本上,传统大卫星随着质量、功能不同投入经费有区别,但基本超过5000万美元。小卫星一般低于5000万美元,质量低于10kg时成本不足100万美元。

图:2016年发射的典型小卫星实例

表:卫星分类及相应造价
 

        小卫星应用由技术验证向具体业务应用转变。在小卫星发展之初,主要应用于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方面,发射数量并不多。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成熟,微小卫星的应用领域从技术验证为主向业务应用为主转变,小卫星发射数量逐步增加。其中,技术试验应用占比由55%降为20%,而对地观测、遥感领域的应用由12%增长为52%。未来将以对地观测、遥感、通信应用为发展重点。

图:2000年-2016年全球小卫星(<600kg)发射数量
 


图:2009年-2013年小卫星应用结构

 

图:2014年-2016年小卫星应用结构
 

        星座组网是小卫星使用趋势,大量发射需求倒逼发射商业化

        星座组网是小卫星的价值所在。小卫星体积小、研制周期短、可采用标准化星体及模块化设计技术,能够在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并存储。较低的成本使得小卫星成为目前中低轨通信、遥感需求的主要选择,可以通过组网协同完成常规卫星无法完成的空间任务。单用一颗大容量卫星,费用高,出现问题后整个功能都损失;而采用几十个、几百甚至几千个小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即使一颗或少数几颗失败,整体功能也能运行,损失小。

        目前小卫星星座组网主要功能分为两大类,包括通信星座,遥感星座,未来互联网星座也将开始出现。

        通信星座:采用众多小卫星(几十至几百颗)可以连续无缝覆盖全球,实现通信功能,随时随地可进行全球话音、数据个人卫星移动通信。小卫星多处于低轨道,通信发射频率降低近三个数量级,使得地面通信设备体积、质量、功耗需求降低,智能手机、计算机等都可接入星座通信。 

        遥感星座:采用众多小卫星,可连续覆盖全球,实现对地观测、遥感,且重访时间可以达到几分钟,甚至接近实时。 

表:小卫星组网的三种典型模式
 

        众多新兴小卫星星座计划箭在弦上。小卫星星座的发展始于国外,从三大传统通信星座铱星(Iridium)、全球星(Globalstar)、轨道通信(Orbcomm)发展至今,有30年历史。近年来,大量民营企业、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小卫星星座领域,提出各自的星座构建计划。每年向国际电联ITU申请小卫星通信频段的公司数量大幅提升。

表:三大典型的小卫星通信星座
 

图:2003年-2014年向ITU提交小卫星通信频段申请的公司数量
 

表:目前已提出的新兴小卫星星座建造计划
 

        卫星星座计划进入实施阶段,引爆小卫星发射市场需求。正是由于众多新兴小卫星星座计划陆续推出,且相继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在2016年后几年开始迎来发射高峰。据SpaceWorks预测数据,从2017年至2023年,全球将发射近2400颗质量在1-50kg的微纳卫星。而据NSR预测数据,预计2017年至2024年全球发射100kg以下微小卫星约2200颗。
 
图:2017-2023年1-50kg微纳卫星发射需求
 
图:2017-2024年全球1-100kg微纳卫星发射需求
 

        国内商业小卫星星座市场火热,两大航天集团入场参与竞争。国内众多企业提出小型卫星星座计划,两大航天集团也积极参与。航天科技集团推出了“鸿雁星座”,一期工程将有54颗星,至二期工程时实现系统能力平滑过渡,卫星总数最终将超过300颗;航天科工集团则搭建“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小卫星。
 

表:国内企业的小卫星星座计划
 

        小卫星组网发射需求,倒逼火箭发射商业化。迅猛发展的小卫星产业,主打的就是研制周期短、成本低廉的优势,因此在寻求发射服务时仍然坚持这两点原则,即对火箭发射提出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和低成本。 

        小型商业运载火箭发展,逼迫中大型火箭发射必须商业化。面向小卫星的发射需求,近几年以维珍银河为代表的众多民营企业开始研制小型商业运载火箭。2015年,低成本小型商业运载火箭首次进入发射服务市场,以单次发射价格低、快速响应发射能力强、发射准备时间短和发射频率高的特点,从中大型运载火箭手上竞争到45份未来几年内的小卫星发射订单。因此,要想继续抢占小卫星发射市场,中大型运载火箭也只有通过商业化——降低发射成本、缩短发射周期,才能确立竞争优势。

表:低成本小型商业火箭服务价格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全球覆盖能力的实现,以及位移监测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了220.76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127.91亿元。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5%,达到1611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从光通信领域内来看,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应用场景不断泛化的背景下,特种光纤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特种光纤可以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能源、医疗等多种行业,因此在上述行业的推动下,我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24年07月04日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2022年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约为4176亿元,较 2021年增长了9%。未来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继续支持,加上5G建设和千兆光网建设的加速推进,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将达到5408亿元。

2023年04月06日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2022年全年,我国折叠屏手机产品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其中,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

2023年03月13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量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譬如光子和电子等)的统称。量子具有不可全面观测性(测不准)、不可复制性、态叠加性的性质。

2022年12月27日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设备,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三大特性。

2022年06月16日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云通信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通信平台服务,具备可扩展性、易部署易维护、多终端能力、成本低、智能化等优势。近年来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普及、云计算快速发展以及需求不断上升,云通信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2年06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