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SWOT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草莓酒市场发展态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草莓(Fragria ananassa 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植物,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栽培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等优势,在四川省已广泛种植,并且形成了成都双流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市)两大草莓生产区。

       四川省草莓产业较为成熟,双流冬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凉山州因得天独厚的立地条件非常适合草莓产业发展,而且当地也有近20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草莓产业被列入当地政府发展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并计划着力打造“大凉山”品牌。

       目前四川草莓产业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种苗质量不高、脱毒苗使用率低、缺乏标准化的安全栽培技术,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该省草莓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省草莓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该研究在调查、了解全省草莓种植现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风险;最后,就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这对推动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概况

       四川省草莓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规模化种植始于双流区。

       四川草莓种植初期,以“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为主,种植面积小而散,种植水平落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草莓规模化栽培发展迅速,但零星种植面积仍然存在不少,故该省草莓种植面积较难准确统计,种植水平也参差不齐。

       由表1可知,四川省草莓种植面积约4 000hm2,而双流区常年种植面积就稳定在3 333hm2左右,占该省草莓种植总面积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拥有从事草莓种植与营销的专业合作社和企业26家,年产量达8万t,年产值超过4亿元,全国排名第三,被誉为“中国冬草莓之乡”。

       在中国草莓协会和国内外草莓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双流冬草莓”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2005年被评为全国冬草莓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草莓基地,2006年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07年中国第二届草莓文化节在双流圆满举行,2010年“双流冬草莓”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农产品百强之列。

       四川双流区及成都周边地区草莓品种主要有“丰香”“春香”“宝交”“红颜”“章姬”“甜查理”等,凉山州地区主要有“鬼怒甘”“甜查理”“宝交早生”“甜莎丽”“丰香”“红颜”“芳香”“金莓”等;除了农户为满足自家食用而在屋前房后的零星种植是传统的露地种植模式外,不管是草莓基地的大规模种植,还是草莓种植户的小规模经营种植,均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以及简易小拱棚等促成、半促成设施栽培模式;普遍使用的增产增质技术主要有棚内人工放养蜜蜂、水肥一体化、土壤消毒、疏花疏果等。

       近年来,四川省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双流冬草莓”知名度不断提升,主产区依托草莓优势,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草莓产业已然成为主产区代动经济、吸纳劳动力的一大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四川草莓种植年限的延长、规模的扩大,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品种、种苗、标准化栽培、市场体系、采后加工等方面的问题。
 
       2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区域优势 四川省简称为“川”“蜀”,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幅员面积48.6万km2,省府成都,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东经97°21′~108°31′、北纬26°03′~34°19′,而北纬40°左右是草莓栽培最佳区域。

       四川省是我国西南、西北、华中三大区域的连接部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沟通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既属于我国“西南、华南部分省区经济区”,又是“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经济带”的一部分,成为该两大经济区(带)的结合部。

       这种独特的区位,产出的农产品可向内输往西、北部省区,更可快捷地运向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

       特别是省府成都更具有十分便利的交通系统,“冬草莓之乡”双流基地的鲜果可通过双流国际机场1~3h内即运至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国外,在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可保证果品新鲜。

       同时,四川省草莓第二大主产区-凉山州,旅游资源丰富,因所处区域位置冬暖夏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草莓可实现区内自销,带动当地经济。

       2.1.2 自然环境条件优势 农作物生产受周围自然环境,特别是水、温、光、土的制约与影响较大,农业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适宜性。

       成都平原地区和凉山州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四季分明。

       四川省草莓约80%分布种植于成都双流区,其余部分也以成都为中心,主要辐射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凉山州。

       成都平原地区土壤以石灰性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为主,大部分为酸性和中性紫色土。

       酸性紫色土有机质、全氮含量高,磷、钾含量稍低;中性紫色土土层虽浅,有机质含量低,但富含磷、钾和矿物质,二者稍加改良,非常适合草莓生长。

       成都平原四周环山,具有优越的小气候特征,年均气温15.2~16.6℃,年均降水量873~1 265mm,无霜期大于280d,年日照时数826~1 203h,具有冬暖夏热的特点。

       秋冬季节气温相对低,但大棚栽培+草莓覆膜可满足草莓正常生长发育温度,加之充足的光照时数,栽培的草莓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

       凉山州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 958m,最低海拔305m,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区内最高积温6 979℃,最低积温4 086℃,年均气温14~17℃,年降雨量1 000~1 100mm,无霜期230~306d,干湿分明,秋冬季日照充足,少雨干暖,春夏季雨多湿凉。

       对于草莓栽种而言,该区因冬季日照条件好、气温高,草莓各物候期较成都地区提前,果实外形也更佳,昼夜温差特别有利于草莓积累糖分,使果实口感好,该区将是四川省以后着力发展特色、早熟草莓的优势区域。

       两大主产区也为草莓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创造了优越的自然环境基础。

       2.1.3 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势 1989年,在四川省相关农业部门和日本著名草莓专家宫本重信的帮助和指导下,双流区从日本引进了早熟草莓品种“丰香”,以及相应的草莓栽培管理技术。

       近年来,省内政府、各大科研院所与中国草莓协会不断引进国外优良草莓品种与栽培技术,为加速种苗繁育方式与技术改良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花甲项目、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的支持下,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多次邀请日本草莓专家宫本重信先生来川进行草莓技术交流合作。

       在成都市双流区、凉山州德昌县等地开展了优质草莓种苗繁育技术、四川冬草莓设施栽培标准化技术、四川草莓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优质草莓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专家自2002年起先后从意大利引进13个草莓品种,目前4个品种在攀枝花、成都市龙泉驿和双流表现良好。

       “双流冬草莓”多次到国外参加国际农博会与草莓峰会,并签订了草莓供货订单与合作项目。

       四川省不断地进行草莓国际交流与合作,对草莓产业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川内草莓交易方式受欧洲草莓生产大国的影响,也开始从传统的现货交易转向电子拍卖、长期合约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转变。

       2.1.4 品牌优势 四川草莓形成了成都双流区,凉山州西昌市、德昌市为首的特色草莓生产区,种植集中、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组织化程度高,品牌销售已基本做强,“双流冬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2011年经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专家评估,品牌价值达近7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双流区农民增收致富永不褪色的“红珍珠”“金草莓”。

       从2011年开始,欧盟对农产品质量控制更加严格,但“双流冬草莓”在参加了法国巴黎的农博会后,仍和家乐福签下了1 000t、价值1.6亿元的草莓供货订单,足以说明国外消费市场对双流农产品品牌的信任。

       当前四川草莓产业主体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品牌化运作意识也不断提升,这必然会提升产品的盈利空间。

       2.2 劣势

       2.2.1 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草莓生产能力建设需要着力抓好产前、产中、产后指导和管理。

       四川草莓生产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前种植户缺乏相关业务指导与培训,不能科学种植和管理草莓生产。

       目前,四川省部分科研院所通过研究、交流和学习不断更新掌握相关草莓技术资源,部分地方农业部门、农技推广中心也在技术示范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草莓生产管理技术,但草莓种植合作社和种植专业户等技术实际操作者能接触到的技术资源很少,生产过程缺乏科学性,其最主要原因是针对合作社成员和生产大户,根据草莓生产季节、关键环节开展的培训和信息服务次数少、实效低。

       二是产中草莓栽培需投入的物质来源复杂、质量参差不齐,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如草莓种苗,因缺乏专门的种苗供应地,农户自繁或在部分基地购买的种苗无法保证其不携带病毒;而投入的农药、肥料等必需品,因农资市场大而杂,更无法确保其安全性。

       三是产后市场销售环节缺乏有效引导。

       现在四川除双流地区部分采摘基地有严格的产品分级制度外,其它生产大户、销售商的草莓一般混级销售,体现不了优质优价的优势。

       另外,草莓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草莓栽种到收获整个期间都需要劳动力,时间长、数量大,但四川农村地区日益面临用工难、工人老龄化问题,在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程度低的今天,这必然制约四川省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2.2.2 引进品种不稳定,鲜有优良自育品种 四川种植的草莓品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鲜有省内选育的品种,即使是已经培育出的新品种,在生产上也没有进行实际栽培。

       引进品种在四川区域种植条件下,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丰香”在四川的栽培历史已长达30多年,原有的一些优良性状退化严重,怕低温,且其易感白粉病的缺点也未能克服;“红颜”抗病性差,易受红蜘蛛侵害,产量不稳定。

       主栽品种(“丰香”“红颜”“章姬”)表现不理想,这极大地制约了四川省草莓产业的发展,但目前省内品种选育科研势力相对不强,国家给予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大。

       因此,国外引种与省内育种相结合,不断推出优质抗病品种,加速品种更新换代,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2.2.3 脱毒种苗推广难,种苗质量差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面积较大,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但是草莓种植成功的关键在于种苗的质量。

       国外包括日本在草莓生产中都强制要求使用脱毒种苗,不带病菌的健康种苗将极大的减少生产中的管理成本和农药使用量,是生产安全草莓产品的首要保证。

       目前,四川地区草莓种苗问题突出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因草莓脱毒苗具有不带病毒、苗壮、长势好、适应性强等优势,近年来四川省在双流等地大力推广使用脱毒种苗。

       但目前川内尚无政府或农业部门支持下的专业化苗圃基地,脱毒苗来源主要是一些组培公司和盈利性种苗繁育基地,受技术和本身的盈利目的影响,脱毒苗市场价格高,其只在少数规模化草莓生产园使用,并且出现了首次栽种选择购买脱毒苗,第2年又选择自繁留种的情况,脱毒苗应用推广难度高;另一方面,受脱毒种苗高成本、小规模种植,以及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四川大部分地区仍然以个体自家育苗为主,农户当年挑选株型好的草莓匍匐茎留种,种在离草莓生产棚不远的空地上,经过长时间练苗后下一年种植,这种种苗质量差,携带病毒多,幼苗瘦弱,很容易引发土传病害,轻者草莓产量低、品质差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重者种苗移苗后大批死亡,给农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建议四川省着力做好草莓产业中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力度,加大脱毒种苗使用的宣传推广和资金扶持力度。

       2.2.4 草莓深加工企业少,深加工产业链实力弱 成熟的草莓皮薄多汁,不易保存和运输。

       草莓还存在集中成熟、收获期短的特点,栽种草莓存在需要在短时间内售罄的压力,如来不及销售,会因草莓腐烂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四川省种植生产的草莓,90%以上以鲜果形式直接进入市场进行销售,少数草莓采取冷藏保鲜、速冻技术延长鲜果销售时间,或经过初加工做成草莓汁、草莓酱、草莓蛋糕、草莓酸奶等。

       川内只有几家草莓深加工生产企业将草莓做成草莓酒、草莓醋、草莓罐头、草莓果脯果干等产品。

       但这些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规模小、加工设备不齐全以及加工技术落后的问题,企业盈利空间小,深加工产业链实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草莓市场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影响四川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

       2.3 机遇

       随着消费者农产品安全意识和对农产品品质需求不断提升,加上市场导向的种植风险,对四川省草莓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新目标,但这同时也是四川省草莓产业转型的新起点、好机遇。

       2.3.1 草莓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好评 草莓营养丰富,口感糖酸,是孕妇补酸、补铁佳品,富含维生素C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等量西瓜、葡萄或苹果的10倍,有“水果皇后”之誉。

       草莓具有润肺、健脾、补血、益气的功效,是较好的滋补佳品。

       草莓同时具有药食两用价值,已得到公众认可,市场前景非常好。

       2.3.2 草莓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在塑料大棚栽培条件下,667m2产量1 500~2 000kg,收入15 000~20 000元;667m2种植成本6 000~7 000元,包括种苗费、肥料农药费、用工劳务费、设施费、土地租金、农膜费等。667m2净利润高达10 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好。

       同时,四川草莓主产区依托草莓优势面向各大消费群体举办草莓节,把农业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再把旅游资源转变为农民增收的经济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当地经济。2007年12月,以“现代草莓产业发展新趋势”为主题的中国第二届草莓文化节双流区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草莓基地负责人、协会负责人和营销代表等纷纷前来分享经验与推介商品,吸纳游客30万人,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2.3.3 销售季节正值冬春季节,市场前景广阔 草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糖酸度适中的水果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是冬春季节养生水果的首选。

       以双流冬草莓为代表,鲜果上市期正逢元旦、春节假日,销量好,价格高,草莓市场比较稳定。

       四川草莓根据鲜果采摘上市时间段的差异,销售市场呈显出两大特征:春节前,因其首批果实大、风味佳、数量少,市场以佳节送礼、供应超市为主,此时期草莓价格高,价格在30~60元kg-1。

       且因季节正值冬季,各种新鲜水果种类少,鲜食草莓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前景大好;春节后,气温回升,草莓品质有所下降,但产量明显增加,此时期草莓市场以休闲采摘、水果店贩销、菜场零售和路边销售为主,大范围内价格差异明显。

       初春气温回升,许多家庭利用周末时间选择短途出游,成都及周边区县、自贡、西昌等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通过农家乐、观光采摘游等休闲采摘形式接纳家庭游客到草莓地进行采摘消费,开拓了更多的消费市场,社会性消费的大幅增长使得草莓市场依旧稳健。

       2.4 威胁

       2.4.1 食品安全问题 草莓作为一种鲜食水果,无法去皮且清洗困难,由于果肉直接接触环境,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包括是否有农残和非法使用部分激素的问题。

       目前四川省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方面与国外草莓生产大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土传病害绿色防治技术成果鲜见,“农残”这一食品安全问题对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存在很大制约。

       通过对全省草莓生产区实际调查,目前只有双流区几个乡镇针对出口的冬草莓严格做到了“农残”的控制,整个草莓生产过程全部使用“生态农药”。

       据了解,双流在全区5个镇建立了数10个种植基地,对草莓都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务模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基地实行一个基地一个编码一套档案身份证管理制度,率先在业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对生产基地、包装加工、物流配送等各环节实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专门成立有质量管理部门,下设的质检人员具有“一票否决权”,产品只有得到质检人员的签名盖章才能出口。

       为了打开草莓国际市场,双流区做到了对产品品质严格把关,进行标准化种植,控制了“农残”,树立和维护了出口品牌的信誉。

       然而,国内消费者的权益也应当得到保护,使国内广大草莓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是四川省草莓专家、基地负责人、种植户的目标与责任。

       总之,没有农业的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机制与行业标准来规范草莓生产,保障草莓品质安全,推动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

       2.4.2 全国各省份间竞争激烈 目前,全国各地草莓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其中山东省无论在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和引进方面,还是种植、加工和出口方面都为国内同行前列。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四川省草莓产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所处的境况,一从种植规模看,规模最大的是山东,其次是吉林、安徽和河北,四川排名靠后。

       二从出口情况看,出口最大的是山东,占近年来外贸出口的70%~80%,其次是吉林和河北。

       三从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方面看,河北保定最早成立草莓研究所,也曾是中国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

       吉林丹东市、东港市分别成立了民间草莓研究所,他们重点开展了对草莓苗脱毒复壮的研究,为此专门建立了草莓种苗基地。

       该基地在引种、试种、推广和自主培育新品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江苏南京林果所拨专项基金并建立试验基地,开展了对“章姬”“红颊”“佐贺清香”等品种种植规律和繁育工作的研究,2008年作为中国唯一的草莓科研成果参加西班牙国际草莓大会。

       安徽长丰的草莓品种与双流区类似,组建了脱毒草莓技术公司,建立了草莓试管苗、原种苗、生产苗三级繁育基地,实现了草莓种苗繁育标准化。

       以上可以看出,四川省草莓虽然因“双流冬草莓”优势而成为后起之秀,但其他省份具有的诸多优势对四川省已构成了巨大威胁,如何扩大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四川草莓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4.3 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四川省绝大部分地区草莓生产以家庭为单位,草莓生产多处于农户小规模自主投资、自主发展状态。

       而四川省农业政策倾向于规模化发展的企业与基地,对农户小规模发展支持政策少之又少,财政扶持力度也非常有限,在农户自主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四川省草莓生产过程存在因农户为节约种植成本而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风险。

       另一方面,因草莓生产过程需要精细管理,劳动力需求大,一般一家农户2~3个劳动力最多只能管理0.2~0.3hm2草莓地,同样因为资金有限的问题,如无资金雇工、无资金租地,草莓生产规模始终难以扩大发展,势必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3 四川省草莓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3.1 因地制宜地筛选主栽品种,大力推进退化品种更替工作

       不同的品种、种植技术以及土壤类型对草莓生产影响很大。

       四川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差异明显,如果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草莓品种,某区的优势品种到另一个地方往往表现不出优势,甚至出现品质下跌、产量下降的现象。

       因此,要结合不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筛选主栽品种进行推广,逐步取代种植中优良性状退化的老品种,更好地促进当地草莓产业的发展。

       3.2 增强农产品安全意识,大力推广草莓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

       目前,四川省草莓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农产品安全意识与科技水平整体不高。

       四川省草莓在栽培过程中,由于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导致大量草莓受到过量化肥、农残的污染,虽然增产了,但因其果品品质下降、口味变差等问题,并没有真正实现增效。

       针对这一“重产量,轻质量”问题,要重点强调农产品安全意识,加大草莓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推广,提高草莓栽培管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走“科学,安全,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3 依靠科技,大力推广标准化草莓栽培管理生产技术

       目前,四川省草莓产业必须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保障草莓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经职能部门、草莓协会、行业专家、种植大户等有关方面一致努力,制定和实施四川省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走“标准化”草莓生产道路。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草莓科研部门的财政投入,保证草莓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投入专项资金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

       广大草莓科技工作者在进行技术研究时,既要强调技术研究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又要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地方特色性;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与农技推广中心要根据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草莓生产的要求,引进科技公司在地方上进行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对产地环境、生产方式及产品的安全标准进行严格规定,结合栽培理论和多年种植经验,总结提升出标准化的草莓栽培生产技术规程,并保持更新。

       总之,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对肥料、农药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采用规范化的栽培技术;对于草莓采后的分级、包装上,要对草莓果品及加工产品的安全、外观、品质、风味进行统一的等级评价,做到真正的栽培、管理全程“标准化”。

       3.4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快速推动设施草莓健康发展

       2012年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85%以上,其中95%以上是利用聚烯烃温室大棚膜覆盖,发展设施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多地少制约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有效技术工程。

       在四川省内,除了小部分零星种植是传统的露地种植模式外,不管是草莓基地的大规模种植,还是草莓种植户的小规模经营种植,均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以及简易小拱棚等促成、半促成设施栽培模式,进行设施栽培的草莓产量约是露天种植的3~5倍。

       为了解决设施草莓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推动设施草莓健康快速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草莓有机、绿色农业设施化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实施有机设施化草莓栽培,不仅要对规模发展设施农业的农户进行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民小规模的大棚草莓种植也要实施一次性资金补助,充分调动地方农民发展设施草莓的积极性;其次,为了延长设施草莓产业链,对于有意进行草莓加工又缺乏资金的企业,当地银行要加强信贷力度,而对于当地草莓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进行扶持资金和税收优惠。

       3.5 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草莓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发展在四川地区,土地细碎化,难以成片。

       一方面是由其本身地形地貌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家庭责任承包制,原本不成规模的土地资源再次被分割打散。

       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多,农业生产主要依赖妇女和老年人,多为粗放经营,土地产出效益低,发展现代农业更是无从谈起。

       据了解,近几年内四川省各州、市积极落实中央有关土地流转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上,鼓励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和代耕等方式流转土地,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形成产业,增加规模化效益。

       推进草莓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发展,需要探索出新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一是鼓励和引导农民采取互利互换方式,将土地流转到劳动力、资金充足的家庭,实行农地适当集中连片耕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增加规模效益;二是鼓励支持农民家庭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农民为主的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家庭经济、合作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益;三是鼓励乡镇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探索打破村域界限,联村开展土地经营,实现地区经济规模化、产业化。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生猪市场向好 猪饲料行业增长态势明显

国内生猪市场向好 猪饲料行业增长态势明显

截止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33万头,环比增加684万头,增长1.7%,同比减少1984万头,下降4.6%。自2021年以来,仅高于2024年一季度末的生猪存栏量。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猪存栏减少2572万头,第二季度增加683万头。

2024年08月21日
我国农业科技正实现产业链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 但部分环节仍有“卡脖子”风险

我国农业科技正实现产业链合理配置与优化整合 但部分环节仍有“卡脖子”风险

农业科技,主要就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

2024年07月02日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供需现状分析:原材料供应充足 下游需求量巨大

我国玉米淀粉行业供需现状分析:原材料供应充足 下游需求量巨大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我国玉米产量也随之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8884.2万吨(约合2.89亿吨),同比增长4.2%,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7亿吨以上。

2024年06月12日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宠物数量增长带动市场持续扩容 部分头部企业已崭露头角

宠物食品作为宠物赛道刚需产品。近年来伴随着宠物食品概念被消费者所接受,我国宠物食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并成为全球宠物食品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约1554亿元,同比增长28.4%。2022年我国宠物食品行业规模达到1732亿元。

2024年03月14日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我国小麦加工行业: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强化 需求由“量”向“质”转移

近年来我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保持总体增长态势。2019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63.28亿元,2022年增长至3943.5亿元,2023年由于小麦加工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同时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导致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市场规模为3953.98亿元。

2024年03月12日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我国五谷杂粮行业消费进入常态化 企业布局分散且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

整体来说,我国杂粮的产量相对主粮比较少,只能在特定的区域种植,2023年我国玉米、大豆、其他豆类、薯类产量分别为28884万吨、2084万吨、326.1万吨、3014万吨。

2024年03月11日
我国蔬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种植面积、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上升态势

我国蔬菜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种植面积、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上升态势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整体上供大于求,但总的产销率较为健康,局部存在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现象,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重视蔬菜供给的品质和安全,市场对于无公害、有机蔬菜的需求日益强劲。

2024年03月08日
我国花椒颇具规模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行业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

我国花椒颇具规模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行业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

花椒是中国原产的食药两用特色优势物种,近年来花椒种植规模和加工产品快速发展,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供给方面,花椒根系发达,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我国各地区均有种植,产量较稳定,2019年以来我国花椒产量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突破57万吨,预计2023年我国花椒产量将达到60.27万吨。

2024年0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