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尤其是无人便利店,在经营本质上和传统便利店是一致的。无人店用户调研显示,无人店用户最常购买及潜在用户最希望购买的品类主要集中在饮料、零食、日用品及鲜食等,88.7%的无人店用户表示通过无人店满足三餐等常规需求。
鲜食方面,虽然鲜食的毛利高,但鲜食对于前端设施(温度控制等)和后端供应链(通常需要一日三配)要求也更高。7-11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7-11用户店内最需要购买的商品类别是店内料理、乳制品、饮料、好炖、饭团寿司、面包、零食等,除乳制品、饮料、零食外均为速食/鲜食类,消费者对鲜食购买粘性较高,并且通常会顺带购买饮料、零食和日用品。其中,速食/鲜食类在其中的销售额占比和毛利占比分别达到42.9%和46.6%,但相较于常温和冷冻商品,烹饪面包和沙拉需要5°管理并一日三配,便当、饭团和面包需要20°管理并一日三配。
短期来看,无人便利店在房租、人工上均有优化
参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关于便利店的公开数据,2014年中国便利店销售额增长3.8%,毛利增长2.2%,而同期人工成本增长5.1%,毛利与销售额、房租的增长率相比明显较低,说明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较快,导致企业毛利空间被压缩。传统便利店面临两高一低(房租成本高、人工成本高、毛利空间持续下降)的问题。如报告前文所述,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便利店租金上涨7.0%,与2014年相比房租上涨明显,未来仍将保持此态势。
无人店对于房租与人工成本均有优化,面积较小的无人店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房租开支,而选址社区的无人店通过物业协议等方式也降低了租金。人工成本方面,无人店省掉了店长、导购员与收银员的培训成本和工资开支。因此,无人店在房租、人工成本上确实有所优化。
长期来看,无人店与传统店均需平衡成本与利润
从实际运营的角度来看,无人便利店前期建设需要考虑硬件设施、配套软件、许可证获取等,并且需要针对企业定位和用户场景化需求设置相应品类,完成初步的选址和选品。随着无人店技术的成熟,市场竞争者会逐渐增多。后期无人零售会逐渐与传统零售趋同,均需面临点位争抢、客流争夺、品类选择、价格竞争等问题,成本控制仍是盈利的关键。艾瑞咨询认为,归根到底无人店本质上还是零售,虽然在场景和体验上有所优化,但与传统零售都需考虑成本与利润的平衡。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未来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无人便利店与传统模式成本整体无异,仅前期投入较低
通过对比典型传统店与无人店差异较大的几项成本,成本投入项有增有减,初期总投入额相对较少。另外,对于加盟模式,传统便利店需投入约40-60万,远高于无人店10-30万的投入。
艾瑞分析认为,在理想状态下无人便利店单店初始投资额较低,有效降低门店试错成本。但是,无人便利店企业在技术开发与系统迭代上投入的大量成本也会大幅提升成本总额。
前期投入以技术投入为主,长期来看技术投入可控且可优化
无人零售技术成本投入主要集中在早期,目前技术相关的硬件设备、识别技术、运营管理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长期来看产品和技术的小幅迭代耗费成本可控且具备优化的可能性。以RFID为例,RFID标签初期应用成本较高,单价约0.5元,目前RFID标签单价已降低至0.1元左右,未来或将降至更低水平。艾瑞分析认为,无人零售以技术手段赋能传统零售,随着市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升级,相关成本会逐渐降低。‘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