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进口替代的加速阶段(图)


        1.我国工控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进口替代的加速阶段 
        
        由于我国工控企业起步较晚,国外巨头都以拥有百年历史,一些核心产品仍以外资为主,其中,以西门子、ABB 为代表的欧美品牌占据第一梯队,三菱等日系品牌占据第二梯队,以台达集团为代表的台系品牌占据第三位梯队。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臵市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随着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从数字家庭用的机顶盒、数字电视,到银行柜员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加油站管理、制造业生产线控制,金融、政府、国防等行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对工控机的需求很大,工控机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基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智能制造 2025 战略的驱动下,以及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并且迎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2017 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 1656 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6.5%,创造 2010 年之后的历史新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工控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图表:2008-2017 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及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工控行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工控产品导入阶段(1950s-1990s)、工控市场快速增长阶段(1990s-2008 年)和进口替代加速阶段(2009 年至今)。在 2010 年,汇川技术、英威腾等国内优秀工控企业陆续上市后不断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和产品的积累与延伸,显著提升了国内品牌的竞争力。这期间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专机是国产品牌抢占外资份额的突破口。 
         
图表:我国工控行业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华为-艾默生基因成就中国工控的中流砥柱 
        
        华为电气成功的电源产品铸就了成功的基因。上个世纪,通信市场火爆,华为电气高薪聘请了很多电力行业的顶级人才自主研发通信电源,获得了很好的成功。
        
        2001 年华为将子公司华为安圣电气以 7.5 亿元转让给世界五百强企业艾默生,安圣电气在电源及相关产品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人才团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源相关市场占有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两者相结合后,优势互补,先进的技术与艾默生卓越的市场影响力相结合,在国内工控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之后,一批原来的华为人、后来的艾默生员工,陆续结伴出走,创办了一个个电气设备公司。那时,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本土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难有突破。 
        
        在短短五年内,由华为-艾默生裂解出的一大批工控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华为艾默生的优秀文化基因,也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化效应,逐步开始与国外工控巨头抗衡,努力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国内工控行业的有效整合。从 2010 年开始,华为-艾默生系企业纷纷开始上市,汇聚更多资本,进一步提升国内品牌竞争力。 
         
图表:“华为+艾默生”衍生的公司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这一批具备“华为+艾默生”优秀基因的创业者,在经历公司初创到上市,至今依然奋战在工控的前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奋斗。他们兼具民营企业家绝境求生的拼命精神,也具有外企规范的运作能力,及广阔的国际视野。 
         
图表:工控上市公司高管具有“华为+艾默生”优秀基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崛起,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过去 10 年 A 股和新三板工控自动化板块营收从 20 亿增长到 285 亿元,增长了 14 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产品牌的快速发展。 
        
图表:2008-2017 年工控板块营业收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008-2017 年工控板块归母净利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09 年开始国产工控品牌陆续上市,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从 2009 年的不到 25%左右增长到 2017 年的接近 35%。 
         
图表:2010-2017 年工控行业本土品牌市场规模和份额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工控市场主要分为六大类:驱动系统、反馈系统、控制系统、执行机构、运动控制和其他系统。从 2009 年到 2017 年运动控制市场份额占比增长明显,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带动高端运动控制产品的发展。 
         
图表:中国自动化市场产品格局变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六大类产品构成工控市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 2012 年开始国产品牌开始发力,多个细分产品中份额不断提升,但是工控行业的很多核心产品,国产品牌占比不到 50%,尤其是伺服系统、低压变频器和PLC,在控制和驱动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未来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图表:2016 年主要自动化产品国产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