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广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年产量仅次于水稻。玉米已成为广西农业的支柱产物,但其延伸产业基础不牢固,玉米产业中存在很大减少成本或提高产值的空间。本文针对广西玉米产业现状、生产成本及收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出玉米在生产成本核算和控制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玉米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控制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的用途也从最初的鲜食、做饲料,到现在的榨汁、制糖、玉米油、玉米酒等。2012年,广西的播种面积达961.24万亩,①约600万人以玉米为主食,而农户自产的玉米仅能满足山区人民的口粮和直接用作饲料的需求,还有近250万吨饲料和其他用于工业的玉米则全部需要从外地引进,这一比重占到广西玉米需求量的50%。②从2000年开始,广西玉米产业发展迅速,对玉米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广西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玉米的播种面积远大于平地,这就导致了玉米的生产成本偏高,所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广西玉米产业的发展对广西农业、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虽然广西玉米产业发展迅速,但总体来说,玉米的生产水平还是比较落后。从玉米种子的选购到种植丰收,这整个过程中存在很多浪费的现象。因此,通过会计核算,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来研究广西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对加快广西玉米产业高效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内很多学者对玉米产业生产成本现状及如何进行成本控制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分析农产品的成本构成和成本控制,以及玉米产业的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方面。郑少锋(2002)、胡晓宇(2011)认为影响农产品的成本有很多因素,农业生产成本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成本,还有无形的成本。文仁来(2013)认为,农户多选择在山上种植玉米,不能保障及时灌溉和用肥用药,这一粗放的管理模式造成了玉米低产。
二是在分析对玉米产业进行成本控制所面临的问题方面。谢佳俊(2013)认为农业发展中对其进行成本分析核算及成本控制对于农业的发展是很必要的。进行有效的控制,可提高农业的成本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张述宽(2013)认为,广西的大田玉米主要以分布在山区为主,土地贫瘠且缺乏灌溉条件,导致了玉米产量较低,成本增加。葛文静(2014)认为,广西很多地区逐渐形成了单一种植玉米的模式,但农户在单位土地上过多施用化肥,致使玉米单位产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三是在关于如何对玉米产业的成本进行控制的建议方面,韦袒汉(2009)认为,提高玉米生产水平和效益的关键在于玉米良种的引进、良法的配套推广和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张金花(2013)认为,我国应明确制定扶持玉米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对玉米种子行业的投资,推广新的栽培技术,培养玉米种植方面的专业人才。龚锡强(2015)认为,在进行科技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应加大优质高产玉米良种的推广和普及。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及生产成本进行的研究表明:广西玉米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农业基础不牢固,再加上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广西玉米产业仍处在粗放型管理的方式上。从玉米播种到采摘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浪费的物料资源和能节省的成本空间非常大。因此,对广西玉米产业生产成本的研究和进行成本控制非常必要。
二、广西玉米产业成本构成及收益状况
(一)广西玉米的生产成本构成。
玉米生产成本项目包括直接物质服务费用、间接物质服务费用、直接人工费用。③
1.直接物质服务费用。即在玉米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玉米成本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费用。包括:种子费、工具材料费、机械作业费、修理维护费、农药费、化肥费等,这些是玉米生产最根本的成本支出。
2.间接物质服务费用。间接物质服务费用不是单独消耗的,一般与各种农作物一起消耗,在玉米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但不方便直接计入玉米生产成本中去的、需要分摊后再计入成本的费用。包括土地成本和邀请专家进行玉米种植技术指导的费用、管理费等。由此可见,玉米成本的物质与服务费用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之分,如果把这两种费用都按具体的价格计入玉米的生产成本,玉米的生产对这两类费用的核算会比较清晰。
3.直接人工费用。在农业成本核算中,人工费用是由实际用工数乘上标准用工单价算出,用以核算农业成本中人工费用构成及比较核算对象的活劳动耗费。但我国采用的统一核算标准常常与具体农产品实际消耗的人工劳动相差特别大。④广西主要以山区玉米为主,这种粗放的种植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完成手工种植。这就使得人工费用逐年攀升,直接人工费用甚至成为农户种植玉米最大的支出。
(二)广西玉米产业成本收益状况。
以横县为例。横县是广西最早种植甜玉米的县,目前种植规模已达到全区的44%,种植面积为22.8万亩,全县2.8万户人口中就有8万多人参与种植甜玉米。⑤广西玉米产业在实现了口粮玉米自给的同时,还实现了从口粮玉米生产向山区玉米生产的转变。因此,种植鲜食玉米已经成为了山区人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途径。但广西玉米的生产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玉米品种单一、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不多、机械化程度低等因素制约了广西玉米产业发展。加之独特的喀斯特地形,使广西玉米产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
2005~2008年,广西的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种植面积从607.60千公顷减少到489.70公顷,主要是受到调减粮食作物面积、发展经济作物这一新政策的影响,使得广西玉米与甘蔗、木薯等作物竞争加剧。2008年以后,玉米的播种面积又重新扩大,虽然单产量有所提高,但不是特别的明显,而且玉米的单产量不是很稳定。连续9年的时间,玉米的总成本和生产成本一直高居不下。2013年玉米的总成本和生产成本分别为1229.10元/亩、1103.15元/亩,远高于其他年份的成本,但收益增加得不是很快。
广西玉米的种植生产成本增长很快,从2011年的757.12元/亩上升到了2013年的1103.15元/亩,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雇工费用逐年攀升,但收益利润率却没有因此上升,特别是玉米的净利润连续三年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亏损了81.89元/亩,2013年的亏损达到了277.70元/亩。其成本和国内各大玉米种植区相差不大,收益却略低于其他地方。据了解,2013年广西玉米的收购价格为2472.8元/吨,而2012年的时候玉米的收购价为2447元/吨,每吨玉米的净利润增加了25.8元/吨(见表2)。对农户来说,收益的大部分都被用在了人工成本和物质服务费用上。种植成本偏高,使得农户从中可以获得的利润较少,严重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玉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三、广西玉米生产成本核算及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广西玉米生产成本核算比较复杂。
1.玉米的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玉米的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往往呈季节性波动,很难计算出明显的成本。比如说在玉米的旺季,玉米收购价格偏低,利润不明显。但是在淡季,玉米的收购价格就相对高一点。
2.手工劳动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提高,但和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有很大进步的空间。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玉米种植机械化的水平较低对人工劳动的依赖性较高,这就使得人工费用在玉米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劳动日工值的不定性使活劳动的人工费用不能准确确定。
3.玉米的自给性生产比重很大。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商品率有所提高,但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自给性生产还是占了很大比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若按市场价格来计算玉米的成本,会使成本核算的结果与实际生产成本产生偏差。
4.广西的玉米产业种植规模小。小规模的种植单户给玉米生产成本的核算带来了很多困难,获取实际数据困难。
(二)广西玉米生产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广西玉米种植面积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首先,由于广西的人均耕地面积少,玉米产业的效益又不高,所以农户大多选择在山地上种植。其次广西玉米的种植比较分散,属于单家独户,每户的种植面积只有3~5亩,⑥目前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种植。这就使得广西的玉米产业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没有大面积的种植玉米,导致使用机械化作业成本过高,人工成本增加,但效率并没有因此提高。
2.广西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较高。近年来,在玉米种植和收割的整个过程中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这样的种植方式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从玉米的种植到收割,农民需要花的时间远远高于玉米的回报率。特别是在丰收的季节,农民不仅要自己去摘玉米,运回家后还要自己剥皮。这样的作业方式增加了玉米的生产成本,影响效率的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
3.广西玉米种植区气候复杂,存在很多影响产量的不利因素。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在降雨量多的季节易发生洪涝,在降雨量少的季节又容易发生干旱。这种复杂的气候变化对玉米生长造成了威胁,尤其是在洪涝和干旱的季节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广西主要是以山区玉米为主,但种植玉米的土地贫瘠,各种灌溉水利设施跟不上,单一的玉米品种很难应付这种种植环境。
4.广西玉米育种模式单一,种子供应量不足。广西传统的玉米育种模式存在品种单一、综合性不佳、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据了解,广西的玉米种子年需求量大约为1400万公斤,但广西当地自主培育的种子加上农户自己的传统用种,大约占市场份额的50%,还有一半的玉米种子来自泰国和美国。⑦从2000年开始,玉米种子大部分靠进口。在“洋品牌”的冲击下,和国外玉米种子相比有一定差距的玉米种子很难生存下去。
5.肥料利用率低、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广西玉米种植属于多年连种,导致土壤中营养不平衡。化肥费是广西玉米生产成本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种植玉米的农户大部分知识水平低下,不懂得该如何合理地利用肥料。同时,政府对玉米的种植宣传力度不够,造成了化肥的严重浪费。据了解,我国肥料的利用率只有33%,⑧也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四、提高广西玉米生产成本控制水平的对策建议
在成本控制中,很多成本的驱动因素都是相对的,一种控制成本措施的实施往往会引起其他方面的成本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甚至是相反的。例如政府可以为农户提供玉米良种,良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玉米的产量,但玉米良种的研发增加了玉米种子的直接物质费用,使得玉米种子成本偏高;玉米的种植和丰收可以利用农业机械来完成,节约雇工费用,但却增加了农业机械的购买费、折旧费和作业费。所以,在思考应该怎样控制玉米的生产成本时,应该从多个角度考虑,以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使得玉米生产成本最低。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广西玉米生产成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下列措施以控制玉米的生产成本。
(一)精准核算玉米的生产成本。
真实、完整的玉米生产成本数据是实现玉米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政府部门应每年积极组织开展对玉米成本的调查工作,还要特别注重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并用专业知识对玉米生产成本认真核算。同时,应努力克服玉米生产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贴近玉米的实际成本,使这个生产成本具有可参考性。
(二)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玉米,实现规模效益。
玉米的规模化种植可以提高广西玉米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政府应当鼓励农户大面积种植玉米,对种得比较多的户农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政府也应该因地制宜,好好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布局,把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地规划成专门种植玉米的土地,这样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并加大力度扶持农户对玉米的种植,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提高玉米的种植规模,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三)普及机械化作业,降低玉米生产的人工费用。
为降低玉米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实现玉米规模效益,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措施实现玉米的机械化生产,比如在农户购买农机时给予一定的补助。政府可先在某一个地方设立实验基地,让农民尝到机械化作业的甜头。同时,政府还应推广应用农机,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四)完善玉米种植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天然灾害的能力。
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占广西总面积的37.8%。⑨玉米种植也以山地居多,这导致了水利设施不方便,不能给玉米及时供水。政府应增加玉米种植区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扩大灌溉范围,并积极向农户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灌溉技术。同时还应改善玉米种植区的交通条件,降低玉米收割的成本。
(五)合理套作,提高肥料利用率。
广西玉米生产地区存在常年只种植一种农作物的现象,导致土壤的营养分布不均衡。农户可以考虑对种植玉米的土地采用套种的方式。比如说,在种植玉米的同时可以在地里种植辣椒、花生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降低玉米患病的概率,使土壤中的营养保持均衡。政府农业部门也应当积极向农户宣传套种的方法。
(六)加大对良种良法的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
为了提高广西玉米的产量,除了科学的栽培方法,良种的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广西玉米种子一直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下,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大对玉米种子的研发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研发抗旱、抗病虫能力强的玉米种子,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在广西山地的大面积种植过程中,良种与良法的配套使用才能提高玉米产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