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产量呈上升状态 行业需求旺盛 仍需大量进口

       大豆通称黄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对于大豆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中国大豆行业主要政策

名称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相关/主要内容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20

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2019

提出坚持安全第一基本原则,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2019

提出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平均亩产力争达到135千克,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力争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

推动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

国务院

2017

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食养在现代营养学中的作用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

国务院

2014

提倡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食物合理消费,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消费豆类13千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2015年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到2019年达到933万公顷,较上年增加92万公顷,同比增长10.94%;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到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79%。

2011-2020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我国大豆产量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1809万吨,同比增长13.27%;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达到1960万吨,同比增长8.35%。

2011-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消费结构方面,我国大豆下游主要应用于压榨、食用等领域,其中压榨领域消费量达到8856万吨,占比整体消费量的84.07%;其次是食用用量,达到1311万吨,占比达到12.45%。

2019年我国大豆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出口方面,虽然我国大豆产量在持续上升,但由于需求量的日益增长,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仍需大量进口,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到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数量突破一亿吨,达到10033万吨,同比增长13.35%;进口金额达到395.28亿美元,同比增长11.86%。2021年1-3月中国大豆进口数量为211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0%;进口金额为102.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7%。

2015-2021年3月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进口相比,我国大豆出口量则呈波动式下降,近年来降幅加大,到2019年中国大豆出口数量为11.4万吨,同比下降12.31%;出口金额为0.9亿美元,同比下降10%。2020年中国大豆出口数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2%。

2015-2020年中国大豆出口数量及金额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我国大豆国际贸易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转基因大豆对传统大豆带来了一定风险以及跨国粮商的垄断威胁大豆食品安全三点问题,未来我国大豆行业要更好的发展,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就势必要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大豆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2021年中国大豆油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宠物食品作为宠物赛道刚需产品。近年来伴随着宠物食品概念被消费者所接受,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约1554亿元,同比增长28.4%。2022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732亿元。

2024年03月14日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保持总体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63.28亿元,2022年增长至3943.5亿元,2023年由于小麦加工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市场规模为3953.98亿元。

2024年03月12日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整体来说,我国杂粮的产量相对主粮比较少,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2023年我国玉米、大豆、其他豆类、薯类产量分别为28884万吨、2084万吨、326.1万吨、3014万吨。

2024年03月11日
我国蔬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种植面积、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上升态势

我国蔬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种植面积、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上升态势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整体上供大于求,但总的产销率较为健康,局部存在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现象,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重视蔬菜供给的品质和安全,市场对于无公害、有机蔬菜的需求日益强劲。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花椒颇具规模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行业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

我国花椒颇具规模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行业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

花椒是中国原产的食药两用特色优势物种,近年来花椒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供给方面,花椒根系发达,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我国各地区均有种植,产量较稳定,2019年以来我国花椒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突破57万吨,预计2023年我国花椒产量将达到60.27万吨。

2024年02月26日
我国柚子行业:产能过剩价格跌  深度市场待挖掘  柚子茶或为破局键

我国柚子行业:产能过剩价格跌 深度市场待挖掘 柚子茶或为破局键

目前,我国柚子进口主要来源于南非、泰国、以色列等国家,这些国家凭借其地理、气候和农业技术优势,成为我国柚子进口的主要来源地。然而,这种单一的进口来源结构也带来了风险,一旦某一国家出现自然灾害或贸易政策变化,我国的柚子进口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我国需要加强与多个国家的贸易合作,降低市场风险。

2024年01月16日
政策护航农机行业蓬勃发展 全面“国四”下企业积极探寻数智化转型

政策护航农机行业蓬勃发展 全面“国四”下企业积极探寻数智化转型

农机排放标准从“国三”提升至“国四”,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升级,更是背后技术、系统、售后服务的全面革新。首先,成本的大幅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据悉,“国四”产品的成本预计比“国三”机型高出15%至30%。由于成本的上升,产品的定价也势必会增加。如此大幅的价格上涨,如果没有相应的补贴措施来刺激市场需求,企业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2024年01月12日
智慧农业人才需求旺盛 互联网大厂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智慧农业人才需求旺盛 互联网大厂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智慧农业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工程,当前以技术应用为主导,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随着技术的深入渗透和产业的成熟,未来将更加注重产业服务的拓展和完善,产业服务将发挥关键作用,助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3年1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