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二五即将过去 中国内陆核电开闸重启脚步逐渐临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对电力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核电设施就地兴建,有利于减少电力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中国目前所有的商运核电站都建设在沿海地区。从最南端的海南核电站,到最北端的红沿河核电站,中间的大亚湾、阳江、福清、台山、宁德、秦山、田湾、海阳等核电站无一例外,全部临海而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对电力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核电设施就地兴建,有利于减少电力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此外,核电站发电过程中,大量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排放,需要足够的冷却水来载带。取之不尽的海水,也为水冷却带来便捷,加之核电站所需的大件设备更适合海运运输,最终形成了我国核电站分布于沿海地区的格局。
但是,由于核电站对于地质等外部条件的要求近乎严苛,沿海适合新建的厂址越来越少;加之内陆电力需求的增加,内陆建站似乎不可避免。
从事水利能源相关工作的袁彪(化名)告诉记者,有消息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前,我国湘(桃花江)、鄂(咸宁)、赣(彭泽)三地均有意上马核电站,三家前期投入约一百亿元人民币。谁料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发生让所有核电项目暂告停滞,“‘十二五’期间不会批准建设”。
袁彪认为,项目搁置带来大量设备闲置、操作员培训费用和利息等资金压力,如仍不能“开工”,投资方以后的损失会更大。“如果拖得太久,会流失大量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队伍,这恐怕是最致命的。”袁彪说。
随着“十三五”的临近,加上核电高层的频繁发声,内陆核电开闸重启的脚步似乎渐行渐近。
事实上,以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为代表的内陆核电,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2014年两会期间该项目曾作为湖南代表团1号提案提出来,2015年两会期间相关政要也是四处游说,寻求支持。此后一度传出桃花江项目开工的传闻。袁彪认为,这其实主要是宣传造势作用,以增加“开工”的筹码。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张晓华认为,在休整几年过后重启核电建设,既能够安抚行业情绪、不让之前的投资打水漂,又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至于出现技术断层和倒退。而随着第三代技术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发展,根据实际的能源需求考虑是否上马内陆核电,“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中国当前的能源背景,决定了中国将成为核电大国。”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郭秋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无论你喜不喜欢它,从它能提供稳定能源的方面看,就今天来说我们还没有更好的选择。
“一座百万千瓦电功率的核电厂和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万吨。”潘自强在其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姜子英合撰的《核电不可忽视的低碳价值》一文中指出,核电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约为煤电链的2%、温室气体排放约为煤电链的1%,因此,加快发展核电还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