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是指零售药品的门市,或者面向消费者销售医药产品和各类健康产品的门店。在中国,药店的门类主要包括单体药店、连锁药店以及网上药店三大类。


药品是特殊商品,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药品零售行业多了一份特殊性,除了受市场环境影响,受政策环境的影响更大。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使业内一致看好医药行业的前景,但2018年零售药店从“上游”到“下游”监管趋严。
2013年连锁药店企业仅3570家,2016年突破5000家,达到5609家。2017年零售药店并购潮迭起,连锁药店企业5409家,同比减少3.6%。2018年由于收购成本显著增加,管控能力跟不上规模扩张速度,传统竞争模式发生改变,传统药店面临互联网卖药模式挑战,在医保控费、药店分类分级管理以及处方外流等政策背景下,药店盈利模式改变。连锁药店回归冷静,并购规模有所缩小,预计2018年连锁药店数量将达5285家,2019年并购潮逐渐退潮,连锁药店数量将达5200家。


2015年单体药店数24.32万家,同比减少3.12万家,零售药店连锁化率45.7%。2017年连锁药店数量首次超过单体药店数量,连锁药店22.92万家,单体药店22.45万家,连锁化率提高至50.5%。预计2018年单体药店规模将缩小,连锁药店规模将继续扩大,连锁化率有望达到51.8%,因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全国推广,2019年连锁药店率将进一步提高,有望达到54.1%。
按照国内人口数量测算:2009年,我国药店店均服务人口3439人,2017年我国药店店均服务人口下降至3062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药店数量密度的提升以及产业竞争态势的日趋严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药店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我国药店发展趋势:
一、处方外流引发药店抢方大战
我国药品零售业稳定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是处方外流。最近几年,国家政策在促进处方外流方面持续发力,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又对处方外流有明确的要求:支持处方外流,把药品购买权交予患者,允许门诊患者自主选择在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购药。
此外,政策也对处方外流的方向进行了指引。如2016年“医改”任务清单指出,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2017年“医改”任务清单则指出,拟试行零售药店分级管理,鼓励连锁药店发展,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这意味着政策对于药店如何承接处方外流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会对零售药店承接处方外流在处方来源、医保支付方面予以支持。2018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制定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支持零售药店连锁发展。
综合各方面因素,药店有可能成为分享“处方外流”盛宴的主力军与最大获利者。但能否如愿,药店还需满足以下前提条件:连锁药店必须具有强大的满足工业、满足消费者要求的专业能力、服务技巧,药店能成为处方药厂家的合作伙伴,药店有能力应对将来国家放开网上药店售卖处方药后,网上药店成为新竞争对手的挑战......做不到这些,药店承接处方外流并分一杯羹就是空谈。
二、分级分类管理或引大洗牌
2018年11月底商务部发布《全国零售药店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全国药店分类分级实施细则及推进时间轴。三类零售药店分别经营不同的药品,在药店分类基础上按经营服务能力等,对二类、三类药店再分为A、AA、AAA三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一类药店不分级),高评级的药店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与医疗机构的对接、承接医院门诊处方外配等服务,优先与医保部门签约医保服务协议,优先提供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用药医保费用结算服务等。
分类分级管理将从根本上动摇我国药店的根基,其影响注定是深远的。但目前业界“一旦药店分类分级管理全面实施,45万家药店预计超过一半会倒闭”的预测无疑过于激进了些,毕竟分类分级管理的标准已经明确,而药店管理与软硬件水平是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药店有足够时间和办法在规定期限前完成向分类分级管理标准的靠拢,包括在药师、执业药师等人才、资源方面的配备,在这个过程中,服务水平与产业集中度也将得到预期中的提升。
三、智能药店、未来药店成风口热点
24小时自动售药柜进入药店,天猫智慧门店纷纷亮相,张仲景大药房与支付宝联合推出支付宝未来药店,大参林联合微信推出智慧药店,还有百洋智慧药店、康美智慧药店、邻客智慧药房……各种名目的智慧药店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并成为一道风景。
但现在的智慧药店,充其量是将遍地开花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机器人、人脸识别、语音识别、VR场景等人工智能“黑科技”加以利用,是“人工智能+药店”的简单组合,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客源和顾客流进入药店。未来的智慧药店一定是“人工智能药店”,是“互联网+人工智能+大健康”的综合体,将改变药店的经营生态,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消费习惯并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在此过程中,智慧药店、未来药店也将有望成为风口,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药品零售业。
四、药店业态多样化
2018年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该通知在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事项是就提到,“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器械等医疗相关的经营活动,医疗活动场所与其他经营活动场所应当分离”。也就是说诊所、民营医院可以开药店。此外,北京商务委也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允许便利店经营药品。未来药店业态更加多样化。
五、更多连锁药店有望上市
迄今为止,已经上市的连锁药店企业主要包括老百姓大药房、益丰药房、一心堂、大参林等几家。2019年,这种格局很有可能被打破,出现以下上市企业。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