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需求走势预测

        导读:201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需求走势预测,中国的出口将随世界经济复苏有所增长。2014年欧美制造业持续扩张迹象明显,全球贸易将有所恢复,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也会明显提高。

        参考《中国成品市场专项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1.宏观经济形势判断

        总体来看,2014年世界经济将呈现缓慢复苏态势,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没有下滑迹象。预计美国经济回升明显,欧元区摆脱萎缩,日本持稳,亚太新兴经济体增长良好。

        中国的出口将随世界经济复苏有所增长。2014年欧美制造业持续扩张迹象明显,全球贸易将有所恢复,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也会明显提高。中国的投资在总体上略降,其中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下行,基建行业持稳,制造业回升。中国的网络消费突飞猛进,物价可控,消费平稳增长。

        中国继续深化治理产能过剩,工业增长总体乏力。“十二五”末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将继续加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4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提前一年完成。从工业分类增长情况来看,位于产业链最前端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多月回落,反映出工业生产短期内难有起色。预计201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9.4%,较2013年全年增速降低0.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2014年中国的外贸出口将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降,消费基本稳定。从投资、出口对中国GDP的弹性分析来看,目前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标准化相关系数0.103)仍然略大于出口(标准化相关系数0.05),预计2014年GDP增长7.5%,较2013年增速略降0.2个百分点。

2.行业用油预测

(1)预计2014年汽油需求保持9%的稳定增长

        从累积效应看,前一年的汽车销售情况将会对下一年的汽油消费产生拉动效应。2013年国内乘用车销量1793万辆,大幅增长16%,将支撑2014年汽油需求基本面较好。从当年新增效应来看,目前多家汽车研究机构预计2014年乘用车销量增幅的范围是7%~14%,根据普及期的汽车市场规律,预计2014年销量有望实现14%的增长,新增车辆对汽油消费也会有一定贡献。从用油成本看,汽油价格与居民收入的比值近年来呈现总体下行趋势,这有利于汽油消费的增长。从车型结构变化看,近年来乘用车总体向大排量方向发展:小轿车的销售比例由2010年的85%下降到2013年的74%,MPV车型的销售比例由2010年的4%提高到2013年的8%,SUV车型的销售比例由2010年的8%提高到2013年的18%。单车平均油耗的下降速度有所放慢。预计2014年汽油需求增长9%,较2013年同期增速降低3个百分点。

(2)预计2014年煤油需求增长12%

        航空货运方面,出口量与民航货运周转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14年出口增速加快对航空货运支撑作用较大。航空客运方面,国内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对煤油消费的拉动效果明显:2013年反映旅游出行需求的携程机票预订业务收入增长30%,较2012年增速加快15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民航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1%和5%,煤油需求量增长12%。

(3)预计2014年柴油需求“0”增长

        2014年国内经济增速较2013年稳中略降,但总体可控。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对柴油需求带动不大。另外,终端需求不足、多省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淘汰落后产能也将给工业生产回暖造成一定压力。结合行业研究结果,预计2014年十大柴油终端行业中的公路物流、建筑、水路物流、农业等4个行业用油需求增长,但增幅均在5%以内;其他6个终端行业柴油需求负增长,降幅在1%~15%之间不等。总体来看,2014年柴油需求难有起色。

        预计公路物流用柴油比上年增长1%,与2013年全年增速持平。2013年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仅有14%,为2008年以来次低水平,使2014年在建项目规模偏小,施工所需工业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物流运输需求难有增长。同时,高铁线路和民航短途航线的增加将继续替代公路客运需求。分车型看,重型车、轻型车柴油消费将占公路物流的接近一半。其中,受益于城市物流业规模膨胀及民营经济逐步活跃,预计轻型车用油增量明显,是主要贡献因素。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柴油车销量324万辆,比上年略增1%。

        农业用油稳定增长2%,与2013年增速持平。近年来农业机械的销售主要受到农业补贴的拉动效应影响,2014年中央补贴农机230亿元,比上年增长6%,预计将继续推动农机购买。但另一方面,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接近60%,尤其在春耕期间的机耕水平已经超过80%,新增农机动力幅度有限。预计2014年农机总动力近11亿千瓦,农机用油3150万吨,增长2%。

        建筑用油增长4%,较2013年全年增速降低3个百分点。2014年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并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流动性对房价的支撑作用有限,2013年4季度以来房价环比已经有下行趋势;按照房屋销售面积对房屋建设的领先关系,2014年下半年开始,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长将逐步放慢。预计2014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5%,较2013年放缓5个百分点,建筑用油584万吨,增长4%。

        工矿用油减少2%。受新订单减少、终端需求不足的影响,2014年制造业产成品库存下降缓慢,原材料去库存不彻底,将拖累工业生产。另外,2014-2017年五大产能过剩行业不再新增产能,新增用油需求有限。国家信息中心预计,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较2013年略降0.3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工矿用油632万吨,减少2%。

        其他行业柴油需求涨跌不一。2014年国内电厂煤炭库存上升将抑制煤炭水运需求,但长江干散货运输需求有所上升,预计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9%,水路用油710万吨,增长5%。2014年预计投产铁路新线6600千米以上,电气化对铁路用油的替代将进一步增强,预计铁路用油降低1%。小排量汽车逐步替代农村地区的农用车,预计农用车柴油需求减少4%。我国渔业执法力度加大,有利于某些较远海域捕捞作业的恢复,但近海渔业资源仍在萎缩,预计渔业用油减少4%。工业增长的放慢使得用电需求萎缩,加上火电比重逐步下降,预计发电用油减少6%。服务业加快发展对用油有一定支撑,但天然气替代效应持续加大,预计商业民用柴油需求萎缩14%。

        预计2014年替代燃料使用量在1900万吨左右,增长14%。2014年车用天然气仍将稳步增长,替代成品油量1400万吨,占比74%。受第二轮大范围推广、补贴比例加大等利好政策推动,电动汽车将加速替代汽柴油。结合其他替代品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2014年燃料甲醇稳步增长,车用LPG继续萎缩,生物质液体燃料难有起色。2014年各类替代燃料增长情况见图6。
图6 2014年各类替代燃料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相关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中国石油规划总院

3.2014年国际油价预测

        从经济周期来看,1971年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个大的周期,每个周期分为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2014年正处于第三个大周期的萧条阶段,经济基本面不支撑油价走高。从世界石油供需来看,2014年美国、欧洲石油需求好转,中国需求稳定,非欧佩克产量增长将高于2013年增幅,欧佩克产量配额不变,预计全年石油供大于求30万桶/日,与2013年富余量相当。另外,中国因素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因素,2010年以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变化量约占世界变化量的40%,2014年中国经济的稳中略降也将对油价形成抑制。总体来看,2014年油价均价较2013年将有所回落,预计全年WTI均价为97美元/桶(2013年为97.9美元/桶),Brent均价为105美元/桶(2013年为108.7美元/桶)。

4.2014年供需平衡测算

        2014年国际油价稳中略降,地方炼厂生产积极性和开工率、调和油品利润空间不高,社会资源量规模增量有限。预计表观消费量与全口径需求量的差距缩小,2014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口径)为2.74亿吨,增长4%。2014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测见表2。

        预计2014年成品油产量增长5%。2013年年底至2014年,国内将会有四川石化、中化泉州、乌石化、石家庄石化、安庆石化等数家炼厂新建或扩建投产,共增加炼油能力近4000万吨/年,扩能幅度较大。预计2014年成品油产量2.86亿吨,增长5%,高于需求增速1个百分点。

        综合供需两端预测情况,2014年汽煤柴三大类成品油资源均有富余,富余总量约1170万吨。其中,柴油富余量将大幅增加,需要大量出口以平衡国内市场。2014年成品油供需平衡预测见表3。

表2 2014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预测 单位:万吨



表3 2014年成品油供需平衡预测 单位:万吨



5.市场建议

        柴油保持低库存运作。根据供需平衡预测情况,2014年柴油供需差较2013年高出335万吨,再考虑到2014年1季度国内柴油市场尤其低迷,预计后期柴油销售仍面临较大压力。建议企业保持柴油低库存运作,有条件的可以加大出口力度。

        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加大汽油营销力度。2014年的车市环境仍将支撑汽油需求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为汽油销量增加创造了条件。建议销售企业抓住汽油市场机遇期,组合采用多种营销策略尤其是零售策略,抓住汽油客户。

        炼厂生产柴汽比应调低。根据分品种的需求预测情况,2014年国内消费柴汽比预计降低到1.61,较2013年下降0.15。建议炼厂企业应结合市场变化适时优化炼油装置,力争继续降低生产柴汽比。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液化石油气(LPG)行业现状分析 产需保持增长 对外依存度较高

我国液化石油气(LPG)行业现状分析 产需保持增长 对外依存度较高

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液化石油气是化工基本原料和新型燃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民用燃气和化工领域,分别占比25.8%、44.7%。随着化工及生活生产对液化石油气需求增多,我国液化石油气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多。

2022年04月24日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现状  政策利好  UCO已上线交易  国内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现状 政策利好 UCO已上线交易 国内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生物柴油是由可再生的油脂经过酯化或酯交换工艺制得。狭义来讲,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牛油、羊油等)、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2022年04月11日
上游带动石脑油行业产量持续上升 但供给缺口仍较大 对外依赖度较高

上游带动石脑油行业产量持续上升 但供给缺口仍较大 对外依赖度较高

石脑油是指原油中从常压蒸馏开始馏出的温度(即初馏点)到200℃(或180℃)之间的馏分。石脑油的上游主要是原油、氢气、催化剂行业,下游则主要包括乙烯、沥青、对二甲苯、成品油等行业。

2020年11月18日
我国成品油行业现状及竞争:供需矛盾显现 中石油中石化龙头优势明显

我国成品油行业现状及竞争:供需矛盾显现 中石油中石化龙头优势明显

成品油按照《成品油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称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在2020年11月5日,发改委发布通知,24时将下调汽柴油限价,每吨汽油下调160元、柴油下调150元。这是今年第五次油价下调,本次调价也是2020年第二十一次调价。

2020年11月16日
全球炼油市场供给端增长缓慢 疫情或倒逼行业新进“洗牌”期

全球炼油市场供给端增长缓慢 疫情或倒逼行业新进“洗牌”期

炼油是将石油通过蒸馏的方法分离生产符合内燃机使用的煤油、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副产物为石油气和渣油,比燃料油重的组份,又通过热裂化、催化裂化等工艺化学转化为燃料油,这些燃料油有的要采用加氢等工艺进行精制。截止2019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383亿桶,增速放缓。

2020年09月18日
中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端双向发力 山东省产量为何遥遥领先?

中国液化石油气行业供需端双向发力 山东省产量为何遥遥领先?

以液化石油气产量第一大湿山东省为例,山东省除了原油资源丰富外,地炼加工能力同样突出。目前,山东省除济宁、泰安、莱芜、枣庄、聊城和威海6市没有炼化企业外,其他各市均有布点,其中东营、潍坊、淄博、滨州聚集了37家地炼,炼化能力14526万吨,占总数的73%。

2020年09月16日
2020年1-5月中国成品油出口总量同比上升 其中柴油占比最大

2020年1-5月中国成品油出口总量同比上升 其中柴油占比最大

按照《成品油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第四条,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2020年5月我国成品油出口量为389.2万吨,同比下降13.3%;1-5月成品油出口总量为2444万吨,同比上涨6.86%。

2020年07月08日
2019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大部分并购交易发生在下游 私企在交易量占优势

2019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大部分并购交易发生在下游 私企在交易量占优势

2017年、2018年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并购交易金额稳定在107亿美元左右,2019年交易金额增至155亿美元。2019年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并购交易数量发生65起,与2018年数量持平,其中,大部分交易发生在下游,共43起。

2020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