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通常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三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4.8亿美元,2018年上升到72.1亿美元,2019年将达到86.8亿美元。
目前,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比靠前。预计2019年我国家用服务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市场占比相对领先,将分别达47.7%和28.2%。
康复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细分产品之一,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可以实现协助残疾行走、康复治疗、负重行走、减轻劳动强度等功能的一种医用机器人。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
种类 |
功能 |
上肢康复机器人 |
主要为病人在上肢康复过程中提供主动及被动康复训练,根据肢体病症情况,定制训练范围、幅度、力量等。 |
下肢康复机器人 |
主要针对下肢治疗康复过程中的运动技能恢复提供训练。 |
智能轮椅 |
主要针对重病人、残疾人以及老人提供替代行走、转向、身体健康监测、应急呼叫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使用者情况定制智能轮椅的任务,实现智能化操控。 |
交互式康复训练机器人 |
为老年人、重症病人提供交互式情境下的人际交互、功能定制康复训练,以及一定的娱乐、运动等功能。 |
2015年7月20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根据意见内容显示,残疾人医疗纳入医保之后,康复器械或将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逐步增长。2018年达到了450亿元,同比增长18.42%。根据我国医疗机器人产品种类占比情况分析,康养机器人在医疗机器人中的占比最大,高达41%。其次是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为17%。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20年中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
目前,我国康复医疗机器人的发展制约因素包含产品构成复杂,技术难点高,成本居高不下,无法进一步下沉,市场价太高,正常家庭无力承担等。根据调查,1987年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为5164万人,预测,2020年我国残疾人数将突破1亿。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升,2018年,我国获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为1074.7万人,残疾人康复需求人数将快速增长,未来,残疾人康复服务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到28228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4%。2015年,我国医疗保健人均支出为1165元,占比支出比例7.4%;2018年医疗保健人均支出为1685元,占比支出比例8.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1%。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