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阳能光伏行业技术水平、经营特征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图)


         1、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在过去十年中,丝网印刷铝背场(Al-BSF)太阳能电池技术占据着光伏电池技术市场。根据预计,这种技术由于性能良好,生产成本较低,直到2020 年将保持其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制备技术的进步,其他高效电池会对其带来竞争压力。目前,具备大规模生产应用基础的高效电池技术包括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ontact,钝化发射极及背接触)电池技术、黑硅技术、PERT(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Totally-Diffused Cell,钝化发射极背面全扩散)电池技术、HI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本征薄膜异质结)电池技术、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指叉型背接触)电池技术等。

         (1)丝网印刷全铝背场(Al-BSF)太阳能电池技术

         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丝网印刷全铝背场(Al-BSF)太阳能电池技术,该技术是目前市场上最成熟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

         (2)PERC 电池技术

         PERC 电池技术通过在电池的背面添加一个电介质钝化层来增强光线的内背反射,降低背面电子复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PERC 电池与现有全铝背场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兼容性极佳,PERC 电池技术仅需要在现有全铝背场太阳能电池工艺上增加背钝化及背介质膜开孔步骤,在生产线上增加背钝化与背膜开孔设备。因此,PERC 电池技术最容易在现有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基础上升级改造,潜在综合成本最低,较容易实现产业化。因此,相比较异质结等其他前沿光伏技术,PERC 技术受到传统太阳能电池厂家的普遍青睐。

         PERC 电池可用于多晶硅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从效率的提升幅度来看,单晶硅的效率提升较为显著,但光致衰减(Light Induced Degradation,LID)也更严重;从成本来看,单、多晶硅采用PERC 技术的额外成本则相差不多。故厂商要生产哪类PERC 产品,需视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与组件价差,及下游系统端市场的需求而定。

         目前,PERC 太阳能电池在技术与设备上已趋成熟。Trend Force 新能源研究(Energy Trend)最新PERC 技术专题报告预估,2017 年全球PERC 太阳能电池总产能将持续增加,而自2016 年开始大幅扩充的PERC 产能将在2017 年上半年陆续调整完毕,全年度PERC 电池产能规模将达25GW,产出总量倍增。
         参考观研天下相关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图:PERC 电池与传统电池比较
         (3)黑硅技术

         随着金钢线切割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硅片成本大幅降低。但是金刚线切多晶硅片用常规制绒工艺后,反射率更高并有明显的线痕等外观缺陷,严重降低电池效率。因此,在使用金钢线切割的多晶硅片制备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中,需要增加一道表面制绒的工艺处理,即黑硅技术。黑硅技术除了能解决外观问题之外,还能形成纳米级的凹坑、增加入射光的捕捉量,降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反射率以提升转换效率。故金刚线切割技术搭配黑硅技术的工艺,能同时兼顾硅片端降本与电池端提效两方面。

         目前黑硅技术主要分成激光刻蚀法、气相腐蚀法、反应离子刻蚀法(ReactiveIon Etching,RIE)以及金属催化化学腐蚀法(Metal Catalyzed Chemical Etching,MCCE)。

         (4)PERT 电池技术

         PERT 电池是在PERC 电池基础上,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PERC 电池背面金半接触电阻,提高电池效率,而在太阳能电池背面接触区域进行背面全扩散的一种电池结构。

         PERT 结构在P 型电池上与PERC 相比没有太多优势,PERT 的优势在于制作N 型双面电池。近年来,N 型晶硅电池由于少子寿命高、无光致衰减效应、弱光效应好、温度系数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产业界的关注。相比于P 型常规电池,n-PERT 电池具有更好的长波响应,可将更多长波的光吸收,尤其是制备成双玻组件后背面可更高效率的吸收反射光和散射光。

         n-PERT 双面电池具有发电量高、质量可靠性高的特点,对延长光伏系统使用寿命,大幅降低度电成本,实现平价上网等方面具用重要的作用。但困扰此产品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5)HIT 电池技术

         HIT 电池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简称。1997 年,日本三洋公司推出了一种商业化的高效电池设计和制造方法,电池制作过程大致如下:利用PECVD 在表面织构化后的N 型CZ-Si 片的正面沉积很薄的本征α-Si:H 层和p 型α-Si:H 层,然后在硅片的背面沉积薄的本征α-Si:H 层和n 型α-Si:H 层;利用溅射技术在电池的两面沉积透明氧化物导电薄膜(TCO),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在TCO 上制作Ag 电极。

         HIT 电池具有如下优势:

表:HIT 电池具有如下优势
 
         日本松下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HIT 电池和组件供应商。

         (6)IBC 电池技术

         IBC 与常规电池的最大不同在于,常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在电池的迎光面和背光面,而IBC 电池的正负电极均在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完全看不到多数太阳电池正面呈现的金属线,不仅为使用者带来同等面积更大的发电效率,且看上去更美观。IBC 电池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电池背面制备出质量较好、呈叉指状间隔排列的P 区和N 区,由于技术难度较大、设备复杂,因此制备成本高,至今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IBC 电池只在一些特定市场中有应用,如一些对转换效率有较高要求的地方,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发低成本制造技术。根据预测,未来PERC 技术和硅异质结技术(HIT/HJT)技术将逐步取代如今的传统铝背场(BSF)技术成为主流。此外,背接触电池(back contact)由于能够省去表面的栅线电极而吸收更多的阳光,应用前景同样广阔。

         2、行业经营模式、周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

         (1)行业的经营模式

         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高,因此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普遍采用以销定产、直接销售的经营模式。

         光伏电站运营企业一般采用自已建设并运营光伏电站的方式运营,但由于光伏电站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金回收期长,因此光伏电站的运营模式逐渐发展出EPC(工程总承包)模式、BT(建设、转让)模式和BOT(建设、运营、转让)模式等。

         (2)周期性

         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仍主要依赖于政府补贴政策的推动。因此,太阳能光伏市场的景气程度受各国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影响较大。当经济景气时,政府就有更强的实力扶持太阳能光伏应用,从而推动光伏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当经济低迷时,政府经济实力下降,补贴力度也将减小,光伏应用的市场需求便会受到影响。因此,太阳能光伏市场需求也会随着各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目前,随着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渐散去,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因此预计太阳能光伏行业将保持较长的增长周期。

         (3)光伏行业的区域分布

         从生产区域的分布来看,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地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地。而在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群也有明显的地域分布。2015 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前十的省份分别是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河北、广东、河南、陕西和湖北。其中,前三个省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59.6%。江苏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的38.1%,成为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最高的地区。

         从消费区域的分布来看,全球光伏行业需求市场从以欧洲为中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以往的光伏市场中心欧洲的装机容量呈下降趋势,而中国、日本、美国则需求强劲,引领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增长;新兴市场如印度、南非、智利等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4)季节性

         近年来,国家有意识通过光伏补贴政策的调整,引导太阳能光伏行业往良性方向发展,因此不断下调光伏发电标杆电价,同时规定光伏标杆电价还将根据成本变化情况每年调整一次。受国家光伏发电标杠电价政策调整时点的影响,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

         3、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集中度高,但各环节的集中程度不一样,越是靠近下游终端市场,企业的分散度越大

         光伏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由于:

         ①行业特性决定行业集中度较高

         光伏行业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资本密集的特点,各环节又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即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这样很容易导致“赢者通吃”的行业特性,行业集中度较高。

         ②国家政策鼓励光伏行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

         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受行业暴利驱使,国内许多企业蜂拥而至,盲目建设加码,造成光伏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光伏行业发展陷入低谷。2014年末,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提出到2017 年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光伏企业,前5 家多晶硅企业产量占全国80%以上,前10 家电池组件企业产量占全国70%以上。这一政策出台的目的就是通过光伏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愿、自发开展兼并重组,推动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光伏市场的推动下,那些竞争力不强、经营情况不好的光伏企业逐步通过重组退出光伏市场,而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扩大产能以抢占市场份额,或获得先进生产技术。

         由于运输成本、地域差异和客户的多样性因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集中程度不一样,越是靠近下游终端市场,企业的分散度越大。硅料、硅片集中程度较高,全球硅料约75%12的市场份额集中在10 家公司,硅片前10 家企业享有约60%13的市场份额;电池和组件的集中度略低,前10 家企业分别占到约53%14和49%15的份额。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逐步形成一批资产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具备区域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多晶硅环节,一线企业包括江苏中能(由协鑫集团控制)、特变电工、洛阳中硅、四川永祥(由通威股份控制)、大全新能源等,其中江苏中能为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产能优势,其2015 年产量约占中国总产量的45%16;在硅片环节,多晶硅片一线企业包括保利协鑫(由协鑫集团控制)、晶科能源、昱辉阳光、英利等,其中保利协鑫为多晶硅片绝对龙头企业,而单晶硅片的供应商仅有隆基股份、中环股份、卡姆丹克、晶龙集团和阳光能源五家,其中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为单晶硅片龙头企业;在太阳能电池环节,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主要供应商有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阿特斯、通威股份、鸿禧能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供应商则有通威股份、广东爱康;在组件环节,龙头企业为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在光伏电站运营环节的竞争则处于一超多强的格局,央企中电投独占鳌头,后面国企、民企群雄并起。

         (2)多数光伏企业纷纷走上“垂直一体化”的发展路线,而少数光伏企业则坚持“专业精细化” 

         所谓“垂直一体化”模式,就是企业经营渗透到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每一个环节,即通常意义上的“全产业链模式”。所谓“专业精细化”模式,就是企业经营专注于光伏产业链的个别环节,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光伏业界一直都存在着“一体化”与“专业化”两种商业路径之争,前者信奉全产业链模式能够实现供应链的资源整合,从而打通供应链,完成产品生产成本的叠加,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获取较高的毛利率;后者则认为更高的专业化程度更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导致更高的总产出。

         无论“一体化”还是“专业化”,都有生存的空间。目前,一些光伏企业纷纷在打通产业链上发力,以期依靠全产业链优势,降低各环节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毛利率。如协鑫集团在原本立足的多晶硅环节外,相继进入了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成为业内最接近于实现“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的企业。除了协鑫集团外,部分企业也实现了部分链条的整合,如通威集团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电站运营等环节的规模均进入全国前列,而单晶龙头隆基股份也介入到除多晶硅之外的其他所有环节,成为行业内的“半产业链”公司。但也有部分光伏企业则选择走“专业精细化”的道路,通过提升技术和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企业在产业链其中一个环节做到最强,以在业内立足。

         ①“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管理难度大

         光伏行业完整的产业链涵盖5 个环节,其所涉及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如多晶硅是化工行业,太阳能电池则属于半导体行业,电站属于电力行业。因此,光伏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设备技术和组织形式。同时,光伏产业链每一环节都具有资本密集与规模经济的特征,因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对光伏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做到,它涉及到较长的资金链、多个技术领域、一定难度的过程管理以及优秀的资本运作能力。以中国光伏产业目前的局面来看,只有少数的大型骨干企业能够做到。

         ②微利时代下,规模效应和精细化运作效应正逐步获取优势地位

         目前而言,太阳能发电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的成本,它需要凭借低成本来和传统电力及其他新能源产业进行竞争。因此,就长期发展来讲,光伏行业是一个高度关注成本的行业。

         随着中国光伏行业暴利时代的结束,利润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分配逐渐理性化。同时,在平价上网目标的驱使下,光伏产品价格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这将进一步压缩光伏企业的利润空间,光伏行业从红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

         在微利时代下,降低成本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不仅对于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企业间的横向竞争非常重要,甚至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而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没有企业可以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形成竞争优势。

         (3)“全产业链”光伏企业也会对旗下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的产能计划

         如果一家光伏企业试图实现全产业链的生产,最终只将组件外销的话,产业链内部各环节的产能必须按照产能平衡的原则实现上下产业链各环节的产能配套。以1GW 的组件输出产能为例,光伏制造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产能配套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光伏制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匹配情况
 
         原则上,一个企业从头到尾实现全产业链的产能配套,虽然能够满足产业链上下游的供应需求,但是,一旦产业内部有风吹草动,可能由此引起的系统性风险会更大。做“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最佳的方式是根据市场情况,将市场上较为紧缺或是自己有制造优势的环节做得大一些,让自己的企业在这个环节上有一定的外销,而不是全部内部消化,这样,风险更小,生产也更稳定。

         因此,目前市场上走“全产业链”或“半产业链”发展路线的光伏企业,在扩充产能时,仍是首先扩充那些市场上较为缺乏或是自己有制造优势环节的产能,而对于那些本企业制造优势不强的需求,则通过代工或外购的方式来实现,以降低投资风险。

         同时,从行业利润分布状况来看,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环节利润最为单薄,而上游的硅料、硅片制造以及下游的光伏电站利润丰厚。因此,虽然近两年来,我国光伏产能有不同程度扩张,但在产业链上主要集中于组件和单晶硅片环节,电池产线扩张主要以PERC、黑硅、N 型电池技术产业化为主。

         总而言之,太阳能电池环节竞争较为激烈且利润单薄,光伏龙头企业或新进的投资者在太阳能电池环节扩充产能的意愿较低,这使得太阳能电池企业能够通过专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与上下环节各企业相互配合协同,以驱动本企业的良性发展。

         4、行业内主要企业情况

         (1)协鑫集团

         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为主的国际化综合性能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及新能源开发、建设、运营商。其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简“保利协鑫”)、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新能源”)以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

         保利协鑫(03800.HK)是全球领先的多晶硅生产商,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供应商。其主营业务为:制造及销售多晶硅及硅片产品,以及在海内外发展、兴建及营运下游光伏电站。截至2016 年6 月末17,其多晶硅产能达70,000 吨,多晶硅片产能16GW,单晶硅产能1GW。2015 年18,多晶硅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0%、多晶硅片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0%,均列全球第一。2015 年,保利协鑫进军单晶领域,在宁夏中卫兴建10GW 单晶拉棒项目和在江苏阜宁兴建1GW 单晶硅金刚线切片项目,其中江苏阜宁1GW 单晶硅金刚线切片项目已于2016 年投产。同时,保利协鑫于2016 年8 月收购了美国光伏硅材料巨头SunEdison(原名MEMC),收购文件中提到将用Sun Edison 的专利技术大幅改善其单晶棒生产的拉晶效率及质量。

         协鑫新能源(00451.HK)是集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于一体的专业公司。截至2016 年6 月30 日19,协鑫新能源拥有68 个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2,735MW,业务遍布中国19 个省份。协鑫集成(002506.SZ)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生产与销售,以及太阳能发电系统集成业务。截至2015 年末20,其组件产能为3.7GW。

         (2)隆基股份(601012.SH)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股份”)长期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单晶太阳能发电解决方案,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业务等。截至2016 年末,隆基股份拥有7.5GW 单晶硅片产能,5GW 单晶组件产能以及1GW 高效PERC 单晶电池产能。

         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供应商。基于高效产品一定是太阳能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多年来,隆基股份一直聚焦于高效单晶的材料研发与生产,并因此在单晶生长技术、单晶硅材料薄片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和项目储备。2016 年21,隆基股份通过金刚线切割工艺使得硅片产品非硅成本较2012 年下降67%,改变了光伏市场单、多晶产品的格局,引领行业快速向单晶方向发展,整个行业的单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自2015 年15%提升至2016 年27%。

         随着单晶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目前市场上单晶硅片供求关系持续偏紧,市场有效产能供给不足。为了满足市场对单晶产品的需求,隆基股份加快提升自有产能。目前隆基股份在建及拟建的项目包括泰州乐叶年产2GW 高效单晶PERC 电池和组件项目部分产能(已有部分产能投产)、银川隆基5GW 单晶硅棒/片项目、云南保山5GW 单晶硅棒项目、马来西亚300MW 单晶硅棒、1GW 单晶硅片、500MW 单晶电池及500MW 单晶组件产业链项目、印度500MW 电池和500MW 组件项目。同时隆基股份还牵手平煤集团在河南平顶山市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年产2GW 高效单晶PERC 电池项目;联手天合光能与通威股份以三方出资成立合资公司(隆基股份持股60%、天合光能持股25%、通威股份持股15%)的方式在云南丽江共同投建“丽江年产5GW 单晶硅棒”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18年上半年陆续投产。

         (3)中环股份(002129.SZ)

         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股份”)致力于半导体节能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创投于一体的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以单晶硅材料为核心展开,依托五十多年在硅材料领域的经验、技术积累和优势,纵向在半导体器件行业延伸,形成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横向在新能源光伏产业领域扩展,形成中环股份的新能源产业。目前,中环股份已经形成“单晶硅硅棒-电子级半导体单晶硅片-半导体芯片器件”和“单晶硅硅棒-太阳能级单晶硅片”双产业链驱动的商业模式。

         中环股份是全球最大的N 型高效太阳能硅片供应商。目前,中环股份单晶硅片产能为2.3GW,随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用单晶硅材料产业化工程四期项目”的建成,以及通过超薄晶片金钢线切割加工技术、直拉单晶生长技术和产业化技术这两项重大创新的应用,中环股份预计包含四期项目的总产能规模将上升到15GW/年以上。

         (4)阿特斯(NASDAQ:CSIQ)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anadian Solar Inc.,)系由国家“千人计划”首批特聘专家瞿晓铧博士于2001 年创办,并于2006 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光伏一体化企业,专业从事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太阳能电站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阿特斯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商和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阿特斯积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拓展光伏电站开发、安装及运营服务,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丰富的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储备。截至2016 年末22,阿特斯拥有6.17GW 光伏组件产能、2.44GW 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1.4GW 多晶硅锭/片产能,并计划于2017 年末将硅锭产能扩张至1.7GW,硅片产能扩张至4GW,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至6.97GW 以及电池组件产能扩张至4.49GW。

         (5)通威股份(600438.SH)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股份”)原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和我国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2016 年,基于“农业+光伏”产业协同战略发展规划,通威股份通过收购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99.9999%股权、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完成了对多晶硅、光伏发电产业的收购,其主营业务也由单一的饲料生产、销售发展为集饲料、光伏新能源两大产业的协作运营。

         截至2016 年末23,通威股份拥有2 万吨的多晶硅产能、3.3GW 的多晶太阳能电池产能及350MW 组件产能。2017 年,通威股份下属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区分期投资建设年产4GW 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其中2GW 拟于2017 年2 月前动工建设,2017 年内建成,另外2GW 将根据市场需要决定投资建设进度。项目建成投产后,通威股份高效晶硅电池产能规模将达到7.3GW。同时,通威股份还携手隆基股份通过成立合资公司(通威股份持股85%,隆基股份持股15%)的方式在四川省乐山市建设“年产5 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新能源项目”。项目分期实施,其中一期2.5 万吨于2017 年6 月30 日前开工建设,预计2018 年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推进。项目建成后,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规模将达到7 万吨。

         (6)天合光能(NYSE:TSL)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创立于1997 年,2006 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目前,天合光能已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截至2016 年9 月末24,天合光能拥有约年产2.3GW 的硅锭产能、约1.8GW的硅片产能、5GW 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6GW 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产能。

         (7)晶澳太阳能(NASDAQ:JASO)

         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太阳能”)成立于2005 年5 月,2007年2 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自2010 年以来,晶澳一直是全球顶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并确立了一流光伏组件供应商的地位。晶澳利用已有光伏电池技术的优势,致力于提供卓越的高转换效率、高发电效率和高可靠性的光伏组件,使客户在光伏项目上的效益最大化。晶澳已发展成为覆盖硅片、电池、组件及电站业务的垂直一体化全球光伏领军企业,2016 年末25在国内外拥有八大生产基地,硅片产能达2.5GW、电池产能达5.5GW、组件产能达5.5GW。

         (8)晶科能源(NYSE:JKS)

         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科能源”)于2006 年成立后,迅速成为硅锭、硅片的领先制造商。2009 年,晶科能源收购浙江太阳谷,开始太阳能电池与组件生产。目前,晶科能源已发展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光伏制造商,业务涵盖了优质的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生产以及高效单多晶光伏组件制造。截止至2016 年12 月31 日,晶科能源的硅锭和硅片产能达到约5.0GW、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约4.0GW,组件产能达到约6.5GW。

         (9)鸿禧能源

         浙江鸿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设计、研发、建设及其利用以及从事高效多晶太阳能电池、高效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注册成立于2008 年5 月,注册资金1.58 亿元。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产品,目前电池生产线共计22 条(按行业标准印刷线计算),通过工艺优化后,单线产能可达到48MW/年,总体产能可达到1GW26以上,2015 年全年,公司太阳能电池产量为944MW27,截至2016 年一季度末,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累计达到72MW。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已经过了高增速增长的时代。虽然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速,但是以水电、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更为高速,使得我国火力发电增长压力较小,行业发展基本进入了平稳的区间,市场规模增长也较为缓慢。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61亿元,总体维持平稳的态势。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发电量庞大伴随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进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19%

2024年09月18日
我国风电行业:已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市场 相关企业正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国风电行业:已成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市场 相关企业正不断寻求技术突破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对风力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也让风电行业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134万千瓦。

2024年07月23日
我国永磁同步电机行业:高性能磁材推升成本 下游旺盛需求带动市场进一步放量

我国永磁同步电机行业:高性能磁材推升成本 下游旺盛需求带动市场进一步放量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永磁电机生产基地,国内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永磁电机产量达到了41.49亿台。估计2022年中国永磁电机产量将在43.28亿台左右。

2024年03月14日
我国核电行业在建规模保持世界领先  “十四五”期间装机规模将加快增长

我国核电行业在建规模保持世界领先 “十四五”期间装机规模将加快增长

近年来,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56985.74MWe(额定装机容量)。随着装机容量以及核电发电量的增加,我国核电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为1434.02亿元。

2024年02月18日
我国智能配电行业:国网规划奠定高景气基础 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我国智能配电行业:国网规划奠定高景气基础 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保持总体上涨态势,2018年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为147.47亿元,2021年达到近年来最高,为165.53亿元,2022年有所回落为162.74亿元。

2023年12月14日
我国核电行业重新走上快速发展,新型技术不断迭代

我国核电行业重新走上快速发展,新型技术不断迭代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示,大陆现有在建、在运机组规模已位列全球第二。《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显示,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有望世界第一。此外世界范围内运行的核电堆型以压水堆为主,轻水堆(压水堆+沸水堆)合计占比约90%,其中压水堆占比约78%。

2023年10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