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黑龙江省大豆行业产量有所下降 现货价格趋弱铁路外流量减少

        一、大豆生产情况

        由于2017年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基层农户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相对大豆要高,农户选种或改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仍普遍选择种植玉米。2018年9月黑龙江省北部地区遭受霜冻灾害较为严重,大豆产量受到影响,青豆数量占比较大,农业部曾发布通告,受霜冻灾害影响,使我省大豆减产27万余吨,占全省产量 4.45%,单产相应的略有下降。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公布数据,2018年全省大豆产量658万吨,同比减少4.6%,占全国大豆总产的34.4%;单产245.9 斤/亩,同比上年减少0.1%。

2014-2018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统计表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局

2014-2018年黑龙江省大豆宗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局

2014-2018年黑龙江省大豆亩产统计表

数据来源:黑龙江统计局

        二、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2018年我省大豆现货市场价格总体处于窄幅震荡。上半年,大豆市场较为平稳,受进口大豆的冲击,现货价格趋弱,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趋于紧张,进口大豆数量递减,尤其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国产大豆市场价格获得利好提振,至秋粮上市前出现小幅上扬,随着秋粮的集中上市,加上非洲猪瘟疫情持续蔓延,豆粕市场需求较低迷,大豆供应宽松,市场购销较冷清,导致价格再次回落。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大豆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截至2018年3月末,我省大豆平均收购价降至3452元/吨,较年初下跌24元/ 吨,跌幅约为0.7%左右。截止到5月末,我省大豆平均收购价3460元/吨,较3月底上涨8元/吨,涨幅约为0.2%左右。截至7月末,我省大豆平均收购价降至3433元/吨,较5月份下跌27元/吨,跌幅约为0.8%左右。由3640元/斤下调至3580元/斤,跌幅 1.6%,在多方利空因素来袭的情况下,大豆现货价格止涨回落。

2017-2018年黑龙江省大豆月度价格对比表(元/吨)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粮食信息和技术中心

        三、大豆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1.收购情况

        2018年我省大豆市场购销低迷格局依旧没有改变,收购主体收购积极性不高,农户惜售心理较浓,据黑龙江省粮食局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我省大豆累计收购量159.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52万吨;至 2018年3月31日大豆旺季收购结束,我省入统企业大豆累计收购量294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5万吨;其中轮换收购52.5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4.2万吨,省级储备收购13万吨。

        2.拍卖情况

        2018年为继续完成去库存任务,6月14日起国家启动2012、2013年产临储大豆竞价销售,截至10月31 日临储大豆共投放20期,累计投放566.42万吨,较上年增加511.07万吨;成交量达200.69万吨,较上年增加 179.13万吨;其中,我省2013年产大豆累计投放401.91 万吨,较上年增加385.27万吨;实际成交150.38万吨,较上年增加142.22万吨。

        3.铁路外运情况

        2018年1~2月份受春节前春运影响,铁路运力相对紧张,加上省内企业开始年前补库备货期,入市收购积极性较高,大豆外流量减少;春节过后,铁路运输条件陆续恢复,外运量有所回升,但持续时间并不长,由于4月份起中美贸易战持续紧张影响,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大幅递减,加上关内地区地产大豆价格偏高,部分贸易商开始转向东北大豆收购,我省大豆现货市场购销获得利好支撑,外运量持续攀升,11月份大豆外运量达到24.1万吨最高点,较上年同期增加7.8 万吨。

2017、2018年黑龙江省大豆铁路外运情况(万吨)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粮食局

        四、大豆压榨量及压榨利润变化情况

        2018年由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国内进口大豆总量下降,加上非洲猪瘟疫情爆发范围持续扩大,影响豆粕等饲料消费,导致2018年国内进口大豆压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据了解,2018年进口大豆压榨量为 8613万吨,较上年减少208万吨,降幅2.4%。其中2月份因春节缘故压榨量偏小,仅为456万吨,其余月份均保持在700万吨左右。

2018年中国大豆月度压榨量情况

2018年中国国产及进口大豆月度压榨总量情况

        五、国际期货行情分析

        2018年国际市场大豆期货走出了先涨后跌、价格重心小幅下移的走势。年初由于受到阿根廷大幅减产的影响,CBOT大豆期价一路走高,元旦过后,主力合约从970.75美分/蒲式耳开盘,3月上旬创出1082.5美分 /蒲式耳的年内高点,随后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的利空打击下大幅回调,最低跌至810.5美分/蒲式耳,11月在中美两国领导人就贸易问题达成共识的利多下大幅上涨,但在中国采购不及预期和美豆库存压力巨大的利空打压下,期价窄幅震荡。截至12月31日,主力合约以882美分/蒲式耳收盘。较年初下跌9.1%。

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局,黑龙江省粮食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花生为我国重要油料作物 行业市场化程度高 国内花生增产空间约400万吨

花生为我国重要油料作物 行业市场化程度高 国内花生增产空间约400万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花生生产国,2024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766.80千公顷,总产1961.31万吨,其中53%用于榨油,年产花生油 330万吨。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中明确指出 “挖掘花生扩种潜力”,保障油料作物供应。

2025年10月14日
粮食产量再获丰收!我国粮食仓储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速

粮食产量再获丰收!我国粮食仓储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速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53.5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429.4亿元。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多样化产品成趋势 汤圆为第一大类别

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多样化产品成趋势 汤圆为第一大类别

近年我国大米深加工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截止2024年大米深加工市场规模达到1590.2亿元,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约为855.3亿元。一方面,大米深加工产品的消费群体广泛,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和消费层次。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营养丰富、方便快捷、功能性米制品、营养强化米等受到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

2025年10月05日
全球大豆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国内供给不足需高度依赖进口

全球大豆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国内供给不足需高度依赖进口

近年来全球大豆行业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大豆行业市场规模随着大豆价格的波动而波动,2024年市场规模为2931.31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1521.32亿美元。

2025年10月03日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高质量发展初期 “十四五”期间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高增速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高质量发展初期 “十四五”期间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高增速

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深水网箱养殖面积扩张迅速,而北方山东、辽宁等省份占比呈现萎缩趋势。202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567.88千公顷,同比下降0.7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40.06千公顷,同比增长1.14%,预计2025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到2305.73千公顷

2025年09月25日
中国土豆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进口替代效应明显 进口规模将缩减

中国土豆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进口替代效应明显 进口规模将缩减

同时,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健康饮食的流行,土豆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市场规模为414.8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27亿元,主要原因系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

2025年09月23日
净菜行业:华东地区贡献全国市场四成份额 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待加强

净菜行业:华东地区贡献全国市场四成份额 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待加强

国内净菜需求偏好来看,净菜消费者购买产品需求偏好主要体现在品质、食品安全、便捷性、价格、口味及产品多样性等方面。其中,蔬菜的品质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占比达到48.65%。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外观新鲜、色彩鲜艳、无损伤、无腐烂的净菜产品。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菊花行业供应规模全球领先 “种植-加工-出口-文旅”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我国菊花行业供应规模全球领先 “种植-加工-出口-文旅”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目前,通过检索“菊花”,我国国内菊花行业专利共计55397项,其中发明专利45247项,实用新型专利6661项,外观专利3489项。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