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开创再生产业发展新时代

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新世纪以来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快速发展成就辉煌,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和贡献

      1.产品产量持续较快增长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废纸再生行业产销调研与投资方向分析报告(2013-2017)》中提到,2002-2012年,我国主要再生有色金属三大品种(铜、铝、铅)累计生产5783万吨。产量从2002年的239万吨,增长到2012年的895万吨,增长274.47%,年均递增15.1%,其中再生铜1972万吨,再生铝3035万吨,再生铅776万吨。另外,再生锌(尚不完全统计)总量近千万吨。

      2.废料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2002-2012年,我国铜铝废料累计进口6992万吨。其中,利用进口含铜废料生产再生铜1500多万吨,占再生铜总量的70%;含铝废料进口2300多万吨,利用进口含铝废料生产再生铝1740多万吨,接近再生铝总量的60%。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铝废料进口国,贸易比例占全球有色金属废料一半以上。

      3.国内主要有色金属废料回收利用量不断增长

      2002-2012年,国内主要有色金属废料累计生产:再生铜480万吨,占再生铜产量的24.34%;再生铝1240万吨,占再生铝产量的40.85%;再生铅776万吨,占总量的100%。

      4.再生金属有力支撑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2002-2012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从1012万吨,增长到3696万吨,年均增长14%,主要再生金属年均增长15%。从产量看,再生金属占有色金属产量的1/4;从消费量看,再生金属占有色金属消费量的1/3。

      5.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2-2012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与生产等量的原生金属相比,累计节约能量1.39亿吨标煤。节水123.3亿立方米;节电648亿千瓦时;固体废物减排103.7亿立方米;二氧化碳减排960万吨;节省自然资源91.5亿吨。

      大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的重要意义

      1.缓解有色金属自然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禀赋较差,总量也不丰富,人均占有量少,铜、铝、镍等资源人均拥有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0%和9%。目前这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不断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使用再生有色金属是节约自然矿产资源最有效的手段,生产1吨再生铜、铝、铅、锌分别可以节约相应矿石资源量380吨、20吨、128吨、52吨。如果四大再生有色金属占原生金属的比例能从目前的29%提高至40%,就可替代矿石近30亿吨的需求,这是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压力最有效的措施。

2.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有色金属材料生产工艺流程长,从采矿、选矿、冶炼以及加工都需要消耗能源,201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占全国GDP的1.99%,但能源消耗量却占当年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34%,特别是电力消耗占到全国电力消耗的7.78%。再生铜、铝、铅、锌的综合能耗分别只是原生金属的18%、45%、27%和38%。与生产等量的原生金属相比,每吨再生铜、铝、铅、锌分别节约标准煤1054、3443、659、950千克。大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对大幅降低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3.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到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面临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和固体废物非常少。再生铜、铝、铅、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原生金属的1/5、1/14、1/3、1/3。大力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有助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国家高度重视

      2010年,国家将包括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内的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多项支持性和规范性政策,为产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创新管理增强竞争实力,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强劲动力。

      2.产业前景广阔

      中国报告网再生能源行业分析师预计,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均有色金属资源消费量要比目前水平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再生有色金属四大品种铝、铜、锌、铅产量将分别达到1000万吨、500万吨、300万吨、350万吨,总量将达2150万吨,产量实现翻番。

      2.转变发展方式任务十分艰巨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但距发达国家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尽快走上集约化、规模化、新型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任务迫在眉睫。

      4.工艺技术装备水平亟待提高

      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进一步提高金属回收率,保持金属废料在重熔过程中不降级使用,提高有用元素的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更加节能环保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是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整体发展质量提高的关键。

      5.科技创新实力亟待增强

      近年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批再生有色金属企业快速建成投产,但就整个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跨行业的科学研究,迫切需要装备制造业与再生金属产业深度结合协同创新。开创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新时代

      一是要充分认识当前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形势,结合企业自身条件,从加强和提高企业自身管理人手,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强化市场、质量、环保、安全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全方位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是各级政府应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产业布局为行业发展目标,在投资管理和行业准入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对新建再生铜、铝、铅、锌项目起点要高,要确保项目的竞争力;对现有企业要引导鼓励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三是企业应着力提高再生有色金属材料的保级循环利用率,积极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相结合活动,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形成持续开发能力,积极开发工艺流程短、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消耗低的生态型有色金属再生加工技术。

      四是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外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引进,特别是注重在引进国外核心技术的同时,提高自行配套能力,企业要坚决防止盲目的自主研发,要在深入了解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定赶超战略,防止研发成功率较低,耗用时间很长走弯路。

      五是要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小品种(稀贵金属)的再生循环利用,要针对其应用最广泛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国防军工用品、航空航天产品等,制定专门的生命周期再生循环利用方案。

      政策建议

      1.延续和加强现有政策和支持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回收体系建设、节能奖励、淘汰落后产业奖励、预算内备选项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小微企业所得税、增加废金属进口品种、再生金属“走出去”国际化经营、再生金属准入条件等,这些政策需要延续和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2.继续支持废金属原料进口

      为应对国际竞争,缩短通关周期,降低通关费用,减少进口税费,仍然是业内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应在有色金属废料进口上给予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有色金属废料进口品种,对金属废料进口政策应随技术进步调整。

      3.加强研发和技改的支持政策

      现阶段技术需求重点:一是各品种金属废料的拆解分选(预处理)技术,二是各品种金属废料的熔炼技术,三是与之相配套的环保、节能、综合利用、同级利用技术,四是再制造技术。应加大力度支持鼓励再生有色金属企业、研究机构和装备制造企业对以上重点领域的研发。对引进进行工艺、技术、设备的企业给予融资、减免税收和奖励政策支持。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再生金属产业政策研究,协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的支持政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继续实施多项补贴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超100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2025年09月02日
中国进口玉米不断减少,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宽松

中国进口玉米不断减少,国内玉米市场供需格局相对宽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71亿亩,比上年增加782.7万亩,增长1.2%;玉米单产439.4公斤/亩,比上年增加4.0公斤,增长0.9%;玉米产量约为2.95亿吨,同比增加607.46万吨,增长2.1%,创历史新高。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苹果产业优势明显,浓缩苹果汁出口前景向好

我国苹果产业优势明显,浓缩苹果汁出口前景向好

供应方面来看,2024年我国全国苹果产量为5128.51万吨,同比小幅增产3.39%,随着亩产水平的恢复,其中2024-2025产季同比增幅最大的为甘肃产区,而山西产区由于花量稀少、花期高温及降雨等影响,产量则呈现减产趋势。山东产区产量呈现微增,陕西产区产量呈现小幅减产。

2025年08月28日
中国宠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

中国宠物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

分宠物种类来看,我国宠物猫消费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宠物犬。2024年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1445亿元,同比+10.7%;而2024年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为1557亿元,同比+4.6%。从细分板块来看,宠物食品、宠物医疗是宠物行业前两大子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1585亿元、841亿元,占比分别为52.8%、28%,

2025年08月22日
国家高度重视高标准粮仓建设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管理逐渐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国家高度重视高标准粮仓建设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管理逐渐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点。在农业中,粮食又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基础的基础。粮食生产的发展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2025年07月19日
Z世代重塑宠物经济 我国宠物市场崛起

Z世代重塑宠物经济 我国宠物市场崛起

我国家庭养猫渗透率从2010年的2.7%快速提升,2019年后增长相对趋缓,当前养猫渗透率为18.2%。我国家庭养犬也快速渗透,2019年达到高点(18.4%)后小幅回落,当前养犬渗透率为17%。

2025年06月18日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高品质、特色化虾苗的需求逐渐上升,推动了虾苗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全国虾苗养殖量稳定增长。2020至2024年,全国虾类育苗总量从1.20万亿尾增长至1.76万亿尾。

2025年05月22日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基础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5G基站覆盖田间地头,AI虫情监测准确率达9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标配”,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推动技术集成与产业协同。

2025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