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未来大量风光电需消纳 大容量储能技术亟待突破

      导读:风电、光电与生俱来的间歇性、随机性特征,伴随着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部分地段的弃风、弃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破局已经摆上了业界的议程。

      风电、光电与生俱来的间歇性、随机性特征,伴随着装机规模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部分地区、部分地段的弃风、弃光问题逐渐显现,如何破局已经摆上了业界的议程。

      11月17日至20日,2015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了《“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要实现2亿千瓦风电、1亿千瓦光电的并网消纳,为了大幅提高其利用效率和贡献水平,并网优化调度及大容量储能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并网调控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但由于寿命和价格的掣肘,大容量储能技术仍须“上下而求索”!

      11月18日当天的会议结束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伟胜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在目前条件下,推广大容量储能技术,从经济上来讲,肯定还是不可接受的。

      风电、光电之“殇”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热捧”,由于水电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可发程度较高,国际上有关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通常不包括水电。

      自2000年以来,我国以发电、光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迅猛增加;目前,我国风电和光电累计并网容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风光无限好。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未来我国风电、光电的发展空间巨大,预计2020年的发电装机规模将达3亿千瓦,将是当前累计装机容量的3倍。

      前途虽光明,但道路却很曲折。据悉,我国风电、光电存在着“大规模发展、集中式建设、远距离输送”的特点,比如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开展大规模风电基地(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建设的国家,且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且远远快速电网建设速度,加之当地负荷水平低,通俗理解就是没有相应的用电需求,弃风、弃光现象比较突出。

      “弃风、弃光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从技术层面讲,电源建了,电网没有建,输出能力受到限制,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发得多、用得少,在某种情况下,发电大于用电。”王伟胜向记者表示,在风电、光电同时大规模出现的时间,由于其它约束条件,电网就得相应压缩风电、光电。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风电、光电存在间歇性、随机性的“天然弊病”,比如有风无风、风大风小,都会影响风电出力,再比如青天白日,光电可以运转自如,可黑夜阴云,光电就会“怠工”,所以占比不能过高,且须要用其它电源如水电进行匹配,否则就会对电网的稳定造成影响。

      大容量储能何时普及?

      面对当前弃风、弃光问题,国家电网已经在谋划解决之道,规划在2020年将现有电网互联整合为东、西部两大电网,并于2025年融合为一个同步电网,从而更好地消纳“三北”地区过剩的电力。

      但为风电、光电开拓“销路”的同时,也要有效地改善电网系统的运行特性,否则功率波动起伏较大的光电、光电,由于大规模、集中式地“蜗居”在我国一部分地区,仍无法有效地并网输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等与会人士的共识是,大容量储能技术,不仅可以平滑风电、光电的功率波动、促进其大规模消纳和接入,也可以对电网进行调峰调频、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受当前技术条件,寿命、价格,成为阻碍大容量储能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两道铁丝网。

      “由于价格、寿命等等限制,从经济性角度上,大容量储能技术还不可接受,目前仍唯一可行的还是抽水蓄能。”但王伟胜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正面来看,大容量储能技术也在发展,并在规模化、商业运用上做着尝试。

      让人仍看到曙光的是,储能技术的效率和寿命正在持续改进,其昂贵的价格也以5-10年约降低一半的速率在持续下降。

      “随着各种储能技术路线的逐渐成熟、化学储能成本的持续下降,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电网对新型化学储能的需求将更加迫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将是化学储能技术逐步向大容量、高效率、长寿命发展的阶段,并有望进入商业化阶段。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小型风电市场深度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并网运行的核电机组58台,总装机容量6088.094万千瓦,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94台,位居世界第二位,并网机组总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9695.2万千瓦和法国6302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

2025年02月06日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交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慢充”,而直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快充”。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9月,直流公共充 电桩的占比整体保持稳定,且总体低于交流公共充电桩的占比,截止2024年上半年,国内直流与交流充电桩占比大致为45:55。

2025年01月24日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火力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3.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

2024年12月26日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2020年以来,中国电网侧投资开启高增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上半年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5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7%,国内电网侧投资迅速上量。

2024年12月05日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2019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达225.6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智能变电站渗透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随着充电桩等领域需求的増长,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到2023年超过312.4亿元。

2024年11月25日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已经过了高增速增长的时代。虽然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速,但是以水电、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更为高速,使得我国火力发电增长压力较小,行业发展基本进入了平稳的区间,市场规模增长也较为缓慢。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61亿元,总体维持平稳的态势。

2024年11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