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产业向好发展 为我国电力设备检测业务壮大提供助力

       近年来,我国电网逐渐向高电压、长距离、大容量、交直流混联方向发展,电网运行特性更加复杂,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对电力设备运行和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设备作为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生故障,可能带来极大的停电损失,因此,必须对电力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其投入使用后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设备检测上游行业主要是各类检测设备、检测耗材的生产制造业,下游行业为电力设备制造业以及电力设备使用企业。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电力行业持续向好发展,为电力设备检测业务的壮大提供动力。近年来,我国电力生产和消耗量不断增长,火力发电占比达70%以上。根据中电联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发电量达到71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2020年1-5月份,发电量2732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
       
       2014-2020年1-5月我国社会发电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2014-2020年1-5月我国社会用电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我国电力行业发电量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中电联
       
       电力设备的研发、元器件采购、生产制造、安装入网、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均涉及检测。目前,我国电力设备检测主要由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设检测机构(第一方)、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使用方所属检测机构(第二方)以及独立检测机构(第三方)参与完成。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分类及企业代表

类别

监测领域

企业代表

第一方检测机构

为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内部的研发中间测试提供质量检测

如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等企业内部实验室

第二方检测机构

主要为电网企业、铁路系统、石化及钢铁企业、发电企业等下属的试验研究院或检测认证中心,主要为电力企业内部的到货验收、现场试验以及电力系统工程试验研究及验证提供检测服务

如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实验验证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检测中心、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实验室

第三方检测机构

独立于任何电力设备生产制造商以及使用方,接受社会委托,向社会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包括:生产企业的委托检验、型式试验,认证检验,仲裁检验、科研成果鉴定试验、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标准试验验证以及电力企业的市场准入及到货检验

如本公司、电科院、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沈变院、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等具有CNASCMA资质的实验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在技术经验、品牌积累、资质获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进入门槛。因此,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存在一定的壁垒。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准入壁垒

壁垒

具体内容

技术与经验壁垒

电力设备检测机构不仅需要掌握所检测对象的全部技术特征,而且需要掌握检测技术本身,包括标准要求、测试方法、检测系统、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等诸多方面。除了要求检测机构拥有先进的检测技术,同时还需要检测机构依据丰富的经验对检测设备状况、检测数据的差异等进行准确的分析

品牌及公信力壁垒

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公信力对检测机构尤为重要,良好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赢得市场客户的信赖、提升检测机构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而如果在市场上没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可信度,电力设备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很难获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其业务承揽的难度也将大幅提升

资质准入壁垒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广泛应用于投标招标、质量认证、产品研发、政府质量监督等领域,具有“证明”或“公证”作用,因此国家对检测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制度,使得市场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资质准入壁垒

人才壁垒

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检测过程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实际操作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电力设备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专业检测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逐渐凸显,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受到人才短缺的制约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20年中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前景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