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常态背景下国内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因素分析

  导读:新常态背景下国内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因素分析,电耗下降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又一因素。201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单位GDP电耗下降3.4%。2015年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5.6%,单位GDP电耗下降5.8%。

  预计2015年我国GDP增长7.0%左右。受多重因素影响,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还将出现,非线性关系将更加突出,用电量增速将进入一个由中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新周期,综合考虑影响全社会用电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75万亿千瓦时,增长4.0%,较2014年提升0.2个百分点。

  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一个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型调整的新周期,正处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2012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处于8%以下水平,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7.5%,201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创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同季最低增速(2009年一季度增速为6.5%)。我国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7%左右的“新常态”。

  与此同时,受经济增速稳中趋缓和气温等因素影响,2012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处于10%以下水平,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至3.8%,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电力消费需求增速创1998年(2.8%)以来新低。2015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3月全社会用电量444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与2014年同期相比回落10个百分点,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来看,不同经济运行阶段,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重工业下滑速度较快,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工业下滑更快,2014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降为0.5,201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为0.1。在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内出现比较大的背离。

  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生产等量GDP所需电力消费存在显着差异,以2014年为例,单位GDP电耗为867.8千瓦时/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单位GDP电耗为170.4千瓦时/万元,第二产业单位GDP电耗为1497.8千瓦时/万元,其中工业单位GDP电耗为1751.4千瓦时/万元。第三产业单位GDP电耗为217.1千瓦时/万元。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15年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9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第二产业用电量907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7%;第三产业用电量17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08.3%。

  工业行业内部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关键因素。虽然重工业是耗能大户,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的60%,但其增加值比重却远低于这一数字。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左右,其增加值却只占GDP的10%,增加值占比明显低于用电量占比,表明高耗能行业生产波动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远低于对用电量的影响程度。年初以来,钢铁、建材等行业持续低迷,尽管增加值仍然小幅增长,但主要耗能产品,如生铁、粗钢、水泥和玻璃的产量均负增长,直接拖累行业自身用电乃至整个工业用电负增长,成为导致全社会用电量与经济增长背离的关键因素。2015年一季度,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0.7%,增速比上年同期低5.9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8%和下降1.1%。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 1.3%,化工、建材、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增速均同比回落,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15.1、8.5和1.1个百分点。

  电耗下降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又一因素。201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8%,单位GDP电耗下降3.4%。2015年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5.6%,单位GDP电耗下降5.8%。同时,能源领域节能效果非常显着,供电煤耗和线路损失率持续下降。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31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3%,线路损失率6.34%,同比下降0.4%;2015年一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30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7.4%,线路损失率4.66%,同比下降0.6%。

  高耗能产品“去库存化”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突出因素。粗钢、焦炭、烧碱、玻璃、水泥等高耗能产品具有典型的基础性和资源性特征。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运行由以往的高速增长变化为中高速增长,高能耗产品需求相应下降。目前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高耗能产品处于“去库存化”状态,企业在消化库存期间并不需要消耗电力,但支撑了经济增长。因此,新常态下短期内高耗能产品“去库存化”导致了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出现背离现象。以钢铁行业为例,2015年以来,钢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持续下跌,从2014年底的56.2%下降到3月末的50.7%,1-3月同比分别下降1.25%、5.77%和3.06%,同时,一季度粗钢产品产量同比下降1.7%,表明社会消费的高耗能产品相当一部分来自库存,而非当期生产。

  近期气温变化是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偶然因素。2014年中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摄氏度,为1880年以来最温暖一年,同时夏季极端持续高温天气较2013年同期明显偏少,贡献全年全社会用电增速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平均气温相对较高,3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5.8度,相比2014年同期提升1.7度,气温偏暖有利于节约用电。

  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是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现象。长期来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和联动性,但在经济运行转折阶段,会出现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的周期性现象。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国家历史上均出现过短期背离的现象,如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GDP增长0.8%;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GDP增长1.8%;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GDP则下降1.5%。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短期背离的现象,如2009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减少4.02%,而GDP同比增长6.1%。

  新常态下用电量与经济增长走势预测: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回落明显,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乏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2001年以来新低,消费增长稳中有降,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

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但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势头良好,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正在加快孕育,经济向中高端加快迈进,预计2015年GDP增长7.0%左右。受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节能环保压力加大、节能技术应用、节能科技创新、能源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用电量与经济增长短期背离还将出现,非线性关系将更加突出,用电量增速将进入一个由中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新周期,综合考虑影响全社会用电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75万亿千瓦时,增长4.0%,较2014年提升0.2个百分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2025年中国大陆核电进入复苏阶段 数据中心供电瓶颈推动核电小型化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并网运行的核电机组58台,总装机容量6088.094万千瓦,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的94台,位居世界第二位,并网机组总装机容量仅次于美国9695.2万千瓦和法国6302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

2025年02月06日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 我国高压快充行业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

交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慢充”,而直流充电系统一般被称为“快充”。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从2022年到2023年9月,直流公共充 电桩的占比整体保持稳定,且总体低于交流公共充电桩的占比,截止2024年上半年,国内直流与交流充电桩占比大致为45:55。

2025年01月24日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国风电运营行业高速发展 海上市场值得期待

近年来,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9%。其中,火力发电量6.3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4%;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3.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

2024年12月26日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我国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建设步入快车道 特高压+大容量为必然趋势

2020年以来,中国电网侧投资开启高增速,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上半年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5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7%,国内电网侧投资迅速上量。

2024年12月05日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电力侧需求规模巨大 目前已形成完全市场化竞争格局

受益国家政策推动,2019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达225.6亿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推动智能变电站渗透进一步上升,2020年以来随着充电桩等领域需求的増长,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到2023年超过312.4亿元。

2024年11月25日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基本进入平稳区间 五大发电集团占据绝对优势

我国火力发电已经过了高增速增长的时代。虽然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速,但是以水电、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更为高速,使得我国火力发电增长压力较小,行业发展基本进入了平稳的区间,市场规模增长也较为缓慢。截止2024年上半年,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61亿元,总体维持平稳的态势。

2024年11月09日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正走向深海化 柔性直流传输让海底电缆受益

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3GW,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

2024年11月05日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处新能源转型期 用电、变电、配电环节将成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发电量庞大伴随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进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快速扩张。2018-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6亿元增长至1112.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1.19%

2024年09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