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我国畜牧业市场运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在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体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

       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预计2010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7850万吨、2760万吨、3740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13.1%、13.2%、31.0%,有力地保障了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目前,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58.8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20.7公斤,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快速提高。预计2010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奶牛存栏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将分别达到66%和47%,分别比2005年提高29个和20个百分点。生鲜乳机械化挤奶率达到87%,比2005年提高47个百分点。饲料企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优化,4000多万头牲畜由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

       2011-2015年中国羊肉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国家畜禽良种工程项目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50多亿元,先后改扩建一大批畜禽原良种场、畜禽资源保护场和种畜禽质量检验中心。目前,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扩繁场、改良站为支撑,检测中心为保障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

       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饲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3%,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饲料中瘦肉精已连续5年未检出,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在99%以上。农业部组织实施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开展了生鲜乳收购站的拉网检查和重点地区隐患排查,生鲜乳三聚氰胺含量连续两年检测合格率100%。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央累计投入草原生态保护资金164.82亿元,比“十五”增加51.4%。大力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和游牧民定居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和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明显。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标志性成就。一是扶持畜牧生产的政策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出台和强化了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中央财政扶持资金从27亿元增加到170亿元,5年增加了5倍多。二是稳定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初步建立。2009年国家出台《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现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有了质的飞跃。生猪生产改变了以散养为主的局面,2005年规模养殖场的生猪出栏量不到4成,2010年已经接近7成。奶牛生产从以手工挤奶为主,到以机械挤奶为主,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重大转变。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更加完善。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具体,各负其责的机制基本确立,监管力量明显充实,保障手段显著强化。五是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按国务院要求,多部门、多省份开展联合调研,总结各地的经验,取得丰硕成果,明确了草原生态优先的功能定位,确立了草原牧区“转人、减畜、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我国虾苗养殖行业已进入自主创新与育种崛起阶段 市场稳增 产品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高品质、特色化虾苗的需求逐渐上升,推动了虾苗市场价格的水涨船高,全国虾苗养殖量稳定增长。2020至2024年,全国虾类育苗总量从1.20万亿尾增长至1.76万亿尾。

2025年05月22日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2025年中国数字基础建设日趋完善 智慧农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数字基础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5G基站覆盖田间地头,AI虫情监测准确率达95%,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标配”,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推动技术集成与产业协同。

2025年05月22日
2025年全球棉花供需稳定 中国在全球棉花原料及产成品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

2025年全球棉花供需稳定 中国在全球棉花原料及产成品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

库存方面,全球棉花库存也在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库存为1614.73万吨,期末库存增至1696.25万吨,环比增加34.47万吨,同比增加81.75万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库存增加是导致全球库存上升的主要原因。

2025年05月21日
国内生猪价格低位运行 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引领产业升级

国内生猪价格低位运行 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引领产业升级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数量众多。近几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集中度有所提升,产业正朝高质量发展迈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猪肉需求。2024年,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继续提升,标准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加快应用,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木材消费需求疲软 但总量较大 市场仍具较大经济价值 行业进口规模逐年走低

我国木材消费需求疲软 但总量较大 市场仍具较大经济价值 行业进口规模逐年走低

我国木材2015年产量为7.2×107m3,到2022年达到峰值,为1.221×108m3,同比增长5.36%;而2023年降至11944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18%‌,2024年木材产量增长至13740万立方米。此外,我国木材产区分布不完全均衡,部分省份产量较大、占比较高,也有部分省份木材产量较小。

2025年05月13日
AI赋能下我国农业智慧化前景可期 育种效率大幅提升

AI赋能下我国农业智慧化前景可期 育种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相融合的“智能设计育种”。育种者能够借助AI驱动的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精准预测基因型-表型关联,识别新的基因组合,大幅提升精度和效率并优化育种策略。AI在作物改良中的核心应用工具包括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遗传算法等等,对作物的表型组学、基因组学产生深远影响。

2025年05月08日
中国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不足 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中国粮食加工产业化发展不足 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2017-2023年,全区粮食面积减少52.16千公顷,全区粮食总产量增加63.36万吨, 2023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252.08万亩,总产1395.36万吨,同比增2.2万吨,增长0.16%,完成目标任务的101.81%,连续四年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增长,粮食面积与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2025年03月03日
全国粮食完好标准仓容已超7亿吨 预计粮食仓储行业将有70亿立方米仓容建设需求

全国粮食完好标准仓容已超7亿吨 预计粮食仓储行业将有70亿立方米仓容建设需求

截至2023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较2014年增长了36%;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

2025年03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