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农业前景分析:未来10年数字农业是重要发展风口

        一、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1、土地流转加速,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2017年11月,我国承包耕地13.6亿亩,确权面积11.1亿亩,流转耕地4.7亿亩,流转比例达到34.7%。随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面落实,未来的农村土地流转也将有序推进。有专家估计将来典型农场(基地)规模将在50亩-200亩左右,东北地区会更大一些,规模将达到1000-2000亩。

2017年我国承包耕地面积
图表来源:农委

        毫无疑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将有利于农业的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但目前高企的土地流转价格,影响了整体流转进程和效果。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决定未来10年流转进度的关键。

        2、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农产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目前,农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金正大推出的金丰公社、中化集团提出的MAP(现代农业平台)、河南的甲加由、刘石创立的土地托管组织美来众联,以及各地的中小型机构等。

        做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农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但前提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以“社会化服务”之名,行“卖农资赚差价”之实,一定要帮农业生产者补短板,切实解决他们的需求和痛点。社会化服务,卑之无甚高论,凡是宣称自己模式多么牛、多么具有创新性的公司,要么是无知者无畏,要么是忽悠大王。

        二、生产经营主体将发生重大变化

        1、占绝对数量多数的仍然是农民

        未来的农民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会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高学历、懂农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整个“农民”群体将逐渐分化:越来越多有农业专业背景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将从事田间管理;未来懂操作农机、维修农机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未来农民更懂市场,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将从事农业的营销、流通相关工作;老一辈会逐渐淘汰,或从事基础性工作。

        与此同时,专业大户、合作社、公司将会越来越多,并发挥更加重要和实际作用。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生产经营主体将以专业大户为主。而合作社将变得更加规范化、实心化,向日本农协看齐。公司(工商资本)的下乡,将不再急功近利化。

        三、农业科技(Agtech)将成为真正的“第一生产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压力下的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农业科技将成为农业领域发展的主动力、主引擎。

        1、基因工程技术在未来将会大规模应用,开放只是时日问题

        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的产品,在抗病、抗虫、抗旱、抗逆性等方面都比传统作物要优秀。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既可以大幅提高作物产量,也能提高产品品质。如果我国大众能更科学、理性地看待这项技术,则政府放开转基因作物种植的步伐将会更快。

        2、无人机在未来10年的普及程度将至少达到30%,乐观估计甚至是100%

        本人在今年七八月份调研了内蒙、河北、湖南、山东等地,赫然发现无人机植保在农村已成星火燎原之势。虽然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但见一叶可知秋至,窥一斑亦可知全豹。尤其是在我的家乡湖南,因为属于丘陵地区,且田块分散,过去农民靠背负式喷雾器打药费时费力还危险,如今有了无人机植保技术,真是助莫大焉。

        虽然无人机植保目前仍存在药剂漂移、大风改变作业轨迹、电池续航差等问题,但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将发挥主要作用。有专家甚至乐观估计10年内可实现100%无人机植保。
 
图表来源:互联网

        3、粮食、农产品仓储设施及技术将得到发展

        未来会有更多的平台公司、技术公司对仓储物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京东的云仓、联合仓模式。

        4、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会得到大力应用

        政府提倡节水、节肥,日后设施农业大力发展后,节水技术会得到更多应用,如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主要跟地区、作物有关。东北地区会应用多一些。

        5、数字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需要说明,数字农业是个集合范畴,它包含了精准农业、精确农业、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物联网(IoT)等概念。

        美来众联董事长、前先锋种业中国区总裁刘石认为,数字农业将是未来10年重要的风口,并成为整个行业的最终解决方案。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可结合种植模型、数据模型,加上传统经验的固化、提炼,从而使整个过程更高效、精准。

        手机等终端设备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农具,大数据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数字农业解决方案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而能孕育、促进数字农业发展的生产关系,才是先进的农业生产关系!

        春江水暖鸭先知,国外已有农化巨头孟山都在做数字农业转型。孟山都先后于2012、2013年收购了精准播种(Precisionplanting)、气候公司(ClimateCorporation),通过Fieldview平台为美国、巴西、欧洲等地区的种植者提供播种规划、施肥建议等服务。截止到2017年,Fieldview平台已服务土地面积7.2亿亩,收费服务面积覆盖2亿亩。
 
图表来源:互联网

        四、农资农机体系将重构和优化

        1、农资流通体系将扁平化,但农资电商作用有限

        农业生产方式、经营主体的变化,也在倒逼农资流通体系不断进化和升级,传统的农资厂商、经销商也在谋求转型,由单一的交易商向服务商转变。如:金正大先后推出了农商一号、金丰公社。诺普信也推出了田田圈,并通过农发贷、农泰金融向农资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

        农资流通体系,减少层级是必然,但究竟是向省级代理(或厂商)还是镇(村)级经销商集中?则因地而异,因品种而异,因代理商(经销商)综合实力而异。随着经营者的规模不断提高,镇(村)级经销商完全可以绕开中间环节,直接对接省级代理甚至厂商,且镇(村)级代理商服务于种植一线,深谙种植户需求,提供的服务方案也更切中要害、更有落地性。

        但对一些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资(如化肥),随着经营者规模的壮大,经营者完全可以直接向省级代理乃至厂商要货,镇(村)经销商的作用就会被弱化。

        至于农资电商,这种流通形态会成为有效的补充,但绝对不可能取代线下渠道。电商模式是交易模式,不能或难以提供精准、系统的农资服务解决方案,并且农资电商的平台撮合模式,解决不了供需双方的信任关系问题。农资不同于日用消费品,决定成交的关键还是:信任、服务!

        因此,那些鼓吹农资电商模式的人,要么是不懂,要么就是装傻充楞!农资电商只能是补充,不可能成为主流。

        1、农业机械现代化不断提高,高端农机装备应用越来越广

        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劳动力转移,未来需要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率,降低人工投入;如果不用机械化,根本找不到足够人手从事农业。

        2016年,我国农机耕种收综合化率已达65.2%,预计2020年将超过70%。单从这个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尚可,但高端农机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如农业机器人在果园、茶园的应用等。

        五、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化程度提高

        1、由追求量变转向追求质变

        国家已经做出了重要论断,当前农产品是阶段性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并存,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乃当务之急。

        未来农业生产(特别是经济作物、特色农产品之类),将以适销对路为原则,以安全、健康、营养、优质为追求,以订单农业为重要载体,向大众消费者、城镇居民提供品种丰富、品质可靠、品牌可信任的农副产品。

        2、农产品质量提升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农业生产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或消除相关残留,使农产品品质得到提高。

        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也将促使农业生产端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同时,随着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可追溯体系将有望得以真正建立。

        3、农产品品牌升级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区域公用品牌,以及企业农产品品牌。随着农业细分产业的不断集聚,打造区域品牌,获得规模效益变得更加可能和容易。而企业也将更加注重通过品牌培育来实现产品溢价。

        4、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更加智慧化

        新零售风头正劲,阿里、腾讯、京东三大巨头合纵连横,通过自建、合作、投资并购等方式,擘画新零售版图,农副产品就是其中的一枚重要棋子。无论是渐行渐远的"O2O",还是更换门庭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流通绕不开线上和线下。至于线下渠道、线上流量如何有效结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则唯有靠实践来验证。

        六、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比较高,使得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农业领域的动力不足。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9%,但农业贷款余额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左右。
 
图表来源:农委

        未来10年,农业金融体系将逐步完善,农民的贷款可获得性将得到提高。目前,财政部已发起成立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并推动省、市、县各级信贷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信贷+保险”、“保险+期货”等模式也在各地开展试点,蚂蚁金服、中和农信、京东数科等新型互联网机构,也在为农业金融发展添砖加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YZ)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鹅养殖行业:需求来源稳定  市场正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

我国鹅养殖行业:需求来源稳定 市场正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

企业注册量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0我国鹅养殖业内企业注册量为增长趋势,但在2020之后,就开始迅速下降,到2023年企业注册量只有2209家。

2024年10月24日
我国格拉辛纸行业需求主体及竞争分析:“三足鼎立”局面初步显现

我国格拉辛纸行业需求主体及竞争分析:“三足鼎立”局面初步显现

我国格拉辛纸市场集中度较高,CR3占比超75%。当前我国标签离型用纸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主要有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区域分布不均。格拉辛离型纸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2000年起逐步实现国产化,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研发创新的投入,近年来我国格拉辛纸产能显著提升,2023年我国格拉辛纸产能约65万吨。主要生产

2024年09月19日
国内生猪市场向好 猪饲料行业增长态势明显

国内生猪市场向好 猪饲料行业增长态势明显

截止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环比增加684万头,增长1.7%,同比减少1984万头,下降4.6%。自2021年以来,仅高于2024年一季度末的生猪存栏量。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猪存栏减少2572万头,第二季度增加683万头。

2024年08月21日
我国农业科技正实现产业链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 但部分环节仍有“卡脖子”风险

我国农业科技正实现产业链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 但部分环节仍有“卡脖子”风险

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

2024年07月02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供需现状分析:原材料供应充足 下游需求量巨大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供需现状分析:原材料供应充足 下游需求量巨大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我国玉米产量也随之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同比增长4.2%,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

2024年06月12日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宠物食品作为宠物赛道刚需产品。近年来伴随着宠物食品概念被消费者所接受,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约1554亿元,同比增长28.4%。2022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732亿元。

2024年03月14日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保持总体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63.28亿元,2022年增长至3943.5亿元,2023年由于小麦加工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市场规模为3953.98亿元。

2024年03月12日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整体来说,我国杂粮的产量相对主粮比较少,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2023年我国玉米、大豆、其他豆类、薯类产量分别为28884万吨、2084万吨、326.1万吨、3014万吨。

2024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