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电机行业市场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下游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一、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电机工业从1905年天津教学品制造所制作的威姆爱斯特发电机等电学、磁学类教具起,距今也逾百年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电机制造行业在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生产能力等各方面与当时的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上海有钱镛记、华生、华成等电器工厂,当时生产的电机,最大功率只有200到300千瓦。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初步得到恢复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56项工程”其中就有一批电机工业项目。我国先后建设了上海电机厂、哈尔滨电机厂、湘潭电机厂、佳木斯电机厂、兰州电机厂、沈阳电机厂等一批骨干企业。

       随着发电装备、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体电机制造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电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业务体系,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产量都已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中小型电动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6亿千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电动机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

       截止2018年我国电机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403亿元,预计到2019年 将达到9982亿元。具体如下:

2014-2019年中国电机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年我国电机需求规模为26488亿瓦,预计2019年将达到28378亿瓦。具体如下: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电机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2014-2019年中国电机需求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当前来看,我国电机市场主要以微电机、伺服电机以及汽车电机为主,其中微电机市场份额达到26.5%,伺服电机市场份额为18.3%,汽车电机为15.6%。具体如下:

2018年电机行业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产业链分析

       我国电机行业产业链结构如下,其上游行业主要是原材料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是电机需求领域。

中国电机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一、行业产业链上游相关行业分析

       1、钢铁行业

       2018年,钢铁行业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全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2018年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7.71亿吨、9.28亿吨和11.06亿吨,同比分别增加3.0%、6.6%和8.5%,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2018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8.7亿吨,同比增长14.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产自给率超过98%。

2014-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2014-2018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钢材出口继续显著下降。2018年我国出口钢材6934万吨,同比下降8.1%;出口金额3985亿元,同比增长7.7%;平均出口价格5747元/吨,同比增长17.2%。2018年我国进口钢材1317万吨,同比下降1.0%;进口金额1083亿元,同比增长5.5%;平均价格8225元/吨,同比增长6.5%。预计2019年钢材出口将逐步趋稳。

2014-2018年钢材进出口情况

年份

进口量(万吨)

出口量(万吨)

2014

1443

9378

2015

1278

11240

2016

1350

10800

2017

1330

7453

2018

1317

6934


资料来源: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钢材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延续2017年下半年价格走势,2018年钢材价格总体处于相对高位,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平均为115.8点,同比增长7.6%。2018上半年钢材价格指数基本稳定在110-120点,7月起价格持续上涨,至11月钢材价格开始快速下跌,截至12月底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跌至107.1点,较年内最高点下降13%。

2014年12月-2018年12月我国钢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

       2、炼铜及加工行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产品制造国,2018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达1,781万吨。2013年至2018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年平均增长率5.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铜加工行业形成了由铜线材、铜板带材、铜管材、铜棒材和铜箔材为主要细分行业的产业格局,2018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达1,781.00万吨,其中铜线材的产量占比最大,占铜加工材44.64%,铜板带材、铜管材、铜棒材产量占比分别为19.88%、15.61%、13.70%,上述四种产品产量占比超过90%。

中国铜加工材细分产品比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以纯铜或铜合金制成各种形状包括棒、线、板、带、条、管、箔等统称铜材。铜材的加工有轧制、挤制及拉制等方法,铜材中板材和条材有热轧的和冷轧的;而带材和箔材都是冷轧的;管材和棒材则分为挤制品和拉制品;线材都是拉制的。铜材有铜板,铜棒,铜管,铜带,铜线,铜排,铜材料。

        铜产品应用领域广泛,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其上游铜冶炼行业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

        我国2017年铜冶炼行业销售收入达8851亿元,占我国GDP的1.07%,,2018年铜冶炼行业销售收入达89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铜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行业有望保持稳定的增长。

2014-2018年我国铜冶炼行业销售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工业的发展。铜是工业的基本金属,铜冶炼产业也相应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大量的铜冶炼厂新建和扩建,铜产量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

2014-2018年我国电解铜冶炼新增产能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电线电缆行业

        我国电线电缆产业发展已经具有较长时间的历史,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和完整的工业体系。

        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以及行业下游需求结构转变,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进入深化发展期,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对过剩、劣质产能进一步进行淘汰,对行业整体规模产生了一定影响,产品逐渐由电力电缆向特种电缆转变。2018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深化改革,市场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全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470.68亿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4.81%。

2013-2018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分析

        1、电力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创2012年以来增速新高。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用电量47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第三产业用电量10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

        2018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862小时,同比增加7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13小时,同比增加16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61小时,同比增加143小时。

        2018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439万千瓦,其中,水电854万千瓦,火电4119万千瓦。社会用电量细分情况如下:
    
       注:1、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2、三次产业划分按照2018年3月《国家统计局关于修订<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的通知》(国统设管函〔2018〕74号)相应调整,为保证数据同口径可比,上年同期数据根据新标准重新进行了分类。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公开资料整理

       2、船舶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列。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相对提高,手持订单量下滑12.4%。2018年1-9月,全国造船完工275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1.7%;承接新船订单268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3.2%;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6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

2014-2018年9月中国造船行业三大指标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汽车

        2018年,我国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多方因素影响产销量同比下降,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保持增长,但增幅回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一、汽车销量同比下降2.8%

        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

2016-2018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一)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4.1%

        2018年,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352.9万辆和23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2%和4.1%。其中,轿车产销分别完成1146.6万辆和1152.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和2.7%;SUV产销分别完成995.9万辆和999.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2%和2.5%;MPV产销分别完成168.5万辆和173.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9%和16.2%。

2016-2018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二)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5.1%

        2018年,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428万辆和43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和5.1%。分车型产销情况看,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7%和8%;货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和6.9%。

2016-2018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8.3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1527辆。

2016-2018年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4、电子信息产业

        2018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行业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生产和投资增速在工业中保持领先,出口平稳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8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9个百分点。12月份同比增长10.5%。

        5、水泥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18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1.77亿吨,同比增长3.4%。全国累计熟料产量14.22亿吨,同比增长3.56%。

        水泥和熟料产量增速区域特点:西北、东北部明显偏弱,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华北和西南产量走强,华东和中南总体平稳。全国31个省份,有11个省份是同比负增长,其中,有6省位于北方地区。新疆、宁夏、黑龙江、吉林下滑超过2位数。西藏、山西、浙江、海南需求增速表现突出,呈2位数增长。

2013-2018年全国月度水泥产量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年水泥产量

区域

水泥产量(万吨)

同比增速(%

占比(%

全国

217667

3.04

100.00

华北

16985

8.47

7.80

东北

7211

-5.66

3.31

华东

70254

3.13

32.28

中南

62413

3.72

28.67

西南

44069

6.44

20.25

西北

16734

-8.22

7.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年水泥熟料产量

区域

熟料产量(万吨)

同比增速(%

占比(%

全国

14269

3.56

100.00

华北

12200

11.73

8.58

东北

5019

-2.43

3.53

华东

42975

1.20

30.21

中南

38691

3.60

27.20

西南

31581

8.66

22.20

西北

11802

-5.12

8.2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6、风能电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7月全国风力发电量产量215.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8%;1-7月全国风力发电量累计产量210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2019年1-7月中国风力发电量产量分省市统计

地区

当月产量(亿千瓦时)

累计产量(亿千瓦时)

当月同比增长(%)

累计增长(%)

全国

215.9

2107.8

-10.8

5.1

北京市

0

0

-98.3

-98.8

天津市

0.4

5.6

22.5

35.6

河北省

12.7

161.7

-8.4

-0.7

山西省

9.3

104

-8.9

-8.2

内蒙古

32.2

358.9

-17.6

5.4

辽宁省

7.9

96.8

-33.9

1.1

吉林省

3.6

53.6

-30.5

14.1

黑龙江省

3.9

66.7

-34.7

9.6

上海市

0.7

5

-26.2

-24.5

江苏省

9.5

88

-38.6

-7

浙江省

2.1

15.3

10.5

8.4

安徽省

2.7

23.9

-18.6

-13.5

福建省

6

42.1

24.3

9.5

江西省

2.7

18.7

58.9

31.8

山东省

8.6

101.1

-31.9

-8.5

河南省

3

29.3

-13.4

8.5

湖北省

4.8

33.8

13.1

4.7

湖南省

4.7

36.3

17.4

11.8

广东省

5.1

39.8

5.7

12.6

广西区

2.9

27.7

43.7

22.4

海南省

0.4

2.3

18.4

-11.9

重庆市

0.7

4.6

-28.6

7.7

四川省

2.6

43.8

10.9

42.6

贵州省

4.7

46.2

0.8

10

云南省

12.2

173.2

24.1

17.4

西藏区

0

0

0

0

陕西省

4.8

39.1

-17.6

0.8

甘肃省

17.2

135.9

-4.3

5.5

青海省

4.3

31

77.8

87.7

宁夏区

11.4

95.7

-31.4

-13.5

新疆区

34.7

227.6

-0.6

12.6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4-2019年全国风力发电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整理

资料来源:工信部,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随着极地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各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商业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极地装备需求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了187.77亿美元。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