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2-12月我国建材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 混凝土机械等产品产量增速放缓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建材工业“三期叠加”的行业形势,建材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突破,行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积极的变化。但由于市场需求疲软、恶性竞争加剧、高端发展不足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全年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效益下滑进一步加剧。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材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78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43亿元,同比下降0.01%。

2019年2-12月我国建材机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在利润总额方面,2019年,建材机械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57亿元,同比下降31.00%。从增速变化趋势看,全年利润总额增速下行态势明显,且与上年相比回落较大,降幅最高达64.26%。

2019年2-12月我国建材机械行业利润总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从行业重点监测的产品看,水泥专用设备产量实现小幅增长,2019年累计完成38.65万吨,同比增长3.69%。

2019年2-12月我国建材机械行业水泥专用设备产量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在建材机械相关产品中,2019年全国混凝土机械累计实现产量96615台,同比下降6.07%;矿山专用设备、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产量分别为673.11万吨、137.9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17%、4.20%;风机3619.76万台,同比增长4.92%;减速机851.67万台,同比增长3.78%。

2019年建材机械相关产品产量及增长率汇总表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同比增长(%

混凝土机械

96615

-6.07

矿山专用设备

6731081

5.17

输送机械(输送机和提升机)

137916

4.2

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

合计

台(套)

787760

2.17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333714

-13.66

风机

合计

36197558

4.92

鼓风机

22880

-18.59

减速机

8516730

3.78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从企业亏损情况看,2019年12月末亏损企业71户,比上年同期减少6户;亏损企业面14.85%,较上年同期减少1.2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5.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9亿元,同比增长5.66%;企业亏损深度从年初的42.42%降至12月的15.04%。在应收账款方面,2019年,行业应收账款净额达169.16亿元,同比增长11.18%;应收账款周转率4.1次;产成品库存28.02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5.63%,行业库存压力略有缓解。

2019年我国建材机械行业企业亏损情况

 

单位

数值

同比增长(%

亏损企业

71

 

亏损企业面

%

14.85

-1.26

亏损额

亿元

5.50

0.29

应收账款净额

亿元

169.16

11.18

应收账款周转率

4.1

 

产成品库存

亿元

28.12

-5.63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与建材机械相关的45类产品进出口总额98.28亿美元,同比增长24.36%,贸易顺差40.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99%。其中,水泥回转窑出口总额3769.53万美元,同比增长35.20%;石灰石分解炉出口总额1057.68万美元,同比下降51.06%;全自动水泥灌包机贸易顺差大幅增长,进口金额同比下降68.49%,而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33.19%;玻璃冷加工研磨或抛光机床、玻璃切割机、玻璃纤维拉丝机(光纤拉丝机除外)进口增速同比下降24.76%、30.74%、70.74%;石料等矿物材料的研磨或抛光机床进、出口总额均为负增长,分别同比下降10.53%、3.25%;连续式玻璃热弯炉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2.32%,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5.85%。

2019年我国建材机械相关产品进出口额情况

产品

进口额

出口额

数值(亿美元、万美元)

同比增长(%

数值(亿美元、万美元)

同比增长(%

建材机械进出口金额

29.06

14.54

69.22

29.01

水泥回转窑

-

-

3769.53

35.02

石灰石分解炉

-

-

1057.68

-51.06

全自动水泥灌包机

-

-68.49

-

333.19

玻璃冷加工研磨或抛光机床

-

24.76

-

-

玻璃切割机

-

30.74

-

-

玻璃纤维拉丝机(光纤拉丝机除外)

-

70.74

-

-

石料等矿物材料的研磨或抛光机床

-

-10.53

-

-3.25

连续式玻璃热弯炉

-

32.32

-

-25.85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WYD)

        以上数据参考资料《2019年中国建材机械市场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商机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我国矿用卡行业:宽体矿卡更受市场青睐 企业竞争呈现“5+N”格局

近年来,我国矿用卡车行业发展较为稳定,增速不快,部分年份开始下滑,2024年矿用卡车行业市场规模342亿元,由于我国矿用卡车发展逐渐成熟,行业本身具备强周期性特征,在矿产资源开发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呈现出周期性特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我国空港装备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龙头主导、细分竞争、国产替代加速”格局

2024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港澳台地区数据另行统计)共26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006.2万吨、飞机起降1240万架次,客货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三大主要生产指标均超过2019年水平,创历史新高。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种类多、应用范围广 行业需求旺盛 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市化进程加快、新能源产业兴起以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等,为高低压成套设备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721亿元。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2025年06月23日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全球光刻机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企业 我国光刻机亟需自主突破

目前在半导体设备细分市场中,光刻机设备在半导体设备总市场的 24%,为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设备。近年来,光刻机市场在半导体总市场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尽管目前已有部分晶圆厂调整未来资本开支,但考虑光刻机交期长、战略意义高,预计 2025 年光刻机市场需求依然维持高位,未来行业规模有望维持高增长。

2025年06月14日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人形机器人产业提速 灵巧手市场迎来爆发

资本有力赋能人形产业发展,市场规模或迅速增长。从投资数据来看,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相关投资金额54.31亿元,投资事件21起;2024年投资金额132.7亿元,投资事件52起,资本支持持续赋能产业发展。

2025年06月10日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去产能政策影响 我国工业锅炉行业下行 高效、节能、低污染工业锅炉为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由于去产能政策以及房地产下行等原因,我国工业锅炉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行业市场规模为406.75亿元,2024年为195.48亿元。

2025年05月27日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多应用场景下四足机器人商业化加速落地 国内企业引领下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从行业空间来看,如果仅考虑当前四足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国防军用和石油化工的需求量,到2030年国内四足机器人的潜在需求数量为 95.6 万台,市场规模为 5172 亿元。未来随着四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潜在市场空间只会继续扩大。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