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CD的没落与音乐的永恒,在九十年代,我有三四个装满磁带的塑料牛奶箱跟着我四处搬家,尽管我的录音机早就没有了。其中有一些至今无法割舍。即便我们把整个音乐库全部数码化,能有个东西拿在手上,总归是一种更真切的体验。
本人目前持有大概六箱CD,全都扔在潮湿的公寓楼地下室里,上面盖着块防水帆布。自1999年以来,我收到过很多推广宣传唱片——这是作为专业音乐评论人需要面对的一项职业危害。
我在11年前基本停止购买CD,当时我得到了人生第一台iPod,粉红色的第一代Mini,我的生活被彻底改变,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任何地方工作,不用再扛着一堆塑料盒子和一台笨重的Discman了。
有些唱片公司喜欢送实体的CD拷贝,而不是通过电子邮件发数码文件,这有点强人所难——我知道这属于“第一世界困扰”,但我住布鲁克林。哪来那么多地方搁这些?我有个同为乐评人的朋友,有段时间家里CD堆成山,几乎占满了整间公寓。我设想过有朝一日消防队破门而入,营救被埋在CD下面的他,一叠叠的魔力红(Maroon 5)推广碟压得他动弹不得——这绝对是世上最烂的死法。
从来就不太招人喜欢的CD唱片,正一步步走向物种灭绝。本月底,星巴克(Starbucks)收银台上那些赏心悦目的纸板货架将不再出售CD,它们曾经和薄荷糖、意大利脆饼一起,随时准备迎合顾客的消费冲动。星巴克的决定并不意外;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居然能卖唱片卖到今天。
据尼尔森(Nielsen)的数据,CD专辑销量在2015年下降了14.9%,相比之下,流媒体音乐销量有整体提升。即便追求纯粹的群体中出现了黑胶唱片销量的上升(尼尔森监测到的黑胶销量涨幅达51.8%),作为有形实体的音乐收藏还是在向消亡进发。
十多年来那几箱CD跟着我搬了不知多少次家,我坚定地认为,总有一天会雇个人把它们都转成MP3。这件事太无聊,太浪费时间,想到要自己去做,我宁可跟朋友一起被唱片活埋。地下室里有些什么唱片我基本上都记得,其中有些在eBay上应该还会挺抢手——如果我愿意花时间去卖的话。我在做兼职DJ时已经不用黑胶和CD了。我会使用我的MP3收藏,还有一个iPad应用。然而我还是没办法处理掉那些在地下室里发霉的CD。它们更多的是记忆,不是物品,不可能当垃圾扔掉。
星巴克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卖CD,但过了几年才开始大规模分销,差不多也就是我开始抛弃CD的时候——对这个咖啡公司和它相中的音乐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理解的商业决策。但这个计划开始时,iPod正在兴起,所以它反倒是宣告了CD的宿命:星巴克只是在延长一个不可逆转的结局,这是一场注入了咖啡因的游行,它的终点,就是这种载体的伤感告别。
然而这里面还有一些怀旧的成分。我想念2009年关门的联合广场维京唱片大卖场(Virgin Megastore),还有在一排排的唱片中翻找、发现新专辑的真切体验,挑选的方法可以简单到只看封面有没有意思,或者还有个法子更妙:去新唱片试听台,那里有一个跳到下一曲的按钮,和一只细菌丛生的耳机。唱片公司送来的唱片,要把那么多盒子拆开也是相当费时的——想起唱片盒上那些死活撕不下来的不干胶贴——就像去图书馆看书。
如今我多数时候通过Soundcloud和Tumblr发现新音乐,这样做方便太多,我的身体都不需要离开手提电脑,但这个过程不像以前那样有种冒险的感觉。
星巴克货架上的CD并不只是为了彰显星巴克的时髦,它还表明,这家连锁咖啡馆在声明自己是音乐产业的一股力量。作为一种音乐风格的咖啡馆摇滚,突然变得真切起来,和诺拉•琼斯(Norah Jones)这类轻松、清凉的成人当代乐(adult contemporary)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一段时间,只要去星巴克就免不了要听到琼斯的《远走高飞》(Come Away With Me)。涉及的类型有民谣,有smooth jazz,甚至有些相当酷的音乐类型,比如著名纽约厂牌Fania的salsa,或是Sonic Youth的一张合辑。在乐评圈子里,“星巴克乐”被用来嘲弄那些不温不火的音乐,都是供人一时兴起消费的。
随着CD从量贩超市和大型咖啡连锁店中消失,看来它的离去已经没有悬念。我们愿意放弃CD唱片的精准音质,转而使用经过压缩的MP3。虽然在我听来,两者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但音乐的声音的确是稍微变差了一些。
当然,对正经乐迷来说,用可触摸的方式炫耀自己的音乐收藏不是什么难事——通过这样的炫耀,你不但能告知全世界你有怎样的音乐品位,还能展现你是怎样的一个人。眼下我们经历的不只是黑胶唱片的风潮再起,而是一场小型的老式音乐存储载体复兴运动:其中包括最近在地下朋克纯粹主义者和个人厂牌中很时兴的磁带。
在九十年代,我有三四个装满磁带的塑料牛奶箱跟着我四处搬家,尽管我的录音机早就没有了。其中有一些至今无法割舍。即便我们把整个音乐库全部数码化,能有个东西拿在手上,总归是一种更真切的体验。它把音乐转化成了物质商品,而不再只是一种抽象存在。
不过科技并没有把我们的实体音乐收藏赶尽杀绝。去年索尼(Sony)宣布发明了一种新型磁带,最多也许能够存储185TB的数据。目前这种磁带并不面向民用市场,但也许有一天,乐迷也能用上它的某个变种,到时候他们会想,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在iPod和硬盘之类没用的玩具上浪费那么多时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