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际3G业务发展与营销策略分析

自2005年开始,全球3G进入全面商用阶段。截至2006年6月底,全球CDMA2000 1x用户达到22390万,CDMA2000 1xEV-DO用户达到3330万,WCDMA(UMTS)达到6660万,总数为32400万户,同比增长达到56.2%。其中CDMA20CO 1x用户同比增长为48.8%,CDMA2000 1xEV-DO和WCDMA(UMTS)同比增长分别为120.5%和130.4%。  

  不仅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了3G业务,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入3G全面商用阶段。开展3G运营的国家都有不少于两个移动运营商来推动3G业务的发展。截至2006年6月底,各种3G业务与服务达到了124种,其中2006年各运营商推出的新型3G业务以位置服务为主。  

    一、全球主要地区发展概况  
  1、美国  
  2005年,Verizon无线的EV-DO网络扩展到美国60个城市,覆盖美国人口的1/3;Sprint于2005年7月开通了EV-DO服务,网络覆盖的重点是机场和34个大城市的市中心,并在2006年上半年推广到60个大城市,人口覆盖率超过40%;Cingular无线公司采用的3G技术标准是WCDMA。截至2005年底,Cingular3G网络覆盖范围拓展到20个大城市,到2006年3月,已具备向4000万美国用户提供3G服务的能力。  

  这三家公司都提供视频节目、视频会议、音乐和游戏等内容,尤其以Verizon的“VCast”系列点播服务内容最为丰富。“Vcast”的内容大都是由MTV和CNN等媒体公司提供的1分钟到5分钟的新闻、体育或娱乐片段。2005年,Verizon公司在3G服务上处于领先地位,手机铃声、游戏下载、文本短信和彩信服务为公司带来了20亿美元的收入。  

  2、欧洲  
  得益于高速发展的WCDMA网络,到2006年5月,欧洲WCDMA用户已经超过了3000万。  

  目前,欧洲3G话音收入占3G移动业务收入的77%。欧洲移动运营商仍然大力开发以语音为主的产品套餐满足用户的主要需求,但是在多媒体应用方面,可视电话业务已经占据了纯语音电话总量的10%。  

  欧洲的3G业务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两大特点:  
  (1)欧洲运营商以数据卡业务启动3G市场。  
  早在2004年上半年,欧洲的各大移动运营商就纷纷推出了针对企业用户的WCDMA数据卡业务和话音业务欧洲运营商在3G业务推出的初期大规模采用3G数据卡应该有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当前3G的终端问题虽然已经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是还未达到能够充分支持运营商大量发展3G用户的程度;  

  第二,数据卡终端价格相对便宜,使用也更简单,更容易让用户体验3G的高速传输数据的能力,因此也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第三,运营商希望利用数据卡业务率先启动企业用户市场,因为企业用户的相应需求最大。  

  实践表明,数据卡业务很大程度的提升数据业务尤其是非消息类数据业务的收入,同时3G用户与2.5G或者2G用户相比也拥有最大的ARPU值。  

  (2)欧洲3G市场主打视频类业务  
  为了充分发挥3G网络特点,针对欧洲用户的需求,欧洲的运营商把视频类业务选定为3G市场的主打业务。以在欧洲最早推出3G业务的和记黄埔公司为例。该公司就把视频类的可视电话业务作为自己3G的差异化业务来吸引用户。由于和记当前用户群中70%为商务用户,所以,除可视电话外,“实时”金融信息服务也是针对商业用户的主推业务之一。此外,和记黄埔对于视频业务,将重点放在内容服务上,特意选择了欧洲用户最喜欢的体育节目,希望以此尽快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如为英国的3G用户提供英国足球超级联赛、为瑞典用户提供冰球赛事信息。此外,和记还与Playboy公司达成协议,为成人用户提供通过3G网络检索成人信息服务。  

  作为继日韩之后较大规模范围启动3G商用而且WCDMA居于统治地位的热点地区,欧洲3G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WCDMA的整体商用水平。  

    3、日本  
  到2006年6月,日本3G用户达到49O0万户。日本还是世界上WCDMA用户最多的国家,达到2620万。而其CDMA2000用户则达到2280万。  

  日本NTT DoCoMo公司于2001年推出全球首个基于WCDMA的3G服务FOMA是目前发展最为成熟的3G品牌,用户已占据全球WCDMA用户数一半以上。FOMA涵盖了所有的无线数据I-mode业务,FOMA提供移动银行、票务预订等交易类业务,餐馆指南、天气信息等生活信息类业务,网络游戏、卡拉OK、铃声/图片下载等娱乐类信息。围绕I-mode展开的各种数据服务,已经成为日本用户必不可少的一种3G服务。目前NTT DoCoMo的3G服务中语音和数据业务的使用次数比例已达到了4:6,而喜欢时尚消费资讯的年轻人是数据业务的消费主力,这也表明了3G多媒体业务的巨大消费潜力。  

  从整体上看,目前日本主流的3G业务包括以下几种:基于手机的卫星定位服务;二是音乐响铃服务;照片邮件服务;完整音乐下载服务;五是手机游戏服务。其中,完整音乐下载服务最受年轻用户的喜爱。  

  4、韩国  
  同日本一样,韩国也是全球3G市场热点地区之一。截止到2006年6月底,韩国有CDMA2000 1XEV-DO用户为1380万户,CDMA20001X为2700万。韩国现在拥有全球第一个、也是最大的CDMA市场。  

  韩国在CDMA2000 1X上开展的业务,以NATE为品牌,基于CDMA2000 1X的低速流媒体业务、信息服务在CDMA2000 1X上已经比较成熟。主要包括铃声图片下载、游戏/娱乐、位置服务、股市金融信息、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聊天、新闻等;而基于CDMA200O 1X EV-DO网络的June品牌重点放在更高速率的业务上,如质量更优秀的多媒体业务,包括视频邮件、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彩信、视频点播、手机电视、手机网游、定位服务等。  

    二、国际3G运营商营销策略  
  1、终端定制加快3G业务推广  
  由于3G具有多样化的业务特征,运营商必须采用终端定制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进而推动3G业务的开展。目前,终端定制已经成为全球3G运营商推广3G业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差异化竞争提供保障。3G系统能够满足运营商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需求。但是,3G业务体系非常复杂,运营商不断推出的新业务能否得到推广和普及,取决于包括终端在内的多个环节的影响。  

  有利于业务推广和提高用户忠诚度。运营商通过制订统一的手机应用标准、规范,甚至标准的界面,加强用户对其业务的认可,这不仅有利于业务的推广,也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最终形成忠诚度。  

  2、分层次循序渐进推广3G业务  
  相对2G内容较为简单的数据业务,更为贴近人们基本通讯要求而言,3G业务内容异常丰富,3G业务推广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如何培养用户的新的消费习惯,挖掘新的消费需求。例如,国内手机电视业务推广中,试验用户参与业务测试积极性很高,但是70%的用户并不接受付费收看模式,所谓的“积极”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心态。因此,以流媒体为重要特征的3G业务要想得到广泛推广必须循序渐进。  

  从国际运营商的实践看,某些基本业务如互联网接入、彩信、邮件、Java游戏,视频通话等3G刚启动时候就推出以衔接2G或2.5G的应用,随后逐步推进潜力业务开发,特别是有特色的业务。例如KDDI作为日本唯一采用CDMA2000的运营商,开发的3G业务针对性很强,它通过NEC提供的定位解决方案向用户提供个人导航服务等定位服务。KDDI拥有超过500万的定位业务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提供定位服务的移动运营商。  

  目前,中国联通采取的开放一批,储存一批,开发一批的3G业务策略就是借鉴了国际运营商的营销经验。  

    3、挖掘热门业务  
  根据国际运营商的实践,以下的3G业务应用最值得关注。  
  结合日本、欧美和香港3G运营的经验,有以下几类业务应用最值得关注。一类最有潜力的3G业务是丰富的视频应用。包括视频通话、移动监控和VOD视频点播、体育比赛实况转播、旅游景点介绍、电影预告短片、远程医疗、非现场销售和维修服务等;另一类热门业务将是定位业务。定位服务可能并非普遍服务,而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开发的业务,但这种需求的规模却不容忽视。2006年各运营商推出的新型3G业务就是以位置服务为主;此外,与电子商务等相结合的3G服务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例如,采用RFID技术的手机可以作为移动的POS机来使用的应用已经实现,如购买电子门票、小额支付购物等。  

  4、整体品牌形象建设  
  国外运营商在3G营销策略上一个比较成功之处在于其整体品牌建设,象韩国SK的NATE、NTT DoCoMo的FOMA、沃达丰的Live。国际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品牌化消费的时代,品牌定位往往和市场划分紧密联系,这一点对于一个新兴业务的开展极为重要,非常值得中国运营商的重视。象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市场上苦苦经营多年,其整体品牌形象与中国移动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种整体品牌形象的影响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联通的C网由于受到其G网不良形象的拖累,始终难以改变消费者既有的印象,导致消费者的不接纳,最后不得不采用价格竞争的手段。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未来的新兴移动运营商的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工作,不能等到3G牌照的发放和实际市场工作的推进,必须提前做好整体的安排,突出品牌差异化特征以应对3G市场的竞争。  

    三、结语  
  对于运营商来说,实际收益的多少很大程度上都取决其业务是否能迎合用户的应用需求。运营商必须通过提供特色的应用业务和服务,来提高用户对3G应用的关注度,以此来扩大市场。因此,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应和运营商一起为提供3G服务而共同努力,可以通过提升新业务策划营销能力、增强打造完善价值链的能力、加强终端控制能力等途径来提升3G通信用户数量增长。3G移动网络为数据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丰富的特色数据业务应用带来的通信流量将会逐步超越话音通信,为运营商带来持久的盈利并在竞争中保持领先。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应用场景拓展下迎广阔发展前景 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激烈

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全球覆盖能力的实现,以及位移监测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北斗位移监测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达到了220.76亿元,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127.91亿元。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我国北斗行业国内及国际化应用发展持续获得国家政策支持 高精度需求迅速提升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5%,达到1611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自主研发脚步加快 不断助推全产业链国产化、量产化发展

从光通信领域内来看,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应用场景不断泛化的背景下,特种光纤的核心价值日益凸显,特种光纤可以应用于航天、轨道交通、能源、医疗等多种行业,因此在上述行业的推动下,我国特种光纤行业市场规模迎来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特种光纤市场规模达到155.2亿元,同比增长10.38%。

2024年07月04日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双千兆”、“东数西算”等多重催化 2023年光纤光缆景气度持续上升

2022年我国光纤光缆市场规模约为4176亿元,较 2021年增长了9%。未来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继续支持,加上5G建设和千兆光网建设的加速推进,中国光纤光缆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光纤光缆市场规模将达到5408亿元。

2023年04月06日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分析:竖向折叠成为新兴潮向和动能 2026年行业渗透率将达3.6%

2022年全年,我国折叠屏手机产品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折叠屏产品在国内智能机市场的占比从2021年的0.5%上升到1.2%。其中,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

2023年03月13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各国竞相布局量子信息技术,我国在量子通信产业已经起步

量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譬如光子和电子等)的统称。量子具有不可全面观测性(测不准)、不可复制性、态叠加性的性质。

2022年12月27日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现状及竞争分析 市场整体疲软 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智能手机是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设备,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手机类型的总称。智能手机具有优秀的操作系统、可自由安装各类软件、完全大屏的全触屏式操作感三大特性。

2022年06月16日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云通信行业概览、竞争现状及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云通信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通信平台服务,具备可扩展性、易部署易维护、多终端能力、成本低、智能化等优势。近年来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普及、云计算快速发展以及需求不断上升,云通信进入发展快车道。

2022年06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