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生鲜牛肉行业价格走势:牛肉价格还将继续呈现货紧价扬

        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的前景广阔。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生鲜牛肉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市场规模

        2013年我国生鲜牛肉消费市场规模为3681.1亿元,2015年行业规模增长至4118.8亿元,需求总量的增长以及单价水平的提升是拉动我国生鲜牛肉市场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9-2015年我国生鲜牛肉消费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畜牧业统计年鉴

        据有关部门分析,2015年我国养殖业变动剧烈,其中肉牛养殖开始进入缓慢恢复进程; 与2014年相比,2015年我国牛肉产量700万吨,同比增长1.6%。2000年~2015年,我国牛肉产量从513万吨增长到700万吨,增长了36.45%,年均增长2.1%,跃居世界第三位,占到世界牛肉总产量的10%。

2006-2015年中国牛肉产量

年份

产量(万吨)

2015

700.0

2014

689.0

2013

673.21

2012

662.26

2011

647.49

2010

653.06

数据来源:畜牧业统计年鉴

        2015 年,我国牛肉进口量为 47.4 万吨,同比增长 59%,进口额为 2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9%,主要进口来源国为澳大利亚、乌拉圭和新西兰。2015 年 8~12 月,我国进口牛肉增速逐月快速上升。

2015年我国牛肉进口量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5 年,我国牛肉出口量为 4702.1 吨,同比下降 27.6%,出口额为 4472.1 万美元,同比下降 24.6%,主要出口吉尔吉斯斯坦和我国香港地区。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居民对肉类食品的消费逐渐由单纯注重数量转变为量、质并举,中高端牛肉市场逐渐扩大,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促进了消费者从低端牛肉市场向中高端牛肉市场的转移,低端牛肉市场将逐渐萎缩。

        价格走势

        2015 年,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牛肉和羊肉均价分别为 63.2 元/千克和 61.3 元/千克,同比分别下降 0.1%和 6.3%。2015 年 3~7 月,牛肉价格环比呈下降趋势,8~12 月则表现为缓慢攀升。2015 年 1~5 月,牛肉价格高于上年同期,从 6 月起,价格一直低于上年同期,最大价差为 0.6 元/千克,出现在 11 月和12 月。业内分析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既有国内供给以及进口牛肉增加的影响,也有消费疲软的因素以及低价走私牛肉的冲击。

2014~2015年我国牛肉价格月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6年12月,牛肉价格为每公斤62.86元,环比涨0.6%,同比跌0.9%;羊肉价格为每公斤55.23元,环比涨1.2%,同比跌5.6%。12月牛羊肉价差开始缩小,为每公斤7.63元。从周价看,牛肉价格自10月第3周开始连续11周回升,累计涨幅1.4%;羊肉价格自11月第1周开始连续9周回升,累计涨幅2.5%。从活牛、活羊价格看,12月,活牛价格每公斤25.79元,环比涨0.5%;活羊价格每公斤23.68元,环比涨2.6%。

2010-2016年牛羊肉价格走势图:元/公斤 
资料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导致近年来牛肉价格一路猛涨且持续在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需求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尤其老百姓逐渐认识到吃牛肉的好处了,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逐步发挥作用。

        二是牛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牛不像猪、鸡那样繁殖快、饲养周期短,牛属单胎动物,怀孕期就长达280多天,育肥出栏一般需要2年以上,养殖成本要比猪、鸡高的多。

        三是饲草饲料及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助推了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如养牛的粗饲料涨价幅度80%-160%,精饲料涨价幅度50%-100%,劳动力涨价幅度高达100%-200%。

        四是受比较效益低(如农民养牛不如外出打工收入高)的影响,肉牛饲养量(尤其是基础母牛饲养量)大幅下滑,导致全国性牛源紧张,且在可以预见的10年内难以缓解。

资料来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观研天下整理(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现制咖啡行业潜在天花板高 渠道下沉重塑市场格局 多样化、线上化趋势增强

随着消费习惯养成,现制咖啡从社交饮品转向日常消费品。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饮用者人数已达1.3亿人,较2018年增长0.9亿人。2023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623.5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1930.4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 高端化趋势下内销均价不断提升

当前我国黑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型。一方面,黑茶作为六大茶类之一,虽然近两年产量、产值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其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2024年出现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黑茶产量为47.32万吨,同比增长3.32%,较2023年增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产值为319.41亿元,同比增长2.9%,较202

2025年10月15日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集中度提升 东鹏饮料销量领跑

近年来,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健康意识增强及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功能饮料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销量与市场规模不断上升。从市场结构看,行业呈现“能量饮料主导、运动饮料占比提升”的鲜明特征,其中运动饮料以9.66%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亮点。渠道布局上,线下仍为核心销售阵地,同时线上渠道份额逐步提升,渠道结构持续

2025年10月14日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高端茶叶领跑我国茶行业 差异化、智能化双轮驱动企业突围

我国是茶消费大国。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多饮茶、饮好茶正逐渐成为健康生活的新风尚,推动我国茶叶内销市场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达到240.4万吨,同比增长0.27%,2013-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3%。2024年,我国茶叶内销总量241.3万吨左右,同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我国红茶行业产量产值双增 内销态势良好 但出口均价持续走低

红茶作为我国第二大茶类,近年来产量和产值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其内销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内销量和内销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红茶内销量占茶叶总内销量的比重已从2020年的14.30%提升至2024年的15.90%,反映出国内茶叶消费结构逐渐向红茶倾斜。从出口来看,自2022年起,我国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柿业超级大国”地位稳固 但深加工不足仍是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我国是全球柿子种植大国以及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占比超九成、产量占据四分之三。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球柿子种植面积达到109.2万公顷(1638万亩);其中中国柿子种植面积达100.6万公顷(1509万亩),占全球比重达到92.1%。2023年全球柿子产量达到528.4万吨;其中中国柿子产量超400万吨,占比75%以上

2025年10月10日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凉味剂行业:WS系列产品取代薄荷醇趋势显著 中草香料增长速度领先

薄荷醇,也叫薄荷脑,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传统凉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烟草等行业。下游市场平稳发展下薄荷醇需求保持稳定,目前全球薄荷醇每年消耗量约 4 万吨。2021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约为 47 亿元,预计 2028年全球薄荷醇市场规模将达到 75 亿元,2021-2028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2025年10月06日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冷链发展下我国NFC果汁行业供给能力增强 市场规模强劲增长 农夫山泉稳坐龙头

NFC果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时间比较短,所以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水果原有的营养成分、新鲜水果的原汁原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消费升级,NFC果汁迎来广阔增长空间。2019-2024年我国NFC果汁市场规模由30亿元增长至64亿元,CAGR达16.4%。期间2020年经历疫情冲击短暂下滑,但随后快速复苏并加速增长,我国N

2025年09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