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民办教育行业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1949-1978年的国有改造阶段,从1978-1991年的起步探索期;从1992-1996年的快速发展期;从1997年至今的规范发展期。
阶段 |
时间 |
具体特点 |
国有改造阶段 |
1949-1978年 |
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允许存在到被收归国有的转变过程。 |
起步探索期 |
1978-1991年 |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插上飞翔的翅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加剧了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热心教育人士,利用高等学校的离退休教师及其他闲置的教育资源,以文化补习班、职业培训班等形式,创办了非公立的中学后教育机构,从此拉开了当代民办教育大发展的序幕。 |
快速发展期 |
1992-1996年 |
1992年10月,第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国家承认民办教育的合法地位,鼓励民办教育发展。“十四大”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改变国家包办教育”。1992-1995年,中国新增民办高等教育机构800多所,至1995年末达到了1219所。截至1996年底,,全国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学校21所,在校学生1.4万人。 |
规范发展期 |
1997年-至今 |
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开始进入依法办学、依法治理、依法行政阶段。2002年中国正式颁布第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民办教育促进法》,《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促进法》对民办学校公益性和营利性的新诠释,维护了民办教育投资者的利益。 |
中国民办教育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生活、运动、游戏材料供应商与教材、教辅出版社、教学内容制作企业等,下游主要是教育适龄受众群体。从分类上来看,我国民办学校大致可以分为国有民办学校、纯私立民办学校和公益民办学校三类。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区别上来看,主要在师资、学校管理与就业等方面有所不同。


根据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全国民办教育学校稳定增加,2019年共19.12万所学校。其中幼儿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达17.32万所,较上年增加了7457所,占比90.49%;普通小学6228所,较上年增加了49所,占比3.26%;民办初中5793所,较上年增加了331所,占比3.03%;民办普通高中3427所,较上年增加了211所,占比1.79%;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985所,较上年减少了8所,占比1.04%;民办高等学校757所,较上年增加了7所,占比0.4%。


2019年我国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达5616.61万人,比上年增加238.40万人,增长4.43%。目前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达2649.44万人,较上年增加9.66万人,增速为0.37%,占比47.2%。其次为普通小学、初中和高等学校在校生,占比分别为16.8%、12.2%、12.6%。然后是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224.37万人,较上年增加14.67万人,增速为6.99%,占比4.0%。


民办教育机构根据教育的不同阶段层次,分为主要以幼儿园为主早教机构、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课外培训机构的K12教育机构、包括民办大学、职业学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从目前上市的民办中学来看,枫叶教育覆盖区域最广,分布在13个省份;其次为天立教育、睿见教育和海亮教育等。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市场前景研究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