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宽带网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光网络设备企业跨越4G周期稳步增长
流量驱动:根据Cisco预计,2014-2019年全球IP流量将达到每月168EB,CAGR23%。光宽带战略+4G推动光网络设备营收持续增长:2016年烽火通信营收174亿(2014-2016 CAGR27%);CIENA 176亿(2014-2016 CAGR 12%);英飞朗营收60亿( 2014-2016 CAGR增长 22%)。

光通信需求旺盛,利润稳步提升:国内综合光设备龙头烽火通信业绩稳健,2016年净利润7.6亿( 2014-2016 CAGR 16%);海外英飞朗较前几年相比也逐步减亏,CIENA甚至逐步扭亏为盈,2016年实现净利润4.91亿。

流量驱动:光纤光缆作为光传输基础媒介,在行业景气下整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尤其在3G/4G投入期。
2009-2016年光纤光缆企业营收CAGR 20%以上:2016年亨通光电193亿( 2014-2016 CAGR 39%); 2016年中天科技211亿( 2014-2016 CAGR 28%); 2016年长飞81亿( 2014-2016 CAGR 14%); 2016年烽火通信174亿( 2014-2016 CAGR 21%); 2016年通鼎互联41亿( 2014-2016 CAGR 23%)。

需求平稳+产能大幅释放,周期底部利润磨底:2010-2014年,国内光纤光缆产能大幅提升,光纤价格也由80元/芯公里高点下滑至近50元/芯公里的低点。随后伴随中移动启动大规模采购,价格稳步回升至65元/芯公里左右,量价齐升。
厚积薄发+量价齐升,4G投入期光纤光缆利润加速释放:经过3G-4G过渡期技术积累,国内光纤光缆企业产能/成本改善明显。2016年纤缆双雄亨通光电净利润13.2亿(+130%),中天科技15.9亿(+61%)。

3G/4G投入期光器件企业高速增长,过渡期增速见底:在2009-2010及2014-2016投入期,光器件企业营收增速普遍15%以上,在2012-2013年过渡期光迅,昂纳,FNSR和OCLR(2012年并购OPNEXT)呈现零增长状态。
4G+数通,2016年表现亮眼:受益运营商光网络市场和云计算中心数通市场对高速光模块需求影响,2016年各光器件代表性厂商表现突出。光迅科技营收41亿(同比+30%);昂纳营收14亿(同比+41%);FNSR营收100亿(2017年财年,同比+15%);OCLR营收27亿(同比+30%),天孚通信营收3.1亿(同比+30.80%)。

光器件企业利润整体随周期起伏、数通市场新崛起
利润整体随周期起伏,2012-2013年触底:光器件企业利润表现整体和营收一致,3G/4G过渡期触底。
数通市场成为新引擎,高端芯片占据产业链上游:2014年FNSR数通产品营收大幅增长40%,带动收入(+24%)和利润(+2149%)大幅增加。根据Cisco统计,2015-2020年云计算中心流量将从3.9ZB快速增加至 14.1ZB,CAGR 30%。同时在光器件中激光器芯片占成本主要部分,掌握芯片核心技术能占据产业链顶端位臵。

流量拉动,光通信行业整体向上:受全球范围内流量需求拉动影响,近年来光通信需求旺盛,其整体表现也优于行业内其他板块。同时流量需求全球地区差异明显,2016年北美手机用户月均流量超过5GB,欧洲约为2GB;亚非拉等地区普遍低于1GB,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借力无线投资,4G投入期业绩加速释放:伴随无线侧4G为代表技术传输速率大幅提升,无线基站前传、回传加速光化。借力于3G/4G投入期,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光器件需求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提速。
国内光模块“空芯化”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光纤光缆全球占有率50%以上,光通信设备市占率也接近50%,而光器件市占率仅为15%以下,“空芯化”背景下光器件企业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积极布局行业龙头:烽火通信(光传输&接入设备领域,华为、中兴、烽火三足鼎立,烽火通信具有海外拓展潜力),中际装备(数通市场国内高速光模块龙头),光迅科技(国内运营商市场光芯片-模块垂直一体化龙头),亨通光电/中天科技(行业高度集中,2017-2018年整体光纤需求偏紧,国内光棒自给率缺口2017 年19%、2018年2%,2019年5G预期带动需求提速)。
基站天线射频企业周期特征显著,3G/4G投入初期现增长顶峰
3G/4G投入初期增速见顶:在2009年和2014年3G/4G投入初期,相关企业增速达到顶点。以2014年为例,通宇通讯(同比+146%),京信通信(同比+18%),摩比发展(同比+86%),盛路通信(同比+65%),大富科技(同比+29%),武汉凡谷(同比+58%)。(注:通宇通讯2014年推出多款4G基站天线产品使得收入(+146%)和利润(+420%)呈爆发式增长)

利润自投入初期触顶后逐步下滑,在过渡期后段达到最低点:净利润角度来看,自2009-2010年开始所有企业利润开始出现负增长。4G周期内,2014年基站天线/射频企业利润均达到最高点后呈现出逐步下滑态势。以2014和2016年利润增速对比来看:通宇通讯(+420%,-16%),京信通信(+163%,-28%),摩比发展(+412%,-27%),盛路通信(+965%,+33%),大富科技(+868%,+30%),武汉凡谷(+180%,-320%)。(盛路通信汽车电子业务对业绩支撑明显,目前大富科技已开始向平台制造转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