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机器人行业海外四大家族全产业链布局分析 主要是两种发展路径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机器人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海外四大家族在机器人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来自业务先发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细究四大家族的发展进程,早期均从事机器人产业链相关的业务,虽然起步业务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但最终都实现了从应用开发、前端销售、系统集成到客户服务的全价值链业务模式。我们对四大家族全产业链形成路径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表:四大家族核心优势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四大家族中发那科、安川和ABB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初期深耕零部件领域,后期向机器人本体及下游集成应用领域扩展。发那科以数控系统起家;安川专注伺服、变频器;ABB运动控制技术在业内领先。后期三大巨头本体与解决方案同步推进,布局方式主要是合作或收购,布局领域以高端应用汽车、 3C行业等为主。根据公司官网的披露,ABB 2015年收购Gomtec加码协作机器人业务,2016年收购瑞典系统集成公司SVIA,2017年收购贝加莱与GE工业系统业务;安川2015年与北京东方昊为在喷砂、涂装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同年携手恩耐 NLIGHT开创机器人激光应用高端市场;发那科2014年与罗克韦尔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无缝集成制造,2016年联手科勒集团引领卫浴行业智能制造。 

        向上游推进模式的核心特点:第一,核心技术的精通,既提高产品性能,形成垄断地位;又降低成本,提高价格弹性空间。截止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最领先的技术仍掌控于四大家族手中,安川电气式机器人MOTOMAN因运用特有的运动控制和伺服系统而广泛应用于半导体产业。ABB依靠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整体性能突出,其六轴机器人六轴联动的精度最高。第二,依托零部件优势,涉及业务广泛,与机器人业务形成协同效应。ABB凭借在电气、自动化和系统领域的技术优势提供完整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安川电机的运动控制、系统工程与信息技术可与机器人业务紧密配合;发那科自主生产的机器人零部件与机床业务形成了规模效应,其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20%、机床数控系统市场份额超过50%。第三,技术优势驱动企业进入高端下游领域。据ABB财报的披露,ABB机器人业务的增长源于汽车及其它产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由于在汽车及电子和半导体整体行业进行持续投资,机器人产品获得了大量订单。 
 
 图:发那科业务发展史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ABB公司核心业务及市场地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安川机电营业收入构成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安川分项业务营业利润(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ABB营业收入构成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发那科营业收入构成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自下而上的路径:不同于其他三家的成长路径,库卡由焊接设备起家,以下游的汽车领域系统集成为切入口,到本体制造,再到后期的控制器、伺服电机自制,实施了一条从下游系统集成向上游核心零部件拓展的逆向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模式。业务层面,不同于ABB涉足电工电网、发那科涉足数控机床、安川涉足电机和其他工业设备,库卡是四大家中唯一一家全部业务都集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企业。根据公司财报的数据,2017年库卡系统集成业务占收入的45.4%,机器人本体占34.5%,同时瑞仕格与库卡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占收入比稳步提升至22%。2017年库卡公司被美的收购,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力度。  
 
图:库卡业务发展路径梳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游逆向拓展的优势在于:1)广泛接触下游客户,了解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库卡受益于德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发展,逐步由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向本体生产拓展;2)库卡借助其在汽车工业中积累的技能经验,为其他领域研发自动化提供解决方案,例如用于医疗技术、太阳能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等,易于形成本体制造和下游集成优势。1985年库卡去掉工业机器人中的平行连杆结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关节控制,并逐渐成为机器人行业的默认准则。 
与自上而下布局的其他三家相比,逆向布局的库卡全球市场份额和营收规模落相对落后,营业利润率在几家企业之中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年报的数据,2017年库卡毛利率21.7%,净利率仅为2.5%。这是因为库卡产品多应用于标准化程度高的汽车领域,由于汽车产业高度成熟,竞争充分,其利润率相对较低。此外,上游核心零部件领域,库卡使用的减速器90%采购自日本纳博,而发那科与安川的采购规模相对较高,其拿货价格较库卡低。因此,库卡成长路径的主要劣势在于会受到下游应用领域标准化程度和周期波动的影响。集成商向上游纵深拓展的同时,也应兼顾下游的横向拓展。库卡后期依托核心研发能力,将机器人的产品系列拓展到金属加工、电子、食品饮料等细分领域。 
 
 图:库卡分项业务营收对比(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图:库卡分项业务毛利润对比(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