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光磁通信元器件行业竞争态势及进入壁垒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达到数百家,但由于光磁通信元器件细分产品众多,单个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通常只在某一类或几类细分产品拥有相对优势,因此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

        光磁通信元器件产业发展成熟,市场供求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市场充分竞争,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保持稳定。行业内规模较大厂商凭借较低的生产成本、稳定的产品质量及优质客户资源,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势头。随着通信网络环境的进一步升级,对光磁通信元器件的质量、性能、技术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缺乏竞争力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逐步被淘汰,优势厂商在行业整合中将拥有良好的市场机遇。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主要为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如普思(Pulse)、台达集团(Delta)、线艺(Coilcraft)、帛汉(Bothhand)、线艺(Coilcraft)、菲尼萨(Finisar)、新飞通(NeoPhotonics)、索尔斯(SourcePhotonics)等企业。国内规模较大本土的光磁通信元器件厂商主要有本公司、顺络电子、光迅科技、海信光电等企业。上述企业在研发、制造工艺水平、客户资源、质量控制、规模等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

        2、行业壁垒

        (1)产品认证壁垒

        随着国内外对通信网络环境、环保和产品质量的日益重视,各国陆续对本国使用的产品制订了适应本国国情要求的认证体系,因此客户在选择光磁通信元器件时既要考虑产品符合国内认证,又要符合产品出口国的诸多认证,如CB认证、RoHS/WEEE测试、欧盟CE认证,美国FCC认证、UL检测等。

        (2)客户准入壁垒

        光磁通信元器件是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由于通信设备价值较高,通信设备厂商在选择光磁通信元器件供应商方面十分谨慎,大的通信设备厂商对于其合格供应商均有严密的认证体系和认证流程,认证涉及该供应商的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配套开发能力等方方面面,整个认证过程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通常为2-3年)而且往往需要高额的投入。而通信设备厂商为了保障其零部件的质量稳定,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已通过其认证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这些都为行业新进入者带来了障碍。

        (3)生产工艺壁垒

        无论通信磁性元器件还是通信光电部件产品均具有多样化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要求,对工艺设计及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极高,很多关键技术都需要通过工艺过程来实现。生产工艺的创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企业长时间、大规模的生产实践的积累和提炼。另外,光磁通信元器件对产品的制造精度要求高,与客户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与制造加工工艺相匹配,才能生产出可靠、高性能的合格产品。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无法解决生产工艺瓶颈,产品一致性差,性能不稳定,很难进入主流市场,掌握这些技术与工艺,并使技术与工艺较好地匹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

        (4)技术与研发壁垒

        由于通信行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较快,客户需求随时变化,行业内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行业技术的发展并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研发能力,而上述能力需要生产企业通过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长年累积研发设计经验才可形成。较强的研发能力是市场反应速度的保证,及时提交样品并根据客户测试后快速调整产品方案对获取客户订单至关重要,而新进入者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及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研发能力。

        3、行业的产能利用率

        通信磁性元器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占比较高,产能受设备制约的程度相对较低,行业中资产周转率较高,产能利用率较高。

        通信光电部件生产一方面需要十万级、万级的无尘生产车间,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工艺设备及检测设备的投资对产能影响较大。由于通信光电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产能的集中释放,一定时期内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受通信设备厂商集中招标的影响,产能利用率存在较大波动。随着产能集中释放效应的减弱、行业内竞争整合,目前通信光电部件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4、行业中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通信磁性元器件技术、产业发展成熟,不同种类及不同型号的产品基本可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的技术路线无较大差别。市场上的不同生产厂商除在产品质量控制、产品性能优化、产品设计、产品成本等方面有所差异外,在产品功能、用途等方面不存在实质性差异。

        通信光电部件中的中低端产品与通信磁性元器件类似,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

        而通信光电部件中的高端产品相比中低端产品还是有较大差异,在技术要求、设计及研发等方面存在较高门槛。

        5、品牌认知度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子元器市场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5-2020)》显示光磁通信元器件行业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行业内企业通常以直接面向通信设备厂商的直销为主,企业品牌建设普遍滞后,具有强势的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还很少,下游客户多根据其产品指标要求来选择供应商,对供应商品牌的关注度和认知度相对较低。但随着光磁通信元器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内的优秀企业逐渐认识到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诚信为基础,以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为核心,培育客户的信誉认知度,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全球覆盖能力的实现,以及位移监测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了220.76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127.91亿元。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5%,达到1611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从光通信领域内来看,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应用场景不断泛化的背景下,特种光纤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特种光纤可以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能源、医疗等多种行业,因此在上述行业的推动下,我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24年07月04日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2022年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约为4176亿元,较 2021年增长了9%。未来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继续支持,加上5G建设和千兆光网建设的加速推进,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将达到5408亿元。

2023年04月06日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2022年全年,我国折叠屏手机产品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其中,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

2023年03月13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量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譬如光子和电子等)的统称。量子具有不可全面观测性(测不准)、不可复制性、态叠加性的性质。

2022年12月27日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设备,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三大特性。

2022年06月16日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云通信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通信平台服务,具备可扩展性、易部署易维护、多终端能力、成本低、智能化等优势。近年来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普及、云计算快速发展以及需求不断上升,云通信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2年06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