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阶段 |
|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 |
以天然饲料为主,技术水平低;粗放型加工为主,主要用于淡水鱼类。 |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 |
海水养殖发展迅速,饲料种类日渐繁多;生产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饲料转化率在20%-30%;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
第三阶段(21世纪) |
行业标准覆盖面广,指标较完善;水产饲料覆盖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期的精准饲料;相关装备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
从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鱼类消费量来看,发达国家的人均鱼类消费量达24.9kg/年,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因人均鱼类消费水平主要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鱼类产品消费量有着明显差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水产养殖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水产养殖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不断增长,但增速开始放缓。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为6457.66万吨,同比仅增长0.2%。
近年来我国水产饲料产量持续增长。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水产饲料产量达2211万吨,同比增长8.2%;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占商品饲料总产量的比重近年来则维持在10%左右。
从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细分行业—特种水饲料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17年我国特种水饲料产量为158万吨,2018年特种水饲料产量增长至173万吨,同比增长9.5%。
从全国各省市的水产饲料产量情况分析,2018年水产饲料产量排第一的是广东省,其产量达到598.63万吨,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水产饲料产量排第二的是江苏省,产量为352.91万吨;排第三的则是湖北省,产量为277.61万吨。
我国水产饲料行业中水产养殖户在饲料配置时,一般是选择能够提高水产养殖量、成本投入低的饲料,来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但不考虑水产养殖环境的养殖方式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水域环境,造成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状况。
非环保型饲料弊端 |
内容 |
水产养殖行业造成水污染严重 |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水产动物的需求量显著提升,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行业吸引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其中,行业的发展逐渐呈现出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形式。水产动物养殖的密度非常高,投喂大量的合成人工饲料,导致大量的饲料残渣直接非放到水中,严重污染了水产养殖的水域,导致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
水产动物养殖的过程中,需要养殖户为饲养对象提供必要的营养,如果饲料中的各项营养物质搭配不合理就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不高,大量的饲料残渣被直接排入水中,造成养殖水域的污染。氨、氮和磷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降低水中氧的浓度,从而滋生大量的细菌,导致该水域的水产动物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增高。 |
|
饲料溶失导致水污染 |
水产养殖动物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因此水产饲料只有投入水中才能被水产动物摄食。饲料入水后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水温、渗透压、水柱冲击等)而发生系列变化,如:溶失、崩裂、溶胀等,饲料稳定性越差在水中损失越多。 |
为了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水产的营养价值,促进水产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户与相关专家在进行饲料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选用添加剂、改善工艺及科学投喂等方法,来提高水产动物对于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
方法 |
具体内容 |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 |
养殖户与专家可以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增强水产动物对于蛋白质与能量的吸收。酶是水产动物进行消化的生物催化剂,通过添加酶制剂可以增强水产动物的消化能力,弥补水产动物消化不足导致的饲料消化不完全现象,减少水产动物排泄物对于周围水域环境的污染。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还可以增强水产动物对于蛋白质与能量的利用率,从而间接的降低水产养殖户在饲料投入中的成本。 |
在饲料中添加高效矿物质 |
水产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主要依靠饲料获得矿物质,水域中的矿物质不能被高效吸收。目前水产养殖户在进行饲料配比的过程中添加的矿物质利用率较低,只能增加数量解决相关问题,带来了水域污染的问题。水产养殖人员与专家可以通过添加螯合物形式的矿物质解决这一问题,以质量添加代替数量添加,从而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
水产动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维生素C,但并不能通过自身合成维生素C。水产养殖户与专家需要在饲料中补充足量的维生素C,从而满足水产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以往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由于维生素C的晶体结构十分不稳定,在使用的过程中会结构破坏,降低了维生素添加剂的有效性。这一现象增加了水产养殖户在饲料投入中的成本,也对养殖水域造成了水体污染。为此水产养殖户与专家在进行饲料配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包膜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维生素C等结构相对稳定的维生素来提高添加剂的使用效率,降低饲料投入成本与养殖水域污染度。 |
改善工艺,科学投喂 |
饲料的加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水产动物对于饲料的吸收利用率。为此改善饲料的加工工艺,如制粒、粉碎、混合、包膜及膨化等,可以减少饲料在投喂过程中的浪费,提高水产动物对于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有效减少饲料投喂过程中造成的水产养殖水域的水体污染,降低养殖户的经营成本。 |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19年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规划趋势》。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